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這次看來真的不給新加坡賣沙子了。
沙子可是新加坡的重要戰略資源啊!作爲一個地少得要命的小紅點,這些年一直拼命填海造地,要的就是沙子!
這次美國路透社稱從吉隆坡權威信息源確認:馬國的確禁止向新加坡出口沙子了!
其實據說去年10月,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就發布了對新加坡的沙子出口禁令,但是馬方一直沒有給出確切理由,也從未公之于衆。
▲圖源:新華社
要知道,新加坡去年有97%的進口沙子來自馬來西亞!自從2007年和2017年印尼和柬埔寨相繼實施禁令後,新加坡就靠馬來西亞的沙子了。
這招對新加坡簡直就是釜底抽薪!新加坡可是世界上填海造陸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近25%的國土通過填海而成!
▲粉色部分是新加坡填海造陸的部分,包括現在的大士、裕廊島、樟宜機場、濱海灣金融區、東海岸等地
1965年建國時,新加坡的土地面積只有578平方公裏,而現在,新加坡國土面積來到了721.5平方公裏!
如果沒有填海造陸,濱海灣花園、金沙酒店將統統不複存在!
沙子也能用來修建摩天大樓,運用在水源淨化和海灘養護上。因此,沙子對新加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難怪牽動新加坡的心。
馬來西亞的說法
坊間早有傳言,馬來西亞的這項禁令,只是因爲首相馬哈迪認爲,沙子出口貿易是用馬來西亞的土地,爲其富裕的鄰居(新加坡)擴張領土。
而沙子貿易中可能存在的腐敗問題,或許也是馬哈迪在上台的5個月後就實施禁令的原因之一。
隨著路透社的采訪,事件第一次暴露在聚光燈下後,馬方實行沙子禁令的原因也出現了反轉,馬哈迪並不是因爲“眼紅”新加坡才決定推行禁令的。
▲圖源:Asian Correspondent
根據《馬來郵報》的報道,沙子出口禁令更多基于環境因素。
據馬方所說,沙子采礦是破壞了當地環境,使得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以及水體的水文條件如流量和大小都受到了負面影響。
▲沙子采礦作業曾使得一些國家的沿海村落瀕臨滅絕,圖源:國際特赦組織
不過,馬來西亞雖然禁止出口海砂,但仍將向新加坡出口河砂。不過河砂只能用于建築材料,無法爲填海造陸工程服務。
新加坡填海造陸的曆史
新加坡填海造陸的曆史,可是非常悠久,從開埠到現在就一直持續不斷。
1819年殖民時期,史丹福萊佛士爵士開埠新加坡,將新加坡定爲英國的通商港口開始,就計劃填海造港口。
▲萊佛士塑像
1822年,他挖走了萊佛士地區一座小山,用砂石建成新的港口。之後,整個十九世紀都在不斷填海造陸……
就拿供奉海神媽祖的天福宮來說,它建于1840年,英殖民地政府1843年出版的新加坡市區地圖顯示,天福宮就在海邊:
▲照片取自《南海明珠——天福宮》,新加坡福建會館2010年出版
天福宮東南側的馬路現在叫Telok Ayer Road,馬來文,意思是“海灣路“,當年這裏就是海灣。也就是說,今天的金融區當年全是浮雲,更別說濱海灣花園、金沙酒店等。
在1846年英國殖民地政府測量官JT Thomas的山水畫中,也可以很清楚看到在海邊的天福宮。
1865年,殖民地政府開始大面積填海工程,第一階段于1878年開始,至1885年完成,前後7年,將華利山大部分鏟平,泥土全用來填海,附近的史各士山(現稱安祥山)、厄士金山也部分鏟平。
1904年至1915年,當局又進行了第二次移山填海工程,將剩余的華利山及周圍的小山丘全部鏟平,還有部分珀瑪山也被鏟平。
新加坡原來還是有很多小山的,結果都被無情的填了海~(武吉知馬山聽了瑟瑟發抖……)
于是,到了現在,媽祖真的是想看一眼海都難啊!
從一些新加坡地名中就可以看出新加坡填海造陸工程量巨大,例如武吉士的白沙浮商業城(Bugis Junction),之所以叫它白沙浮,傳說是因爲當時這裏退潮時,能看到白色的沙灘……
伴隨著各類填海造陸工程,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卻一直因爲填海造陸一事糾紛不斷。
仔細品味新加坡的填海造陸工程,大多分布在南部海岸線及周邊島嶼,北部卻不是很多。
▲黑線爲新馬分界線,新馬之間最大的領土爭議在填海擴張的德光島上
2003年馬來西亞就曾將新加坡控告到國際海洋法法庭,稱新加坡“填海造陸,侵犯別國土地”。不過最後兩國進行和解談判,共同監督填海工程。
未來,新加坡計劃在2030年通過填海造陸將土地面積擴張到766平方公裏,金融區丹戎巴葛、樟宜、東海岸、大士、裕廊島將在現有的階段進一步擴張。但或許現在一切都蒙上了一層陰影。
▲新加坡2030年填海造陸規劃,深紅色區域爲未來規劃地區,圖源:Al-Jazeera
新加坡面臨的危機和准備的後手
新加坡一直不遺余力地進口沙子,在聯合國2014年的一份報告中,新加坡成爲了世界上進口沙子最多的國家。
伴隨著新加坡高漲的需求,“沙子危機”卻是懸在新加坡頭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早在1997年馬哈迪第一次上任時,馬來西亞就停止出口沙子給新加坡。(之後又恢複出口)
▲新加坡2008-2017年從東南亞各國進口沙子數量
但新加坡也不是完全沒有准備,新加坡目前還有不少沙子儲備。早在幾年前,新加坡政府就呼籲填海造陸行業不要過多依賴進口沙子。
▲新加坡沙子儲備“倉庫”,圖源:Twitter/Mia Bennett
同時,新加坡也一直從不同國家進口沙子,菲律賓、緬甸、中國和印度都是賣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對單一國家的依賴。
▲中國擁有龐大的砂石儲備,但相對東南亞國家來說運輸成本或許更高
不過,以上種種方法始終是治標不治本。新加坡現在正在采取減少沙子用量的圩田技術進行填海造陸工程。
傳統填海工程會在海岸線以外興建海堤,圍出需要填海的地段,再用軟土和沙子填入海中,填海地段高度與海岸線及海堤的高度基本持平。
填海工程中對沙子的依賴,在于噴灌完淤泥,構成一個人造陸地的最底層後,吹填海砂是人造陸地重要的地基部分。
▲海砂吹填過程,圖源:新京報
而圩田技術,則是通過在淺海或內陸湖鑄建防水堤壩,再抽去當中的海水或湖水,形成低于海平面的陸地,也稱爲圩田。
▲圩田需要完善排水系統,建成後的維護和保養成本將比傳統填海土地高,圖源:慧聰網
不過,再怎麽減少沙子用量,也不能完全不用。所以,現在還是多多期待馬來西亞會像以前一樣恢複對新加坡的沙子出口吧。
畢竟,97%的進口全靠馬來西亞,新加坡確實耗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