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月3日),是農曆七月初一,意味著新加坡爲期一個月的中元節,正式開始了。一定有人在昨天下班回家的途中,看到類似這樣的場景吧~~
燒紙錢是爲祭拜先人,這點大家都能理解。可到處都燒燒燒,但凡有點風,燒過紙的灰燼就會到處飛揚。剛來新加坡的小夥伴可能感覺不自在,在這裏住得久些,就自然而然見怪不怪了。
相傳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一,是鬼門關大開的日子。那麽多孤魂野鬼(一般稱“好兄弟”)被關了很久,一窩蜂出來,可不得有所表示,好生照應著?
同樣的道理,農曆七月十五是最正宗的中元節,七月三十要恭送“好兄弟”們回去,所以總體而言,在本地,這三天燒紙錢燒得最猛。
政府考慮周到,基本給每座組屋都准備了像上圖那樣的鐵桶,呼籲大家盡量在那裏頭燒紙,能有效避免輕薄灰燼的四處飛散。可不少人還是願意延續老習慣,就在地上燒,還要特意用白粉筆畫個圈。
爲啥?就爲告訴先人,這是在下特意燒給您享用的,要是在桶裏燒,裏頭殘留有別人燒紙留下的灰燼,這錢到底是誰燒給誰的,就有點說不清了,是不是?
所謂見慣不怪,在中元節期間,大家看到地上有燒盡的紙,又或者下圖這樣插著的香燭等,只要留點神別跨過去,就沒事啦!
在整個農曆七月的夜晚,相較平時會比較吵鬧些。響動來自何方?一是標福物,二是歌台。
“標福物”活動,通常由一個叫“中元會”的組織操辦。除了廟宇,大大小小的行業工會、公司、街道組織等,都有“中元會”,它可謂華人社會增強凝聚力、互幫互助的重要方式之一。一般會由會員們自掏腰包湊份子錢,共同購置“三牲”、“五牲”等傳統祭品,甚至米面糖油等日用品,一起祭拜“好兄弟”。
▲琳琅滿目的祭品
怎麽祭拜?先定個公共場地,像民衆俱樂部啥的,或者就在空地上搭一大棚,裏面設有主席台,台前放著各式祭品,再往後就排很多圓桌,以方便會員們祭拜後坐一起聚餐。注意:在中元節的宴會上,最中間的那桌美食一定是留給“好兄弟”的。
▲參加“中元節”活動的,男女老幼都有。
祭拜完畢,大家一起享用牲食,至于其它米面油之類的貢品等,則可以均分給個人帶回家,或者就送給區內有需要的弱勢群體等。雖然中元會的規模有大有小,供品的數量也各有差異,仍舊起到了聯絡情誼、增強凝聚力的作用。
▲預先擺放整齊的貢品
整個祭拜儀式上最熱鬧和激動人心的環節,就是福物喊標了。福物可以是酒、擺設、風扇、微波爐或其它任何東西,只是冠以“福物”頭銜,它到底是什麽,其實真不是特別重要。
▲形形色色的福物
關鍵是這“喊標”,可是個技術活。喊標人不僅要聲音洪亮,還得會活躍氣氛,掌控節奏等。華語、福建話、廣東話、英語、馬來話等,都要能自由切換,甚至連淡米爾語,最好都要會幾句的。畢竟新加坡是個多元種族的社會,也不排除萬一友族願意來參與投標福物,用他們習慣用的語言溝通,自然更加事半功倍。
▲喊標人勞苦功高
有的福物,或許本身價值並不高,但因爲有了做慈善(注:投標福物所籌到的錢,多數會拿去資助弱勢群體)和祈福的意味,你來我往搶標之下,價格常會被擡到很高。因爲搶標福物,會員們互相別苗頭,或許會鬧得有些不愉快的事情也是有耳聞的。好在中元節年年有,今年不行,明年再戰!
▲標得福物壓軸“烏金(裝飾很美的木炭)”的老板
關于投標福物還有個習俗。大家慷慨開價是一定的,因爲他們通常相信,“標”到一件心儀的東西可以帶些財氣。只是闊氣過後,動辄五位甚至六位數的金額,就必須真金白銀掏出來嗎?也未必!明年才付也來得及。在那一年中,事業順風順水,賺得盆滿缽滿的人,或許願意雙倍給付感恩福氣,也說不定。
至于歌台,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了。坊間普遍認爲:如果說中元團拜是孝敬“好兄弟”的物質食糧的話,歌台就是精神食糧了。所以,如果你去看歌台的話,第一排的空位千萬不要坐,因爲那不是給你准備的。當然,爲其它目的舉辦的歌台,比方說去年爲慶祝國慶50年,也有不少歌台,那第一排就是可以坐的了。
每年中元節期間,在全島各地舉行的歌台,都有好幾百台。據說今年的行情差些,也有300台,平均每天10台呐。這種走近平民的音樂會,也不乏有粉絲全島追追追呢。像前段時間主演舞台劇引起不同凡響,來自台灣的皓皓,就是從歌台起家,幾年下來積攢了人氣爆紅的。
開在組屋區的歌台,爲了營造歡愉氛圍,通常音響效果很是強勁,難免會引來附近一些居民有關噪音的投訴。好在熱鬧也就集中在這一個月,相對而言更多人還是挺喜聞樂見這種民間娛樂方式的,所以歌台日漸發揚光大,就在去年,新傳媒8頻道還推出了一檔實況比賽節目《歌台星力量》。
最後要說的是,中元節期間,傳統上大家都會自覺避免搬家或者買房。畢竟雖然大家對“好兄弟”非常友善,潛意識裏還是希望他們留在室外就好,家裏面就消停些,要買新宅搬新家等,還是等過了鬼月再說吧。
不過現在也有發展商反其道而行之,特意選在鬼月促銷樓盤的,就看你孰輕孰重,是怎麽權衡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