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3年的紀葰豪到今年的小樂樂(何彥熹),這幾年活躍在微博/微信平台的新加坡網友想必對于神經母細胞瘤這個病不算陌生。到底是什麽原因讓這麽小的孩子罹患如此嚴重的疾病,又是什麽原因促使他們的父母下定決心來新加坡求醫呢?
剛2歲半的小樂樂生病前的照片
神經母細胞瘤是兒童最常見的顱外腫瘤,是嬰幼兒最常見的腫瘤。有將近一半的神經母細胞瘤發生在2歲以內的嬰幼兒。神經母細胞瘤約占6-10%的兒童腫瘤,15%的兒童腫瘤死亡率。對于4歲以下兒童,每一百萬人口的死亡率爲10;對于4-9歲兒童,每一百萬人口的死亡率爲4例。惡性程度高、進展快,容易早期轉移到骨髓、骨及肺、腦等其他髒器,因此診斷時已經多爲中晚期,以往常規治療方法的5年生存率僅爲10-20%,因此神經母細胞瘤被稱爲「兒童腫瘤之王」。目前關于神經母細胞瘤真正的病因尚不清楚。
樂樂體內的瘤體有412.5px之巨,遍布胸腔、腹腔以及盆腔,更可怕的是,靠近多處動脈和脊髓,並侵犯骨髓,因此手術難度極大。在來新加坡之前,樂樂已經在北京兒童醫院接受了兩個療程的化療,但是瘤體並未縮小,因爲手術切除腫瘤的風險巨大,醫院方面再沒給出任何肯定性答複。樂樂爸爸在網上輾轉得知新加坡有一位著名的兒童腫瘤外科醫生徐震漢,對于神經母細胞瘤和肉瘤摘除手術非常有經驗,並且收費合理,這些年來已經有多位患兒從中國來新加坡接受了複雜的腫瘤摘除手術,並且大多獲得了成功。于是樂樂父母竭盡所能,辭去工作,賣房籌款,帶著樂樂來新加坡治療。
樂樂在伊麗莎白醫院接受了兩個療程的化療後,效果不算理想,目前轉院至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繼續接受化療。據樂樂父親介紹,徐震漢醫生說,一旦化療能夠控制住病情,就會爲樂樂進行腫瘤摘除手術,手術花費在10萬新幣以上。雖然四處借來的錢目前還能夠應付現有的醫療賬單,但由于樂樂對化療的反應沒有預期理想,導致化療療程增加,開銷一下子增加了許多,本來就很重的經濟壓力一下子就更重了。接下來的路該怎麽走,樂樂爸爸也說不清楚,但只要孩子的病情能夠通過化療控制住,進行腫瘤摘除手術後治愈的希望就會高出許多。
附徐震漢醫生的資料:
徐醫生于1990年畢業于新加坡國立大學,並獲得內外全科醫學士(MBBS)學位。隨後,他完成外科基礎訓練和專科訓練,並獲得英國格拉斯哥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士(FRCS)資格。 徐醫生繼續在新加坡醫學專科學院接受小兒外科高級外科培訓,在成功完成整個課程後,獲新加坡衛生部頒授小兒外科專家認證證書。 在1999年,徐醫生更獲得健康人力資源發展計劃(HMDP)獎學金,到著名的美國田納西洲聖裘德兒科研究醫院(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去參加一個爲期24個月的小兒腫瘤外科專科課程。
學成歸來後,徐醫生加入新加坡竹腳婦幼醫院,負責發展小兒腫瘤外科部。 除了以先進的外科技術爲病患進行治療外,徐醫生也積極參與研究和培訓練小兒外科醫生。 他在2003年成立了兒童癌症研究所,針對孩童時期的惡性腫瘤進行研究。 徐醫生多次在國際醫學會議上作專題演講,也多次在國際及本地的醫學刊物上發表文章。 在2003年,他獲得竹腳婦幼醫院頒發最佳臨床導師獎。此外,他更是發展該院的兒科微創外科治療手術程序的先驅之一。
徐醫生曾經于2005至2007年間擔任竹腳婦幼醫院的小兒外科部主管醫生。他是新加坡小兒腫瘤科學會前主席,新加坡外科學院兒童外科醫學委員會主席,以及新加坡小兒外科專家培訓委員會成員。此外,他也是小兒腫瘤外科國際學會會員。
徐醫生對小兒腫瘤外科(孩童時期癌症外科),特別是針對神經母細胞瘤和肉瘤方面的貢獻,讓他在醫療界享譽甚隆。 他對于爲兒童癌症病患提供高素質的醫療護理充滿熱忱,于是決定于首屈一指的高級醫療設施 – 伊麗莎白醫藥中心,提供采用先進科技的治療。 爲了確保兒童能夠獲得綜合醫療護理服務,徐醫生與一組全面性的相關專家共同合作,他們包括兒科腫瘤專家、放射治療腫瘤專家、護理及同系保健專業人員。 懷疑患上癌症的兒童將會接受全面性的診斷測試,以及所有必要的生物性研究,以作出正確診斷及對腫瘤作出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