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四大金剛扯完了,我們再聊一些其他的話題。
首先就是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外國人的區別。
我們大多數人的起點是外國人,這點與中國的戶口制度類似,無論是中國還是新加坡始終繞不開買房和教育這兩座大山。
安全
新加坡的安全本質上是基于嚴格的法律加上遍布各地的攝像頭,你如果想挑戰下,不如先了解下鞭刑的酸爽和罰款罰到你肉疼的數字。
吸煙,喝酒,亂扔垃圾在法律中都有明確要求,雖然不能百分百杜絕抽煙現象,但你走在馬路上不會遇到隨意吐痰,也不需要提防狗屎。
穿過十字路口車輛都會早早地自覺停下來等你先過去,新加坡隨處可見的就是無障礙設施,地鐵沿線基本都設置了棚頂,既可以防曬又可以躲雨,即便每天都能遇到短時暴雨,由于出色的排水系統也從來不會看到有積水。
在國內隨時會收到的垃圾短信和房産金融中介等騷擾電話,在新加坡基本是看不到的,不過Email和WhatsApp這種網絡騷擾還是無法消滅的。
這邊的違法成本比較高,只要被投訴就會收到法律的嚴格制裁。當然注意保護自己的隱私安全,始終不能掉以輕心,畢竟再文明的社會偶爾也會遇上小人。
在新加坡你基本不用擔心丟失物品,因爲大概率都能找回來,包包也不用刻意放在前面,拉鏈忘記拉上也沒關系。不用擔心人口販子和小孩走丟,更不用擔心一個人走夜路會不會不安全。犯罪成本高促成的低犯罪率,給你帶來的不僅僅是安全感,更是幸福感。
由于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極好,無論是過去還是未來,基本是不會受到任何災難氣候影響,台風、海嘯或者地震是不存在的。(想知道原因的可以戳:17級超強台風“山竹”已將菲律賓撕碎,爲什麽新加坡就能成爲安全島)
新加坡的人際關系相對簡單,與人爲善的過程中也不要忘記多留個心眼謹慎一些。在這邊和他人發生誤會,大多數都會聽到Sorry和I am fine,而不是爭吵;規規矩矩排隊而很少有人隨意插隊。政府辦事效率高,以廉潔著稱也是難能可貴,在新加坡未必有中國這麽親切有人情味,但你能感受到的是相對的公平和簡單。
健康
我在上海的時候就飽受著變態反應性鼻炎的痛苦,每次體檢醫生都開玩笑要不住到外環去吧,沒想到現在離家這麽遠。至少來新加坡後我的鼻子就徹底舒暢了,我原來對空氣質量也不以爲然,買個小米淨化器放在家裏。直到離開上海前看見基因檢測報告提醒風險最高的是鼻咽癌,我才明白空氣對于每個人的未來都是如此重要。
新加坡的溫度常年保持在30°上下,不會像上海夏季烈日炎炎,但新加坡比較像“藍天白雲,晴空萬裏,突然暴風雨”,有雲有風有遮雨棚,身體其實會覺得很舒服。
之前已經說過新加坡的飲食文化以食閣(Food Court)爲主,這些小店很多都有幾十年的曆史,食物未必都符合你的胃口但至少足夠安全,不用擔心地溝油。合理的飲食搭配以及規律的生活節奏才是根本。
新加坡本地人都注重健身,如果不想花太多錢在健身房,可以考慮在小區附近的體育館免費跑步,或者花費1.3新幣遊泳。私人公寓(Condo)一般自帶小型遊泳池和健身房,雖然小但有總比沒有好。
如果公司有補貼健身房的價格(一般150-200新幣每月)其實也不算太貴,每月99新幣可以選擇像Fitness First or Pure Fitness(Pure Yoga)等專業健身房。
關于看病,因爲前段時間工作比較忙抵抗力突然下降導致出現額頭皮膚紅腫,在中國經曆過不注意小病而釀成大病的慘痛教訓,花8000元拔智齒,所以這次特地請1天病假去公司合作的Raffles Medical私人診所看病。
事後看診斷結果比較准確且看病過程十分高科技+高效率,病因是帶狀疱疹,總共99新幣,30是問診費其余都是買藥錢。只不過第二天我發現未有起色且眼皮紅腫都快睜不開了,就先讓昨天的醫生開具的急症介紹信,然後直奔Raffles Hospita。
在了解基本無大礙和每位專科醫生複查至少300新幣起步的情況下,果斷申請放棄繼續治療,趕緊溜回去休養生息。這一趟花了199新幣,其中130爲問診費(節假日看病費用翻翻)。命固然重要,但人只要一生病真的可能失去一切甚至連累家人。
和同事回顧了他們看病的流程,作爲外國人一般也是建議直接去附近的私人醫院,價格其實差不多但不用排隊。如果選擇去政府醫院比如NUH等可能存在排隊現象,這個體驗對于中國看病來說,大家心裏應該很明白有多痛苦。如果各位有足額的醫療保險,在中國其實可以選擇特需醫療(免排隊+專家門診)。
印尼“燒芭”引發空氣汙染,和馬來西亞動不動就拿斷水挑事也是新加坡需要持續努力解決的問題之一。
新加坡的蔬菜和水果算不上貴但也不會像中國一樣便宜,除了貓山王榴蓮和部分進口水果質量和價格有優勢,也沒有太多的種類可供選擇,我自己會從網易考拉購買Swisse作爲補充,話說新加坡的營養品真心貴,同樣的Swisse一小瓶賣56新幣,其它品牌價格也是高居不下。
