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去年發布最新經濟預測報告稱,全球經濟明顯面臨增長趨緩的風險,複蘇可能舉步維艱。放眼全球,從數據上看,除了中國和印度,很難再找到亮點。
2017年,世界局勢風雲變幻,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勢力正在擡頭,中國“一帶一路”建設在區域發揮著越來越突出的影響力,究竟該如何審視當下,展望未來?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中文校友會——2017企業領導論壇上周盛大開幕,邀請到兩位在經濟、金融政策領域深耕數十載的經濟學家把握未來經濟脈搏,破解當今經濟迷思。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中國商務研究中心副主任傅強(左)與大華銀行經濟學家許洲德(右)在2017企業領導論壇上分享對全球宏觀經濟的看法,論壇主席爲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張均權副教授(中)
國際經合組織近期發布了一個報告,報告指出,該組織追蹤的全球45個主要經濟體,自2007年以來首次實現了同步增長,其中33個經濟體的增速超過去年。
▲數據來自OECD2017年中經濟展望展望報告《Interim Economic Outlook》
根據此份報告的估算,全球經濟增速在2017年實現了七年以來的最快增速,展示出了一個非常強勁的複蘇態勢,甚至長期受到經濟衰退困擾的幾個“困難戶”,像希臘、巴西,也都出現了複蘇迹象。巴西的經濟在2017年以前曾連續遭遇了八個季度的環比衰退,經濟體量在不斷縮減,曾被稱作是脆弱五國之一,但如今已扭轉了這種局面。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大型資産管理公司TCW的固定收益首席策略師Tad Rivelle曾做過一個形象的比喻:當今世界經濟正被四條惡龍肆虐,通貨緊縮和負利率正是其中兩條。通貨緊縮意味著物價不斷下降,消費者傾向于持幣待購,減少消費。企業産品銷售收入大幅減少,對未來預期不再樂觀,就會減少投資。消費和投資這兩大經濟增長的動能都在通貨緊縮面前節節敗退,讓經濟陷入惡性循環。
爲了對抗這種局面,央行一般會通過降利率或者印錢刺激經濟。2016年下半年開始,歐元區的通脹率在不斷走高,歐洲央行的行長馬裏奧•德拉吉(Mario Draghi)宣告已戰勝通縮,並朝著結束超級寬松貨幣政策邁出了一步。
我們可以看到,物價開始回暖,歐元將要減少印鈔數量,企穩升值。這一系列的好消息背後,卻隱含著動能不可持續的隱憂。
事實上,在歐洲央行釋放一系列積極信號的同時,歐元區的信貸並沒有明顯的增長。在當前經濟結構下,沒有信貸就沒有經濟增長已經是一般規律,這意味著央行尚未恢複對經濟周期的掌控權。
有人說,在過去的兩年時間,全球市場裏面發生的所有大事件,都與一個經濟體有關,就是中國。
來看這樣一張圖,藍線代表德國的工業品價格變化,黑線代表中國的工業品價格變化。數據顯示,中國的PPI(生産價格指數)變化周期要早于德國見底,也早于德國達到高峰。而同樣,我們把中國的PPI數據與韓國、日本等其他國家的PPI周期做對比,也能找到同樣的規律。這種關聯程度說明,中國扮演了一個不可被忽視的角色。
▲數據來自Trading Economics(全球經濟指標)
這裏就不得不提到中國的 “供給側改革”。供給側改革是什麽呢?就是工業品價格這麽低, 中國想出來了一個好辦法,對産量進行收縮,叫做“去産能”。比如,中國相關政府部門對煤的生産有非常嚴格的規定,這樣就給煤的生産制造出來了短缺。
煤作爲整個工業産業鏈的上遊,當它的價格發生上漲的時候,必然産生産業鏈內部之間的利益再分配。上遊價格上漲,利潤得到改善,而對于所有用煤的中下遊的企業來說,都是利潤上的擠壓。比如,電企、鋼企、化工等等所有相關企業的利潤都會受到損失,這是利潤上的再分配。
不過,當中國國內煤炭産量收縮的時候,國外的供給卻沒有受到限制。所以,海外的煤場都在這個時期擴大産能,像澳大利亞、印尼、越南,這些國外産煤大戶2015年在中國市場基本是無法立足的,主要是由于中國煤價太便宜。
而現在,中國的煤企縮減了産能,卻讓印尼、澳大利亞的煤企賺得是缽滿盆滿,在盈利上得到了很大的提振。這就是需求側的影響,大家還願不願意去花更高的價錢去買東西,這是一個未知數。
現在,關于中國經濟衰退的說法幾乎沒人提了,大家確實感受到了中國經濟的改善。那麽,改善的背後又意味著什麽?我們從需求側來看一看,中國過去幾十年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源于投資。
投資要看兩個部分,一是政府主導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去年的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在20%以上;另一個是民間投資,中國去年制造業投資的增速接近于零,現在大概是3%到4%之間,缺口是被大家熟悉的産業——房地産的快速增長給補上的,中國的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速令人印象深刻。
