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選舉是件頗爲有趣的事情:在執政黨宣布之前,誰都不知道下一次選舉在哪一天,甚至是何年何月都無從猜測。今年8月25日,總統陳慶炎解散國會後,隨即宣布2015年大選各黨派提名日爲9月1日,投票日則是兩周半後的9月11日——速度之快一如島國政府素來引以爲豪的高效。
自建國以來,人民行動黨連續執政,西方多次诟病其具有新加坡特色的選區劃分和單選區/集選區的制度,認爲人民行動黨通過設置這些障礙打壓反對黨,從而達到獨裁目的。2011年大選,反對黨工人黨出人意料奪得12.82%的選票,而人民行動黨則獲得曆史上最低的得票率。2015,新加坡經曆了李光耀逝世、建國50周年大慶,本次大選被認爲是“指標性的選舉”。短短15天的競選活動聲勢浩大。反對黨矛頭直指現行的移民問題、公積金制度和稅收政策,一系列尖銳的拷問引得不少民衆情緒高漲,加上各種社交媒體連日轟炸,反對黨選情一度看漲。但是反對黨始終未能提出切實可行的施政綱領——爲反對而反對——這爲日後的失敗埋下伏筆。
投標日當天全國公休,連日來籠罩獅城的煙霧也適時消散。我一早去往蒙巴登社區中心的投票站圍觀新加坡人民履行公民義務。或許因爲時間尚早,等待投票的隊伍並不很長,秩序井然。一路上看到衆多老人慢慢走向投票站,不乏坐在輪椅上由親人推著前行的。無意中想起競選大會時人民行動黨的呼籲:當您投票時,請您思考,希望下一代擁有怎樣的未來。
選舉結果意料之中卻又出乎意料。人民行動黨繼續執政,始料不及地贏得高達69.86%的選票,工人黨未能如願捍衛2011年的勝利。結果公布後,聯合早報以《沉默的大多數》爲題發表評論,指出投票結果反映了國人務實的政治性格。誠然,我多次與新加坡公民就誰該是執政黨這個話題進行討論時,即使是最激進的反對派也不認爲人民行動黨應該下台,相反“我們需要反對的聲音,反對黨存在就是爲了督促人民行動黨更好地爲民衆服務”這一概念深入人心。社交媒體上聲勢浩大支持反對黨的大多數是未經世事的年輕選民,他們缺乏根基的不滿和求變情緒未能打動所占比例更高的年長選民,甚至是把選票推向了相反的方向。雖然一直有聲音指責執政黨危言聳聽,但經曆過印尼馬來西亞排華運動、多次全球和區域金融危機的一代人,顯然他們覺得人民行動黨才有能力作爲掌舵者去引航新加坡這艘小船。
前路是漫長的,無論對于人民行動黨還是反對黨。溫室裏長大、缺乏憂患意識的年輕一代日益成爲社會的主力,如何駕馭新生代的選民是人民行動黨不得不思考和解決的問題。而對于反對黨,如何改變做秀的形象,建立起真正能夠與執政黨匹敵的政治力量絕非易事。或許對于這個城市國家而言,公司化的運作更符合國情需要,一人一票的民主注定還是會爲國家未來的發展讓步。
(感謝作者淖爾飛飛授權新加坡眼發布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