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衆路線是中國共産黨的法寶之一,不管是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新中國建設時期。緊密聯系群衆, 從群衆中來到群衆中去,是中國共産黨成功的秘訣。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當口,針對政黨發展和黨員建設面臨的一系列挑戰,進行黨內整風和高舉群衆路線的大旗,是中國共産黨的必然選擇。然而在進行整風和強調密切聯系群衆,走群衆路線的過程中,執政黨需要進行系統性的反思,思考新時期政黨制度建設,政黨管理方式和走群衆路線的方式方法。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的黨部)
新加坡的執政黨人民行動黨(PAP)同爲列甯式的政黨。黨員一樣需要經過組織的嚴格挑選和和考核,黨員需要擁護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和對黨忠誠。人民行動黨自建國伊始,一直執政到今天,靠的也是群衆路線。盡管國情、曆史和社會曆史發展階段不同,新加坡的執政黨群衆路線對中國頗有啓發和借鑒意義。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取得執政地位是通過議會選舉而不是暴力革命。因此作爲執政黨,新加坡人民行動黨不需要進行從革命政黨到執政黨的艱難轉型。爲了繼續執政地位,走群衆路線,得到人民群衆的支持是他們不得不做出的選擇。這是他們的硬約束。
由于采納的是威斯敏斯特式的議會選舉制,政治與行政兩分。人民行動黨作爲諸政黨之一,是不可以以黨的名義對社會發號施令,黨的主要作用是吸納社會精英,贏得政治支持,維護政黨的執政地位。政黨對國家的管理是通過控制國會和行政系統的政治層,將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轉化爲社會和經濟政策來實現的。社會和經濟政策的執行是由專業的政治中立的公務員系統進行的。事實上由于政策問題的複雜性,很多法令和政策也是由專業公務員隊伍起草的。盡管執政黨的部長可以推薦高級公務員的人選,但是高級公務員的晉升和提拔在憲政架構下卻是由政治中立的公共服務委員會完成的。
盡管新加坡政府在社會中承擔著保姆一樣的角色,但是新加坡政府的公務員隊伍確實非常精幹。最新2013年新加坡統計年鑒顯示新加坡公務員(Civil Service) 有8萬多人,這其中一半是公立學校中小學教師,也就是說從中國的角度看,新加坡的公務員隊伍只有4萬多人。這4萬人的公務員隊伍卻管理著520萬人口。
中國地方政府官員經常抱怨工作的繁重和社會事務管理的複雜。他們的手機號印在自己的名片上,24小時隨時待命,幾乎沒有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可言。我經常跟來新學習的中國官員開玩笑的說新加坡的政府公務員“錢多、事少,離家近”。中國古人雲 “治大國如烹小鮮”, 高超的管理者不需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以一當十,以小搏大和舉重就輕才是管理水平的體現。新加坡的社會管理從社區硬件的維護,到社區文娛活動和社會福利,靠的不是公務員隊伍的硬碰硬,靠的是政府主導的充分社區自治。具體的社區自治主要是通過執政黨通過社區組織充分調動群衆的積極性,發動群衆參與和依賴群衆完成的。
新加坡的社會管理是以選區爲大單位,在國會議員的領導下進行的。由于人民行動黨的長期執政,絕大部分選區的議員都是人民行動黨黨員。他們是選區內主要社區管理組織(社區發展理事會、市鎮理事會、公民咨詢委員會和民衆聯絡所)的領導者。這些社區管理組織除了國會議員、人民行動黨的黨員擔當理事之外,吸收了大量的非執政黨的義務志願社區積極分子(基層領袖)參與。社區的硬件和環境的更新、維護,社區文體和福利活動的開展基本上都是由這些社區自治組織組織和管理的。作爲執政黨的人民行動黨在企業、政府機關和學校都不設立平行的政黨組織。人民行動黨的黨支部是設在社區的。人民行動黨的社區支部書記管理和協調轄區黨員,配合議員開展社會管理活動。
人民行動黨的黨員人數相當少, 因爲人民行動黨信奉任人唯賢,對黨員的挑選和選拔非常嚴格。人民行動黨基本上靠社會培養和選拔黨員。社會各界精英和有影響的人士,經過舉薦和嚴格長期考察,由于對執政黨執政理念的認可,加入執政黨。他們的主要目的貢獻社會。他們平時爲社區服務,幫助執政黨緊密聯系群衆,大選時輔佐本黨候選人贏得選舉。執政黨的國會議員每日相當忙碌,除了負責市鎮理事會對社區組屋和硬件設施進行維護更新的管理工作以外,每周固定一晚進行群衆接待,信訪民調,排優解困,同時還要積極組織和參與社區基層組織和居委會舉辦的各種社會文體活動。國會開會時還要積極准備對重大國策和社會經濟政策進行辯論爲選民爭取利益。國會議員和數量非常有限的執政黨黨員進行社會管理依賴的是大量的社區志願者,他們沒有工資和報酬,義務志願參與社區各項事務管理中來。
筆者的研究生同學現爲新加坡一所大學的教授,工余積極參與社區管理和服務,現爲人民協會任命的社區領袖。周末和節假日非常熱心參與社區文體活動和扶老濟貧的福利活動,沒有一分錢報酬,也不是人民行動黨黨員。應該說新加坡的執政黨群衆路線就是國會議員和執政黨黨員靠自己的品行和人格魅力團結一大幫熱心社區事務的志願者共同營造優美的社區環境和仁愛友善社區環境。通過這樣的群衆路線,執政黨以一當百,舉重若輕,根本不需要龐大的黨員和公務員隊伍,以政治動員取代社會動員, 對社會進行控制和管理。
圖書鏈接(或點擊頁底”閱讀原文“)
作者簡介
