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選區議員制度一直是執政的行動黨和反對黨爭辯的課題,本屆大選也不例外, 連日來爭論不休。
非選區議員制度于1984年設立,讓得票率最高的落選反對黨候選人,以非選區議員的身份進入國會。
國會2016年底修憲後,非選區議員的人數上限,將在下屆國會從原本的九人增至12人,並享有和民選議員相同的投票權利。
李顯龍總理強調,在我國非選區議員制度下,反對黨議員在國會的名額已受到保障,不論選舉結果如何,反對黨都不會被排除在國會之外。他呼籲國人慎重考慮各政黨和各候選人的素質,切勿策略性投票,結果弱化國家隊。
劉程強曾說工人黨不贊成非選區議員但尊重法律,所以接受非選區議員職位,但表示非選區議員猶如“水塘裏的浮萍”。
前進黨黨魁陳清木日前更直言:
“我不會接受非選區議員席位。”
如果選民只是要國會多一把聲音,非選區議員確實擁有在國會發言的權利,你可以在國會聽到來自反對黨的聲音。至于非選區議員也擁有的投票權利,就現階段實力懸殊的朝野兩黨席位,其實沒有太大的影響力。
但兩者最重要的差別是非選區議員少了選區選民的委托,沒有紮根點,更沒有認同感。這讓人感覺就像是爲了安撫落選者所設立的安慰獎,就只是爲了讓國會有多元聲音而特設。
或許有人說只要願意爲人民發聲,非選區議員還是會獲得認同和肯定。不過不要忘了非選區議員並沒有管理市鎮會及接見選民的權力。換言之,非選區議員不能親上戰場,而只是用旁觀者的身份紙上談兵。選民也就沒有機會看到你的執行能力,就只是聽你在講,哪來的信心?
不過話說回頭,選民也不能爲了有個更均衡的國會,就把選票投給反對黨。這並非遊樂場,還是得慎重考慮候選人和他的團隊的能力,尤其是候選人和團隊是否具備管理能力相當重要,不然你把整個市鎮會付托給能力成疑者,那也太冒險了吧!
工人黨此前就有管理後港單選區經驗,但管理阿裕尼集選區至今已九年,市鎮會議題依然不斷,可見實戰經驗之重要。
以新加坡反對黨大多還不成氣候的情況來看,非選區議員不失爲一個讓反對黨到國會磨練的機會,先讓選民見識你的能力,再看是否夠格成爲民選議員去管理市鎮。
一步一腳印,凡事按部就班,決不能一步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