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氣候炎熱的地區,吃螃蟹,魚生,濑尿蝦什麽的一定要小心啊!最近新加坡和中國都出了好幾起因處理海鮮不慎感染創傷弧菌的病例,嚴重的話需要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作爲身在新加坡的醫務工作者,我也曾經接過一個病人,因爲要在母親節給母親准備一桌好菜,處理海鮮時被紮傷,感染創傷弧菌,結果得了肌肉溶解症,先是做了幾次手術確保把受感染的地方全部切除,然後又是好幾次手術從別的部位切皮去補之前的傷口,前後住了幾個月的醫院,幸好撿回一條命,也保住了那條腿。
那麽創傷弧菌是怎樣的一種細菌呢?創傷弧菌屬于弧菌屬,是一種棲息于海洋中的細菌,1971年,Blake首先報道本菌引起疾病,現知包括三個生物型:I型對人類致病,能夠引起原發性敗血症和傷口感染;Ⅱ型是鳗魚的主要致病菌;Ⅲ型于1996年夏季首次報道,能引起人類敗血症和軟組織感染。
在美國所有經食物途徑傳染的傳染疾病中,創傷弧菌引起的死亡率最高。近年來報告美國、韓國、日本及沿海各國因生吃牡蛎導致原發性敗血症,死亡率高達70%。
不少人也有這樣的疑問,同樣都接觸了海鮮,爲什麽有的人會感染發病,而有的人不會呢?是不是說一旦被劃傷都要去醫院就診呢?一般的感染症狀是很輕微的,但是如果是老人,兒童,孕婦,以及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就需要特別注意,筆者前文提到的那位病人就是一個正在接受抗癌治療的癌症病患,免疫力大大低于常人。是否需要就醫關鍵看是否出現紅腫,如果劃傷的地方出現紅腫,一定要小心,最好馬上到醫院去就診。不過這個觀念現在許多人還無法接受,覺得小傷口而已,犯得著用高級抗生素麽?可是感染創傷弧菌後,病情通常發展的非常迅速,從最初的紅腫,繼發性的高燒,到截肢,甚至喪失生命,整個過程可能只有短短的幾十個小時,所以處理海鮮被紮傷的話絕不能掉以輕心。
那麽,身在隨處可見海鮮的海邊城市——新加坡,又酷愛吃海鮮的你,應該怎麽辦呢?首先應該避免受傷或將皮膚傷口暴露在海水中,特別是高危人群更應注意,清洗海鮮也要避免皮膚劃破等造成感染,最好戴上厚手套處理新鮮海鮮。其次對于來源不可靠的海鮮,最好還是完全煮熟後食用,因爲創傷弧菌同樣可能經由胃腸道感染。第三,對皮膚有發紅出現類似燙傷樣表現,也就是皮膚發紅局部出現水泡,又有吃生海鮮、皮膚被海鮮剌破或海邊遊玩等,要盡早到醫院診治,不要等到皮膚小泡出現紫癜才去就診,後者往往皮下已大片壞死,搶救非常困難。
另外,如果要防範危險性極高的創傷弧菌,可以將購買的海鮮冷凍,即便攜帶了這種病菌,在低溫下也被凍死了,可以大大降低被感染的風險。
海鮮雖然好吃,但是也要食的安全哦!
(感謝作者兔貓-開天辟地授權新加坡眼分享本文。作者爲新加坡醫療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