于文軒博士先後于香港科技大學和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Newark)獲得其經濟學碩士和公共管理學博士學位,現爲南洋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公共政策與全球事務系助理教授,國際學術期刊《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副主編,前美國公共行政管理學會中國分部主席。除了在國際學術期刊擔任編委、審稿人和發表文章外,他還在新加坡聯合早報和新華網等媒體發表有關中國政治發展和行政改革的政治評論文章。
推薦語
闡述新加坡經驗、新加坡模式都源自對新加坡的認識。作者以對新加坡的生命體驗,揭示出新加坡管理的真諦,給你一把認識新加坡的新鑰匙。
紀碩鳴 香港資深傳媒人
新加坡的成功在于小國管理中的大道智慧,既有傳統的哲學意涵,又有現代的治理意識。于文軒博士通過故事的闡釋與學理的概括,清晰勾勒出新加坡公共管理的理論與實務,讀者能夠藉此更深入地了解新加坡的治理之道,繼而理解其中的脈絡與邏輯。
周兆呈博士,南洋理工大學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客座副教授、新加坡聯合早報網主編、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會長
百多年來,中國試圖師法歐美治理國家者,面臨的挑戰是文化各異制度難移植。文軒此書恰是回歸華人文化傳統,以新加坡爲鏡鑒,觀照中國改革的有益嘗試。
李華芳 翻書黨主席,著名書評人
圖書簡介
2015年是新加坡建國50周年。在這一年裏開國之父李光耀先生逝世;大選中人民行動黨再一次取得壓倒性勝利,獲得人民的擁護和支持;國共兩黨在新加坡進行了曆史性的會面。在2015年歲末,2016年歲初,回眸曆史,饒有興味。
新加坡,這個位于北緯1度的熱帶小國,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存在。 它處于中西文化的交彙的馬六甲海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五是華人,作爲前英國殖民地,它既受傳統中華文化價值觀的影響又受西方文化的浸淫。盡管新加坡國土面積只相當于中國北京海澱區的1.5倍,人口大約是北京市豐台區的常住人口,且底子薄、起點低,但是新加坡在過去50年裏創造了驚人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奇迹。新加坡拒絕西方教科書式的民主模式,發展出了一整套獨特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管理體制。在短短不到50年的時間裏新加坡由第三世界國家一躍成爲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新加坡政府觸角伸及社會和經濟的方方面面,爲百姓提供了世界級優質住房,教育和醫療服務,但是它只有4萬多公務員(Civil Service), 政府行政費只占政府開支的3.5%,連續10多年都被評爲世界最清廉的國家。它雖然只是一個很小的城市國家但是卻在向全世界輸出自己的“新加坡經驗”。
由于同文、同種、同文化等各種原因,新加坡已經成爲中國遊客熱門旅遊目的地和中國官員考察學習的熱點地區之一。 然而坊間關于新加坡社會和公共管理的相關敘述並不全面和深入, 鮮有長期在新加坡進行公共管理的觀察者和研究者對新加坡政府管理活動和社會的較深入細致的介紹和分析。本書的作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公共政策于文軒博士處于以其國際化的多元教育和工作生活經曆,以理性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視角爲您解析新加坡模式,從細節著手,展現新加坡政府,教育,社會管理等諸方面對中國的啓示。
本書題名,道法無常,意在突出新加坡政府公共管理的特色。新加坡政府和政治精英不迷信教條和所謂的普世原則,借鑒一切人類政治社會發展的精華,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不斷發展和變化的治理理念和模式。在中國國內持續的“新加坡“ 熱的背景之下,本書對加深國內讀者對新加坡政府管理和社會發展的了解頗有助益。本書適合社會各界對時事政治有興趣的讀者閱讀。本書特別適合對新加坡政治和社會發展有興趣,曾經到新加坡訪問考察或計劃去新加坡訪問的公共管理理論工作者和各級政府領導和公務員閱讀和參考。
目錄
公共管理之道:新加坡經驗
1. 蘋果手機、新加坡和治國之道
2. 執政黨群衆路線的新加坡經驗
3. 新加坡反腐敗政策的奇迹及對中國的啓示
4. 垃圾的公共管理學
5. 地鐵、公交巴士和德士:一個公共管理的視角
6. 不明覺貴的新加坡
7. 市場比政府更有響應性和以顧客爲導向嗎?
雙語教育與軟實力:新加坡實踐與啓示
8. 在新加坡進行中英文雙語教育
9. 新加坡華語與中國文化軟實力
10. 新加坡的競爭力和中國高考英語科目改革
11. 新加坡中文教育和中國高考英語考試改革
中西之間看中國:獅城回眸
12. 春晚和政治正確
13. 反日示威遊行中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14. 吸引優秀海外博士研究生,繁榮中國社會科學
15. 服務型政府建設的廈門啓示
16.《舌尖上的中國》、大國崛起與公共外交
17. 中國高考和超級高考工廠
觀點碰撞:
18. 什麽樣的強政府?什麽樣的強社會?
19. 開放、自由與創造力: “We f***ing did it“引起的思考
20. 有容乃大,無欲則剛
21. 面子倒逼裏子:曆史現實主義和制度理論視角下的後AP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