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如狗”這句話,通常是氣話,人們一般不當真。
但是,在現代社會裏,在一些情況下,這句話不算太誇張。
在世界很多地方,人們愛狗成風,動物權益日漸高漲,人命不見大大改善,狗命卻越來越好。
上網浏覽不難發現,在好些地方,人類已經進步到視狗如子,養狗者不說自己是“犬主”,而是“爸爸媽媽”。
人類進化走到這個階段,愛狗群體成了一股社會力量,成了各地政府、商家和團體拉攏的對象。
這是文明的一大跨越,年紀偏大的新加坡人必定有所感觸。
在我們還住在甘榜的那個遙遠的年代,鄉間野狗成患,破壞村居安甯。那時政府愛民愛得直截了當,作亂的野狗都被大刑伺候,一兩發子彈就被人道毀滅。
後來,我們趕上國際文明列車,立法保護動物福利。
自那時起,野狗野豬野猴撒起野來,無論有多囂張,凡人不能用私刑了斷,官家想要爲人類出頭,維護法紀,也經常被輿論綁手綁腳。
在國會,在執政黨議員中,幾年前就有了動物權益倡議者。他一開口爲動物請命,國會內外都不缺呼應,這人間大愛找到了政治生命力。
部長和議員偶爾在網上曬一曬家中狗狗,所獲得的點贊,往往超過在風中在雨中走訪居民的貼文。
近年來,全島各個角落還陸續開辟了遛狗場,上個月開幕的東海岸公園新園地,爲最大的一個遛狗場;啓用之日,一位部長和他的兩只愛犬親臨助興。
這讓人想起建國初期,那時民衆聯絡所的落成,是報紙上的要聞,是坊間的大事,是各個議員的KPI。
今時今日,引起更多注意的是遛狗場的落成。
這是政治越來越精致的結果;政府不但要憂人民所憂,還要愛人民所愛。
愛狗人士越來越多,國會就有了動物福利發言人,催生了一套細致的動物保護法令,以及一片片讓狗狗舒展身心的青青園地。
愛狗風氣不是新加坡獨有,亞洲各個富起來的地方,都從西方人那裏感悟到養狗之樂。
在中國,在毛澤東時代,養狗有罪,是小資情懷的表征,違背革命精神。
中國不再革命,狗貓早已走進千家萬戶,在各大城市,愛狗者人多勢衆,政府處理起來小心翼翼。在杭州市,政府就曾發布文告,高聲提倡“文明養狗,文明執法”,借以“推動社會和諧氛圍的形成”。
養狗影響到“社會和諧”之外,還帶來很大的商機。
“寵物經濟”已經成了一門獨立學問,這是因爲每年千億美元的寵物市場日漸壯大,帶來了各種新型業務:寵物營養、寵物寄養、寵物醫護、寵物美容、寵物殡葬等等。
專家發現,疫情之下,寵物經濟仍在增長,愛狗愛貓的心,絕對抵抗得了經濟的萎縮。
新加坡網民應該看過一個瘋傳的視頻:一位正在遛狗的男士,手拿雨傘,在蒙蒙細雨中,爲心愛的小狗遮風擋雨,無視自己被風吹雨淋,一夜間爲“無私的愛”一詞做了個新注解。
愛狗者都很幸福地說,養狗有助舒心養性,減緩壓力,並讓溫情滿人間。
說不定,到了一天,養狗被衆人視爲生活所需。到時,政府談了人權,還必須談狗權,才能在選舉中穩操勝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