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浪怎麽樣啦?
“長江後浪推前浪,後浪擺攤沙灘上啦!”
中國總理李克強日前在記者會上的一句“是人間的煙火 ”讓“地攤經濟”四個字在中國社交媒體刷屏了!
連強大的搜索引擎至今都還沒適應這一夜爆紅的名詞,頻頻問道:“您要找的是不是‘低碳經濟’?”
一夜之間全民擺攤,所有職業都可無縫跳槽啦!
社交媒體也搞起了“全民擺攤”:
這波“地攤經濟”熱,起因是中國總理李克強提到“西部某城3.6萬個地攤解決了10萬人就業”,此處指的就是成都。
成都市城管委早前在三月份發布了新措施,表示允許臨時占道攤點攤區、臨街店鋪臨越門經營、大型商場開展占道促銷……等等等等。
總之,之前不可以的,都可以了。
對于稍微逛過地攤的人來說,這都是有點魔幻意味的。更魔幻的是,昨天一句“城管來了”能讓整條街奔跑起來,今天城管親自打電話,jio攤販上街擺攤:
“你該不會是騙我的吧?”
“我不相信….”
“這麽好的事啊!”
“那我是不是還可以叫一些其他的擺攤的都過去啊?”
這可不是釣魚執法啊。
有網友關注小販電話哪裏來的?或許,或許是當年跑得慢,被罰款抄下的,今天才有這個福利。
計劃生育辦負責催生,城管負責jio小販出來擺地攤,難道不僅時尚是個輪回,社會也是?確實是有點魔幻吧?
這一波地攤熱本意是爲了在這疫情帶來的寒冬中保民生帶動消費,引起不少人的追捧。
那個人潮湧動熙熙攘攘的熱鬧地攤真要回來了,有童年的味兒了?
但有人感覺到了其中深深的諷刺,猶如網絡愛情神句說得那般,“當初的我你愛搭不理,現在的我你高攀不起”。
地攤就像備胎,招之即來呼之即去。更有人直說“需要你的時候是萬衆創業,不需要的時候是有礙市容”,轉發幾千條的這條原博已被刪除。
今天回到街上的小販,和買五菱推出地攤專用售貨車創業擺攤的小販,會一直在嗎?
這樣的輪回很難讓人相信“煙火文化”不是昙花一現。
一夜之間,所有本來搞996、數據、程序的年輕人開始互相問候:今天你出攤了嗎?
浙江小商品城等和地攤經濟沾邊的股票大漲,但後浪真去擺攤了嗎?還是在朋友圈打打”嘴炮“?
#地攤經濟#的熱度是不是僅存在互聯網,爲年輕人“自嘲”用?就好像之前的“本升專”,留學生全員聲稱開挖掘機一樣?互聯網上全員擺攤,估計多數心裏在想的還是“不會真的有人去擺攤吧”。
沒996,老板的摧殘和打卡通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充滿煙火氣的地攤夜市是很多年輕人的想象。然而,多數擺地攤的攤販是辛苦謀生活,全民擺攤狂歡的主角或許應該是就業收入成問題的他們。
新加坡在最後一個可以稱得上地攤的結霜橋舊貨市場2017年7月走入曆史;營業了近20年的碩莪巷露天舊貨市場在2018年6月結業,讓位給家居改進計劃的相關工程後,再也沒有所謂真正有“煙火氣”的地攤。
要說最接近的,應該是租金日漸上漲的pasar malam(露天市集)。
而新加坡的“後浪”們也對擺攤有著一份浪漫濾鏡,近年來的Art Box,Cha Tuk Chak等新潮夜市已被年輕人占領。許多本地年輕人應該是真的鮮少體驗過熙熙攘攘、串燈通亮、吆喝聲四起、接地氣的地攤文化,才會爲每次“僞”夜市的登場而歡呼。
無論是“僞”夜市熱潮過去後對口味和氛圍評價的褒貶不一,還是在小販中心內永遠略顯格格不入的各種hipster潮食,“煙火氣”似乎不是在每個地方、每個時代都能隨時隨地有的。
“擺攤”擺出煙火氣或許真沒有想象的那麽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