娛樂消費
新加坡本身就很小,加上我和我妻子都傾向于工作,學習和健身。平時的娛樂活動也就停留在節假日出去尋找下親民美食,慢慢遊覽新加坡僅有的幾個景點,比如新加坡環球影城,S.E.A.海洋館,新加坡動物園,新加坡夜間動物園,濱海灣花園,金沙酒店附近的魚尾獅和摩天輪,聖淘沙和賭場。
其它像植物園,大學校園很多都是免費的,旅遊一般2天可以快速結束,如果需要細細品味也就再多增加1-2天足夠了。
新加坡娛樂設施真的不算很多,看電影還得去現場買票,網上購買需要多花錢。吃喝玩樂想看看附近的活動和評價都沒有像美團點評類似的産品,畢竟需求不像中國這麽大。但我覺得讓中國的美團、貓眼或者阿裏淘票票來進攻新加坡市場,相信分分鍾可以拿下。
新加坡本地目前小額仍然以現金爲主,商場一般支持刷卡,而主要的景點和購物中心區域全部覆蓋支付寶(Alipay)。
(樟宜機場的微信支付)
教育培訓
雖然現在談教育太早,但是新加坡本地的教育資源始終都是偏向本國公民的,對我們來說永久居民(PR)只是萬裏長征的第一步,要不要買學區房,要不要做義工,也是留給自己的問題。感覺這與有上海戶口,學區房,拼父母,何其相似?
新加坡和中國一樣都很注重基礎教育,對子女的教育支出都很高,新加坡第三方教育機構或者成人專業類培訓機構的市場也很大。
最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英國BBC邀請3名威爾士的優等生體驗韓國雞血教育的文章,除了深刻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理解韓國快速崛起的因素,成熟而完整的教育産業鏈對孩子很重要,對國家來說更重要。
工作生活
我目前在一家新加坡互聯網公司上班,工作制度是彈性的,沒有嚴格的打卡要求,正常時間爲09:30-19:00。周圍以中國同事居多,大部分是在這邊讀書畢業工作,學校幾乎清一色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工作語言爲英文,核心生産力工具包括Google Suite,頂配MacBook Pro,Herman Miller,Dell 2417H,還有無限制的飲料,水果和零食。
原以爲這是只能在中國的創業公司和少數尊重技術的優質公司才能看到的辦公環境,可能在國外是很常見的事情吧。新加坡互聯網公司在IT方面的人才非常短缺,也許是因爲本地人大都投身于金融行業,所以很多技術人才也是會考慮從中國引進,甚至直接在中國開設分公司。
因爲我以EP身份把我老婆也帶了過來,目前還是DP。遺憾的是很少有金融行業願意招聘非新加坡公民(SC)和永久居民(PR)以外的人群,得到的回複大多數都是Sorry。畢竟新加坡政府在很多地方都會優先照顧本國人的利益,這個道理放在中國也很好理解。
在沒有壓縮新加坡生活成本,按1人每月估算爲1w人民幣,如果是2個人差不多是1.5w人民幣,新加坡月薪中位數是4500新幣左右,1100(HDB合租主人房)+50(水電網)+29.99(通信)+20✖️30(飯費)+2✖️30(交通)+99(健身房)+100(其它)≈2038.99新幣≈10000人民幣。
推薦下Grammarly for Chrome,在寫郵件和文檔時,可以快速發現並糾正語法錯誤,對提升英文從上海來新加坡,這本十全秘籍讓我活下來了書寫能力非常有幫助。我自己也是第一次開始深度使用MacBook,記錄一些簡單的入門過程在Blog中,也可以做下參考。
養老政策
新加坡不養閑人,你在新加坡的食閣(Food Court)仔細觀察過就會發現幾乎所有打掃衛生的都是老年人。和中國相比,新加坡的養老金CPF是交多少退多少,不會被平均,所以更多的本地人會提前了解基金股票保險和投資房地産等方式,來爲自己養老。
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國家的老齡化問題已經凸顯,我們都可以看到未來中國嚴重的老齡化趨勢,誰又能獨善其身呢?
新加坡政府因爲樓市過熱而提高印花稅的閃電行動,中國也吹響了全球征稅的集結號,無論身在哪裏我們始終躲不開政治不是嗎?
最後推薦幾個生活中經常會用到的 App
如果是 Android 記得安裝 Google 框架,如果是 iOS 記得調整更改 Apple ID 國家或地區
交通:Grab(類似中國滴滴)、Google Map(谷歌地圖)、SG Buses(公交時刻表)、Mobike(摩拜單車中國賬戶通用)
社交:Facebook、WhatsApp、Twitter、Instagram
購物:Shopee、Lazada、eBay、Amazon、淘寶國際、京東國際、網易考拉、網易嚴選、小米有品
娛樂:YouTube(視頻必備)、 Golden Village(電影院)、CATHAY (電影院)
快遞: 小坡島集運
(本文由網友王奧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