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投書新加坡眼,無論評價得是否吹毛求疵,但是對新謠愛之深才責之切。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我們認爲,新謠有這樣的觀衆,是新加坡本土華語文化一脈相承的重要因素。
終于等到 8月19日。期待了大半年,今天終于要去出席新謠的”明天35“同學會了 ! 而且還多買了4 張票,請了4位只聽過新謠但是從沒接觸過新謠的朋友一起去,想讓他們感受一下新謠的溫馨與感動。
節目一開場全部歌手大合唱 ‘ 邂逅’。也許是沒有什麽排練, 唱得平平淡淡, 沒有高低起伏或和諧的重唱,就是把歌曲交代過去就是了。第一次聽到如此沒有感覺的 ‘邂逅’。我心想我那 4 位朋友一定沒有想到這首優美的’邂逅’ 曾經打動多少人的心 !
接下來, 歌手們自己走到台前, 簡單的道個安,報個名,說兩句,唱了歌就走了。整個場面就是一個字 : 冷。沒有司儀 ,沒有人串場。一直到幾個比較有舞台經驗的如夢飛船,葉良俊出場,場面才比較暖起來。而當鄧妙華出場時忽然跑出洪菁雲來當司儀, 令人費解。
雖然演唱會所唱的歌都有把歌詞放上屏幕,但是卻沒有歌名及詞曲創作者的名字。我整晚一直在向那位坐在我旁邊的朋友介紹這是誰的作品, 那又是誰的作品。
也許辦了 15 年的新謠同學會,誰不認識誰啊 ? 哪還需要司儀? 哪還需要講歌名? 哪還需要給詞曲創作者肯定 ? 那是不是說這個同學會只適合舊人來參與,沒有必要介紹給非新謠時代的人 ? 購票的網頁上應該加一句 : 只適合新謠族。
我的4位朋友是兩對夫婦,第一對夫婦, 妻子來自中國,先生來自馬來西亞。另一對夫婦是 80 後,新謠興盛的時候他們還在喝奶呢。那位來自馬來西亞的朋友問我: 爲什麽新謠後繼無人 ?
後來演出當中出現了一大群年輕人, 屏幕說是新謠新聲代,他們蹦蹦跳跳唱了一組新謠組曲。但是沒有司儀, 沒有介紹,也不知道這些年輕人和新謠是什麽關系。
下半場開始了,卻不見我那兩位 80 後的朋友回來。然後就收到簡訊說 : 謝謝你的邀請,我們明天得早起,我們先走一步。看來他們完全感受不到新謠的魅力。也不奇怪,因爲台上的人自顧做他們喜歡做的事, 台下的人只是坐在那裏傻傻看熱鬧。
整個演出沒有亮點嗎? 有的, 亮點有兩個。一是葉良俊的演唱,超棒 ! 二是那首 ‘ 歌裏同行 ‘, 好幾天都在我腦裏回繞。但這並不是當天的大合唱的效果,而是來明天35 之前我把它的視頻反複聽了很多遍。真的好聽。
▲(葉良俊)
當天以這首歌做爲謝幕的大合唱,可以說是唱到亂七八糟。基本上沒有什麽歌手在用心唱。都在忙著嬉笑或拍照,唱完了也沒有人跟觀衆道謝或道晚安或道再見。台上的人繼續在玩鬧,台下的人陸陸續續起身離開。
那一刻我問我自己, 這所謂的新謠同學會是爲台上那群人辦的吧 ? 台下的人似乎是多余的。記得剛開始辦的那幾次明天系列的新謠聚會是座無虛席的。但是明天35可以看到很多空位。我想我應該不是唯一有這個感受的人。
這個 8 月份, 除了明天35, 還有鄧紫棋,周華健和蔡琴的演唱會。回家的路上,我心想這每張100多塊錢的票價,如果是換成了鄧或周或蔡的演唱會門票,我相信我不會看到一場草率的演出。畢竟他們需要顧及他們的聲譽。明天系列因爲是同學會,是自己人, 似乎沒必要講究什麽。
也許我太苛刻了。我當然也看到彈唱人幾十年來對新謠的不離不棄。但是那種場地那種票價,如果要支持者無要求的付出也太說不過去了。
也許彈唱人辦了 15 年的明天系列也已經累了麻木了。那還要明天36明天37的辦下去嗎 ? 幾時這些被冷落的觀衆會都走開呢 ?
相關鏈接
(小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