可以說,中國經濟目前企穩,並且達到一個比較高的增長水平,與背後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和房地産開發所帶動的初級工業資源、大宗産品需求複蘇是直接相關的。
不過房地産投資方面,截止到今年5月,中國有55個城市出台了160多項措施來限制樓市的上漲,對房地産交易的限制也直接影響到房地産作爲金融資産的流動性。而眼下中國地方政府債務問題也是國家治理的重中之重,所以在基礎設施投資方面,明年進一步擴展或者延續去年投資熱潮的可能性並不明顯。
再來看外需,也就是出口。截止到今年八月, 中國的進口增長是23.4%,而去年同比增長是14.7%。中國的貿易盈余也就是進出口之間的差距,也就是說,淨出口出現了9.7%的收縮。這就反映了出口不可能對中國經濟産生一個持續的推動作用。
不是中國在借用發達經濟體的需求來創造本國的增長,而是剛好應該倒過來,全球的增長與價格複蘇背後的需求端動力來自中國。
這裏我們還需要注意到幾個問題,中國國內的庫存量上升很快,但這個庫存上升並不能看成是對未來需求樂觀,而是來自于對未來供給收縮以及物價上漲的應對,這是一種防禦性的庫存儲備增長,不能看作是經濟新周期的起步。
目前,中國經濟體量占世界總量的14.7%,中國的産品占世界貿易總額的比重大概也是14%左右,總體趨勢上,這個比例在一直漲。
當經濟體量變得越來越大的時候,也就說明外部世界對中國變得越來越小,外國的市場需求能夠帶來的拉動作用正變得越來越小。中國這麽大的一個經濟體,如果還想單純依靠外需來拉動增長,這幾乎是癡心妄想。
關于中國經濟學界一直都有討論,重點懸念在于中國現在處在什麽樣的位置,是還在L型的豎線上,還是已經見底?我認爲,現在中國經濟仍然在豎杠上。如果大膽做一個預測,中國經濟見底的時間會在明年三季度以後,因爲見底之後就可能要提升。
如果說中國經濟在明年再次放緩的話,那麽我相信對于商品輸出國而言,他們的日子不會太好過。過去幾年,要做空中國是沒有渠道的,做空中國,其實就是做空澳元,做空加元,做空俄羅斯。
有金融分析家指出,歐洲的經濟什麽都沒有做,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從其他國家竊取增長。這句話意爲,歐元區通過歐元的貶值來促進出口,推高歐元區的貿易盈余數字,但這讓包括美國、新興市場以及其他經濟體在內的其他競爭對手蒙受了損失,歐元經濟狀況的改善是從其他經濟體“偷來的”,而不是植根于歐元區內部的自身發展。
今年以來,歐元持續上漲,由于歐洲的政治風險暫時解除,歐洲央行的量化寬松出現了削減的預期,甚至有人認爲,歐元可能會回到1:1.2的均衡水平。事實上,歐洲是非常依賴于出口的,而不是中國依賴于歐洲。
歐洲經濟要想複蘇,歐元的彙率就要升值,而彙率升值反過來又會拉低它的通脹,進而減少它的出口,帶來新一輪的衰退,這是歐洲經濟的一個“怪圈”。
回看2016年,我們覺得這個世界快要過不去了,傳統價值觀一直在被顛覆,民粹主義在全球興起,美國特朗普當選總統,英國公投脫歐,全球化遭遇了巨大的困境,民衆陷入恐慌。
而到了2017年很多事情又在發生變化,法國的總統大選,馬克龍擊敗極右翼派系候選人勒龐,以82%壓倒性優勢當選爲法國新一任總統。但是馬克龍能實現多少經濟、社會、治理體系方面的改革,這仍是一個巨大的未知數。最新的法國民調顯示,馬克龍的支持率已經猛跌至36%,創下了新低。
在我看來,馬克龍是一個偶像派,而並非實力派。他所提出的法國勞工政策改革、養老金體系改革等提案全無新意,而且馬克龍提出的歐洲統一財政占據了道德制高點,那麽誰來出錢?那一定是德國。
1969年,時任奧地利總理維爾納就明確提出過,歐洲要有財政統一作爲貨幣統一的基礎。這麽多年無法實現,那現在又如何能實現?所以,還是要取決于德國是否願意配合。
德國的默克爾剛剛連任了總理,但我們要看到德國的“灰犀牛”出現了。德國的極右翼政黨——另類選擇黨(Alternative for Germany,簡稱AfG)正式進入了德國議會,成爲第三大政黨,他們的主張是反對歐洲一體化、反對單一貨幣政策、反移民。
默克爾雖然獲得第四次連任,但其領導的執政聯盟作爲國會第一大黨得票率卻創下了新低,這導致默克爾不得不與另外兩個政黨組成聯合政府,其中一個是綠黨,另一個則是同樣反對歐洲財政預算一體化的急先鋒政黨——自由民主黨。三個政黨在諸多政策領域存在分歧,且自民黨與綠黨缺乏執政經驗,這將給默克爾未來的組閣與執政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
(原文標題:縱觀世界經濟,莫畏浮雲遮望眼)
以上內容整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中文校友2017企業領導論壇
編輯:楊賽、王彤
制作:秦豪
圖片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