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急診”二字成了熱點詞彙。李冰冰在澳洲高燒14天,在澳醫院急診的“悲慘”遭遇被瘋狂轉發,網友們在國外看病的各種段子紛沓至來。中國的一些醫院減少兒科急診的時間,甚至暫停。對于急診,對于中國人尤其是走出國門的中國人,有點因隔膜而産生的焦慮。
但是,據統計,超過80%的兒科急診都不屬于緊急病症,應當看門診而非急診。而這個狀況既不是中國獨有,也不是兒科專享。新加坡中央醫院曾統計過,該院急診病患中,六成不需要急診。醫療資源一定是先服務于危重緊急的病症,那麽非緊急的病人只能等待。在新加坡,急診按危重程度分爲P1、P2、P3,P1是指需要立即搶救否則危及生命的情況。曾有統計數據顯示,最危重的P1病人在樟宜綜合醫院等候時間爲0分鍾,而P2則爲幾十分鍾,P3則更多。在中國急診科也是如此。漫長的等待過程中的糾紛也屢見不鮮,甚至有家長因爲孩子被判斷需要等待而對分診護士大打出手的事件。如此的局面,累趴了醫生,也累趴了病患和家屬,這局面難道就無藥可解?
在新加坡,把急診當24小時門診的病人各有各的理由。有些病人以爲通過急診轉介專科才可獲得津貼;有些認爲急診更便宜、劃算;有些是因爲公司只認急診的MC。從醫療資源來看,歐美一些國家能夠引導病人找家庭醫生,除了多年來培養的就醫習慣和保險體制制約外,地廣人稀也是一大原因,家庭醫生反而更便利,比如澳洲。而新加坡和中國人口密度大,醫院都在交通便利之處,可得性完全不同。另一方面,一些國家除了醫院急診室(ER)之外,還有urgent care進行分流。urgent care也是24小時開放,雖不能執行搶救功能,但可以接管那些不危及生命但需要立即處理和判斷的狀況,例如縫針、照X光等。而在新加坡和中國,在基層醫療和大醫院急診室之間缺乏過渡,導致病患湧向醫院急診室。
體制和費用因素導致的資源浪費知識一小部分,更多的浪費原因是醫學知識普及不足和私心所致。有些孕婦,不了解孕期基本常識,碰到正常狀況也跑去急診,又爲了盡快看上醫生,謊稱肚子真的很痛,由于分診護士無法判斷真假,只能讓其立即就診。然而,産科急診有其特殊性,真正的緊急情況容不得半分拖延,一旦搶救不及時,就是重大事故。占據了寶貴醫療資源的僞急診病人,是否想過這樣做可能會危害真正急診病人的生命?
【眼哥教你在新加坡正確看急診】
什麽情況需要去急診?什麽情況可以等待家庭醫生處理?很多病患並不清楚。如何能夠焦而不急,先來看一張簡明扼要的急診指南。
(圖片來自中央醫院網站)
【幼兒】以上是適用于成人的急診指南,關于急診科更常見的兒童病患,請家長們熟悉ABCD法則。
A——Airway
呼吸道阻塞
B——Breathing
呼吸聲音又粗又急,喘息聲重,呼氣和吸氣看起來一樣困難。
C——Circulation
包括外傷導致的大量失血和嘔吐、腹瀉導致的嚴重脫水。
D——Disability
出現昏迷或抽搐,包括高熱時的驚厥。高熱驚厥通常沒有什麽危害,但首次出現時應當立即就醫以排除其他嚴重疾病的可能。
如果發生意外或有嚴重外傷,當然要立刻去醫院。不過一般看起來讓人心焦的情況,包括耳朵感染,單純高燒,甚至嘔吐、腹瀉(不脫水/不吐綠水)等等,可以先給予一些退燒、止痛藥物等護理,等到第二天看家庭醫生。這種情況去醫院,往往也要好幾個小時才能看上醫生。
【嬰兒】12周以下的嬰兒出現任何異常時(包括異常的苦鬧),都應當去看急診。由于嬰兒免疫系統仍然很弱,小疾病可能會迅速加重;或者一些先天性的心髒或消化道疾病在剛出生時未明確的,到這時可能會表現出來。
還是不確定需不需要去急診?沒關系,各家醫院都有急診熱線,可以先向護士詢問;也可以咨詢家庭醫生確定需要去急診還是等待第二天的門診。
其實,有從中國去澳洲行醫的醫生撰文表示,冰冰姐和她的團隊不了解澳洲醫療體系,這種情況下不應去大醫院急診,應該尋找全科醫生幫助,全科醫生完全能夠處理,並且比醫院更迅速。該文最後寫到,“不是所有國家都像中國,什麽都找大醫院”。
再看中國國內,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自12月14日淩晨起暫停兒科急診服務,僅接受危重症病兒急診。醫院表示人手不足,此舉是無可奈何。無獨有偶,上海九院也調整了兒科急診開放時間。此事一出,家長圈嘩然。有家長表示,家附近就此一間綜合醫院,急診不開放,晚上孩子發燒怎麽辦?
家長的擔憂可以理解,孩子有個風吹草動,不看醫生總覺得不放心。另一方面,小孩子的頭疼腦熱實屬常見。難怪各大醫院兒科急診病患擠滿了候診大廳,等候時間動辄3、4個小時,醫生也負荷過重,苦不堪言。
中國醫改熱議中的分級診療,正是希望通過建立廣泛、便利的家庭醫生網絡,分流不堪重負的大醫院中的小疾病,將醫療資源合理進行分配,急症、大病去醫院,小毛小病到社區。在新加坡,基層醫療體系已經相當完善,新加坡的家庭醫生(Family Physician)均接受過嚴格的課程訓練並通過高水平的考試才能獲此稱謂。由于家庭醫生更了解病人的過往病史和健康狀況,能夠給予最合適的就醫建議。
(編輯/龍膽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