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粉知道目前在新加坡工作的外籍勞工有多少人嗎?答案:97萬人。
這些外勞在本地從事大部分的勞作行業,也更容易在工作時受傷。數據顯示,在本地行業當中,聘請最多外勞的建築業,至今依然是發生最多致命事故的行業。
國會今天釋放出好消息。今後這些外勞的人身安全將更有保障,一旦發生工傷事故也將能更快獲得賠償,賠償額也將上調10%。本地2018年的工傷案例有1萬2810起,比2017年同期增加了312宗,呈上升趨勢。
國家發展部兼人力部政務部長紮吉哈今天在國會上爲強化版的“工傷賠償法案”(Work Injury Compensation Act,簡稱WICA)進行二讀並展開辯論時透露,過去三年內,每年有大約1萬5000個工傷賠償個案,索賠總額達1億1500萬新元,主要是薪金賠償和一次性賠償。
國會今天三讀通過強化版的“工傷賠償法案”,讓額外30萬名本地員工與外勞能受保于工傷賠償保險下。
爲何這些人早前無法涵蓋在工傷賠償保險呢?因爲在2016年修訂的工傷賠償法規定,雇主只須爲那些在工廠內工作或者月薪在1600新元以下的員工購買工傷賠償險。
法案修改後,所有月薪2600新元或以下的員工,即使從事非勞作行業(例如文員等),雇主也必須爲他們購買工傷賠償險。這將分兩個步驟進行,明年4月1日將受保月薪頂限提至2100新元,一年後再提至2600新元。
醫藥費方面,今後在事故發生一年內,可以索賠的金額頂限也從目前的3萬6000元提升至4萬5000元。這項改變將能確保95%的索賠金額得到賠償。
爲保護員工權益,人力部也要求雇主今後必須申報所有因工傷而拿病假或轉去從事輕松職務的案例。紮吉哈說:
“這是爲了杜絕一些不負責任的雇主,很可能會嘗試不申報這些工傷案例,只是讓醫生開出較短的病假單,或者讓受傷員工轉去從事輕松職務。”
強化版“工傷賠償法案”小結
一)索賠程序更簡單快捷
以前:受傷員工必須等到傷勢穩定後才能爲永久性傷殘(permanent incapacity)索賠;
以後:醫生可以開出永久性傷殘證明加速索賠手續(目前有20%的永久性傷殘案例花費超過6個月時間才理賠,既增加雇主的開支,也讓員工忐忑不安);以前:即使工傷導致死亡或嚴重受傷的案件也必須提交索賠申請才會給出賠償;
以後:致死或嚴重受傷的事故一旦報案後,就會自動開啓理賠程序;以前:有些工傷案件必須向人力部索賠,有些則在工傷賠償法下理賠;
以後:所有工傷賠償案件將由工傷賠償法指定的保險公司理賠。出現分歧時才提交人力部檢討定奪;以前:如有任何一方無法提供月薪單據證明每月平均收入,就會延誤理賠程序;
以後:一律采用業內薪金資料來賠償員工。另外,人力部也會對那些沒有給員工提供月薪單據的雇主采取法律行動。
二)員工人身安全更有保障
以前:那些月薪超過1600元或者不在工廠上班的非勞作員工,雇主不會幫他們購買工傷賠償險;
以後:雇主必須爲所有月薪2600新元或以下的非勞作員工購買工傷賠償險;以前:因工傷致死的最高賠償額爲20萬4000新元,因工傷永久性傷殘的最高賠償額爲26萬2000新元;
以後:索賠數額增加10%。因工傷致死的最高賠償額爲22萬5000新元,因工傷永久性傷殘的最高賠償額爲28萬9000新元;
**注:適用于2020年1月1日之後發生的工傷事故。以前:受傷後一旦轉去從事輕松職務(light duties)就不能索賠病假期間的工資;
以後:受傷後轉去從事輕松職務,將根據該員工的平均月薪進行賠償;
**注:受傷後的頭14天按整筆平均月薪賠償,過後按平均月薪的三分之二進行賠償,長達一年。以前:必須得到雇主批准才能找另一名醫生驗傷;
以後:一旦員工有理由相信主治醫生沒有提供足夠護理或診斷,可以直接向人力部申請找另一名醫生來驗傷;
三)對雇主更有保障,安全意識強的公司將獲獎勵
以前:雇主購買工傷賠償險時“蒙查查”,不知道是否買到合格的工傷賠償險;
以後:只有被人力部認可的合格保險公司才能出售工傷賠償險;
**注:那些偷偷售賣工傷賠償險的不合格保險公司,一旦被抓可能面對最高8萬新元罰款。那些合格的保險公司若被發現售賣不合格的工傷賠償險,也將面對最高8萬新元罰款。那些拖欠賠償的保險公司也有可能被罰最高1萬5000元或監禁最長12個月,或兩者兼施。以前:有些項目不涵蓋在保單內無法報銷;
以後:人力部將制定一套核心保險用語和條件來避免保險公司采取不公平排除法;以前:安全記錄良好或安全記錄差強人意的公司一律支付相同保費;
以後:安全記錄良好的公司將支付較低保費;以前:因資料錯誤、虛假信息或誤導性信息而錯誤支付的一次性賠償金或醫藥費是無法回收的;
以後:在錯誤支付的情況下,雇主可以回收整筆賠償金;
保險公司必須與人力部共享資料
在剛通過的強化法案下,所有合格保險公司也必須與人力部共享保單資料和雇主的索賠資料。這麽一來,人力部就能對照雇主向保險公司申報的薪金資料,是否符合他們各自向人力部申報的薪金資料。這將能進一步保障員工權益,也能避免公司申報較低的薪金資料來“騙取”繳交較低的保費。
在新加坡,員工一旦發生工傷事故,可通過工傷賠償法令(Work Injury Compensation Act)或民事訴訟索賠,但必須在兩者間擇其一。若選擇通過民事訴訟索賠,必須先證明是雇主的疏失才能開啓理賠程序。但在工傷賠償法案下,無須證明雇主疏失就能索賠。
目前在工傷賠償法下能得到索賠的精神創傷只限于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其他與事故沒有直接關聯的精神創傷,例如焦慮症、失眠、抑郁症、自殺傾向等,不包含在索賠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