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商業雜志《CEOWorld》9月底公布的一個街頭美食排行榜中,新加坡在全球50個城市中脫穎而出,勇奪冠軍。
什麽?我國居然贏了曼谷(第2)、香港(第3)、孟買(第5)、首爾(第13)、東京(第19)、台北(第25)以及北京(第44),而隔壁鄰居馬來西亞竟然榜上無名。
無論如何,這個排名讓很多新加坡人都沾沾自喜,還不忘調侃一下對岸人民。
蟻粉覺得新加坡獲得這個第一是實至名歸?還是意料之外?
讓我們先來看看這個排行榜的來頭、評分標准,再來回答以上問題。
這項排名是旨在對全球50個城市的街頭美食進行評選。
雜志在評選前,首先在衆多“最佳街頭美食”(street food)城市”排行榜中進行了回顧,綜合篩選出50個最佳城市,包括那些出現在排行榜超過一次的城市。
然後再依據食品價格、衛生狀況、攤位數量及用餐體驗次數四個方面來評分。
那麽這些數據去哪裏找?
食品價格:根據消費物價比較網Numbeo實測,找出在每個城市的街邊吃一餐需要多少錢。
衛生狀況: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的數據,對這些城市進行食品衛生排名。
攤位數量:分析谷歌地圖來估算每個城市街頭食品攤販的數量。
用餐體驗次數:來自全球86個國家和地區的9萬2000名商務旅客,以及1400家商務旅行社和公司進行年度調查。(只針對商務旅客做調查?看來這個排行榜的名字應該改成:全球商務旅客最佳街頭美食城市榜。)
《CEOWorld》從今年7月18日至9月19日,進行了爲期三個月的數據收集工作,最終得出了這“2019最佳街頭美食城市排名”的結果,新加坡名列榜首。
怎麽紅螞蟻覺得這是東湊西湊,拼湊出來的排名?
而且在排名榜中,第6名和第33名都是意大利羅馬,難道是調查機構打錯了?
蟻粉覺得這個排行榜可信不?嚴謹不?紅螞蟻笑而不語。
不少網民提問:新加坡有“街頭攤位”嗎?
有人認爲,自從1971年,新加坡就沒有街頭攤位了,哪來街頭美食?當年爲了改善市容,保證食肆的衛生情況以及降低食物安全風險,新加坡政府開始把路邊攤檔和街頭小販搬進小販中心(hawker center)內。
但也有網民認爲,小販中心和熟食中心攤位售賣的食物也算是街頭美食的一種。
不過,說到食物衛生,紅螞蟻和衆網民都認爲新加坡拿第一當之無愧。
新加坡的街頭美食品質和價格實惠,會不會是歸功于以下兩個小販攤位?
2016年,位于哥羅福巷(Crawford Lane)大牌466咖啡店裏,擁有50年曆史的大華豬肉粿條面和在牛車水熟食中心營業8年的香港油雞飯面,這兩家小販都獲得米其林一星,成爲全球最廉價的米其林美食。
至于攤位數量也取勝?這個不好說,不過國家環境局的數據顯示,由政府經營或坐落在組屋區的小販中心一共有114個,總攤位數量超過1萬4000個。單看這個數字是蠻可觀的。
雖然如此,不少網民對這個排名依然抱有質疑。
有網民說,如果新加坡街頭美食多羅羅,爲何國人還整天往馬來西亞跑去尋吃的?
有人也提問,以夜市聞名,並相當受到新加坡人推崇的台灣街頭美食,怎麽會排在第25名?
無獨有偶,在同一段時期,英國旅行比價網站My Late Deals也公布了一份依據食物口感,用餐體驗,衛生狀況等指標評選出來的“最佳街頭美食排名”,共有30個城市。新加坡在這項排名上僅只是位列第四。
鄰國的槟城及吉隆坡都有上榜,分別入圍該排行榜的第17名及第20名。
香港以豐富的街頭美食體驗,較多的街邊攤位數量,以及親民價格位居榜首。咖喱魚蛋、點心和腸粉等成爲最受遊客喜愛小吃。
排名第二的曼谷是街頭小吃價格最便宜的城市,每道菜式大概2.85新元。在食物口感和店鋪數量上占據優勢,但衛生條件稍顯遜色。泰式炒飯、冬陰功湯,以及牛肉丸,都成了曼谷必吃的打卡美食。
第三名是越南的胡志明市,與曼谷的情況相似,除了在衛生條件上差強人意之外,店面數量和食物口感都令人滿意。最多人推薦的是酸甜口味的越南米粉。
新加坡憑借高衛生水准及食物安全跻身前五,摘得第四名。美中不足之處是食物的平均價格偏高。本地國民美食如咖椰吐司、咖喱面和海南雞飯等受到遊客喜愛,辣椒螃蟹也是饕客必嘗的美味。
兩個排行榜的標准差不多,但排名卻差了一大截,所以說啊,不要太在意名次,最可靠的還是自己的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