財政部長王瑞傑2月9日在《聯合早報》的文章《再難也要守好業》,確實讓人眼前一亮。
他承認該報2月1日的社論《糾正過失恢複公衆信心》提出了嚴肅的問題(我國最近發生了一連串令人扼腕的意外事故和疏失狀況,包括國民服役人員在軍訓中喪命、新保集團遭網襲、數起停電事故以及信件遭丟棄等),但是對于社論質疑是政府部門與公共服務事業被過去所取得的成功所麻痹,無法再持續高水平的表現,他表示無法苟同。
王瑞傑已經在黨內取得第四代接班人的地位,順理成章應該是未來的總理。他的這篇署名文章,因而不妨視爲第四代領導班子的立場,以及應對輿論批評的態度。從文章所表達的觀點和語氣看,所展現出來的氣象相當讓人期待。
就如文章題目所說的,第四代意識到自己的責任重大,也願意承擔這個重擔,並且重新提出久違了的敬業樂業的精神,讓人一窺新領導班子所關注的問題。
確實,最近的一連串事件,難免讓新加坡人産生一種悲觀情緒,認爲國家好像管理不好,上一輩留下來的高效率制度突然不靈光了。
早報社論所提出的質疑,其實反映了社會上普遍的想法。但是,王瑞傑認爲這不是政府被過去的成就麻痹,而是因爲在崗位上的一些人缺乏應有的責任感,所以不是什麽系統性的問題。
況且,因爲政府所要管理的範圍更廣泛,所要操作的各種體制和系統也更加複雜、細致,就更加容易出現百密一疏的疏失或意外。在這一點上,王瑞傑似乎也在向新加坡人信心喊話,呼籲他們不要對政府的治理能力失去信心。
在這個意見分歧的時代,王瑞傑能說服多少人是一回事,但是值得給個贊的是他願意就事論事的態度。這一點,就不能不跟幾年前政府對早報的另一篇社論的態度作比較了。
當時早報的社論對華語的社會地位表示擔憂,並且建議當局與時俱進,檢討對方言的立場。
印象中那篇語氣溫和的社論,卻引來了總理新聞秘書高調的反駁,態度相當嚴厲。王瑞傑這回選擇正面回應早報的批評,顯然是一種進步,也是一種明智的表現。
要知道,在互聯網時代,已經很難控制言論。這是一個講道理的時代,如果不主動迎戰主流輿論,就更難在龍蛇混雜的互聯網上明確表達政府的立場。
王瑞傑選擇理性地回應批評,不但能獲得民衆好感,更重要的是也能鼓勵更多善意的批評。就如他所主持的全國對話會一樣,這樣的交流方式一方面有助于政府解釋政策和立場,也有助于下情上達,而且一旦發現真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政府大方承認接受並作出改變,對于國家的長治久安也有百利而無一害。
這個新年,的確讓人看到新的氣象。
(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