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接受《聯合早報》與《海峽時報》專訪,透露了政府會繼續通過住屋政策,以及便利且優質的學前教育來鼓勵生育,並且推動親家庭的工作文化,支持國人組織家庭。
她認爲,新加坡人在事業、進修等其他方面通常比較積極,在感情方面卻顯得比較被動。她說,“回聲潮世代”(Echo Boomers,即二戰後嬰兒潮的下一代,指1985年至1995年之間出生的年輕人)還是希望能組織家庭,但在行動方面就抱著一切隨緣的態度。
生育與否不再是天職,而是一種人生選擇
政府的這個判斷或許有一定的道理。畢竟在當代,人們的價值觀已經發生天翻地覆的轉變。傳統上“人養我,我養人”,視結婚生子爲天經地義的社會環境,已經不再普遍了。當代人更重視自我價值的實現,生育與否已經不是天職,而是一種人生選擇。
所以,對于低生育率問題,已經無法用傳統價值的立場,居高臨下地教訓年輕人自私自利的觀念,而必須采取一種尊重自由選擇的立場,一方面循循善誘,另一方面用政策優惠,去鼓勵年輕人結婚生子。
這當然是逼不得已的做法,因爲從權利的角度看,自由選擇當然是要尊重的,就算是選擇的結果違背社會的共善。
我最近讀到一篇文章,評論英國王室哈利王子的生育言論。他表示,最多只會生兩個孩子,理由是“氣候變化”。文章作者說,當代人其實是根據自己的生活方式來組織自己的價值觀——也就是說,當代人決定單身的生活方式很自由,然後才宣稱自己信仰自由主義。哈利王子的“氣候變化”借口,其實只是在合理化他所選擇的生活方式。
責任意識源自對曆史傳統的知識
“回聲潮世代”的價值觀,當然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包括正規教育、流行文化在他們的成長期潛移默化的結果。政府無法控制流行文化潮流,卻不妨在正規教育方面下點功夫。權利當然得尊重,可是責任卻必須再度反複強調。如何做到這一點呢?責任意識源自對曆史傳統的知識,曆史傳統告訴我們從何而來,如何繼承所享受的文明成果,灌輸的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觀念;也就是我們的長輩那種“人養我,我養人”的人生觀所産生的知識。
更多的政策優惠當然也很好,只是上一輪已經試過一次了,效果如何有目共睹。況且,生孩子如果是一種天職,就不應該用利誘的方式來實現,盡管這可能也是一種無奈的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