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國樑)
“緬”表示遙遠,“甸”是郊外地方,以古文演繹,“緬甸”是“遙遠的郊外”。今天的緬甸是亞細安成員國中的一員,加上現任總統登盛(Thein Sein)與翁山淑枝合作,走向民主改革開放的道路,相信假以時日,會是繼越南之後,另一個充滿商機的亞細安國家。
雖然Burma易名Myanmar,由于Burmese是全國最大的族群(三分之二),我那幾位當工程師,勤勞優秀的緬甸同事還是稱他們自己爲Burmese而非Myanmese,他們甚至說根本沒有Myanmese 這個字眼。至于他們的的名字(嚴格說起來緬甸人是有名無姓)如Swar Tun,Min Tun,Aung Tun,Yar Tun等,都以Tun相稱。Tun是成功的意思。
跟許多在新加坡讀書工作的緬甸族群一樣,他們心目中的英雄是翁山淑枝,2013年9月22日翁山淑枝初訪新加坡,在聖淘沙名勝世界會議廳對5800名緬甸僑民發表演說,一票難求,對現場的觀衆而言,翁山淑枝代表希望,是緬甸的未來。翁山淑枝也在SMU發表演說,認爲應該修改憲法,讓軍人做軍人該做的事,就像英國受人敬愛的軍人一樣。有人提問花豹的斑紋能夠抹得掉嗎?翁山淑枝妙問妙答,說她要的是花豹回到森林裏,繼續維持美麗的斑紋與尊嚴:
“It’s not that I want the leopard to change its spots. I just want the leopard to stay very beautiful and dignified in the jungle.”
(2013年9月22日初訪新加坡的翁山淑枝,在聖淘沙Resort World對5800名緬甸僑民發表演說。Straits Times,September 23, 2013)
在新加坡,相信早在20世紀初已經有一個“小緬甸”,緬甸人的玉佛寺建于1921年,如果當時沒有足夠的緬甸僑民,又怎麽會出資建寺呢?此外,由花拉公園(Farrer Park)、湯申路(Thomson Road)與馬裏士他路(Balastier Road)組成的社區,有許多以緬甸地方命名的街道,彷佛是一個“小緬甸”。最著名的主要公路摩綿路/摩綿坡(Moulmein Road,Moulmein Rise)出自毛淡棉(Mawlamyine),是緬甸南部大港,英殖民地時代的首都;因不賣前港督曾蔭權的賬而馳名的黃亞細肉骨茶位于仰光路 (Rangoon Road,和平之城),仰光是緬甸的前首都(1948-2005,2005年首都遷至內比都Nay Pyi Taw),也是全國最大的經濟與文化中心(Yangon,Rangoon)。
(新加坡以緬甸城市命名的社區)
對新加坡人來說,曾經以“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打招牌的“虎標萬金油”是大家熟悉的新加坡老字號。靠虎標萬金油起家的胡文虎胡文豹兄弟發迹後,還在Pasir Panjang 建了一座對外開放的虎豹別墅。在1930年代至1970年代間,虎豹別墅是新加坡著名的旅遊勝地,是兩代人的共同記憶。不過,知道虎豹兄弟來自緬甸的人應該不太多。如果當年不是已經有可觀的緬甸僑民在新加坡定居,虎豹兄弟也許不會在1926年將他們的永安堂(虎標萬金油)和制藥廠從緬甸的首府仰光遷移到新加坡來。大人路(Tai Gin Road off Balastier Road)晚晴園(孫中山南洋紀念館)旁的緬甸玉佛寺在現代建築的基礎上體現了緬甸傳統建築風格之美,玉佛寺的天花板和柱子上的花飾是緬甸藝術的另一種體現;寺內二樓的欄杆來頭也不小,據說欄杆的樣式是仿照緬甸文化古城曼德勒的皇宮建造的。此外,緬甸境內的佛寺建築多數是平房,新加坡的玉佛寺則有四層樓高;在緬甸境外的佛寺幾乎都是由其他建築物改建而成,玉佛寺則是一磚一瓦從零開始,是緬甸境外最雄偉的緬甸寺廟。提起玉佛寺,新加坡的緬甸社群會感到自豪。
(緬甸玉佛寺在現代建築的基礎上體現了緬甸傳統建築風格之美,2012)
(據說玉佛寺內二樓的欄杆的樣式是仿照緬甸文化古城曼德勒的皇宮建造的,2012)
緬甸人幾乎都是佛教徒,佛寺是他們的生活重心,宗教已經融入他們的生活當中。佛寺不僅是他們的精神殿堂,也是社群的核心。玉佛寺是本地唯一的緬甸佛寺,很自然的便成了本地緬甸人的宗教及社群活動中心。每年的緬曆新年(潑水節),都有好多緬甸人到玉佛寺來,在佛寺裏以傳統方式迎接新年,品嘗佛寺爲他們准備的家鄉菜。身在異鄉解鄉愁,玉佛寺便成了這些異鄉人心情的停泊站。
(佛寺是緬甸人的精神殿堂。2012)
跟緬甸同事談起在Balastier的玉佛寺,他們一臉茫然。駕車在PIE路過,彼此指著隔著大水溝的玉佛寺,我們才一塊兒恍然大悟。他們解釋說緬甸人一般都認爲玉佛寺在大巴窯,卻不知道Balastier只是咫尺天涯。對他們來說,到玉佛寺去最簡便的方式是乘地鐵到大巴窯站,然後經大巴窯公園,再過行人天橋就到了,所以就順理成章的“大巴窯玉佛寺”了。
(新加坡的緬甸玉佛寺,從大巴窯走過去也很方便)
根據維基的資料,早在1875年,緬甸人U Thar Hnin (又名 Tang Sooay Chin)已經在17 Kinta Road (off Serangoon Road)設立緬甸佛教寺廟。1878年,他將原址捐獻給緬甸醫師U Kyaw Gaung。在緬甸語中,U是一個尊稱,有“先生”或“叔叔”的含義。
醫師U Kyaw Gaung (又名 Khoo Teogou)來自曼德勒(Mandalay),是緬甸的文化與佛學中心。醫師的宏願是將緬甸的上座部佛教(Theravāda Buddhists)介紹給新加坡。
1907年,醫師成爲寺廟的委托人,他一直希望在廟中供奉一尊在緬甸常見的大佛像,後來他終于看上曼德勒以北約50公裏的實概山(Sagyin Hill)的白色大理石,1918年在曼德勒完成雕刻後,在“萬金油大王”胡文虎的資助下,經過2500公裏的陸路和水路,終于在1921年運抵新加坡落戶,並于1925年安裝在Kinta Road的緬甸佛寺,開放給信徒參拜。這尊高約3米,重10噸的佛像據說是緬甸境外佛寺最大的坐佛。
(Kinta Road 是早年玉佛寺落戶之地)
(在 Kinta Road 年代的緬甸大理石坐佛。NAS 1960s)
1981年,Kinta Road的緬甸佛教寺廟被URA征用,醫師U Kyaw Gaung的後人接受政府的獻議,1988年將玉佛寺搬遷到大人路現址,1991年正式開幕。
(高約3米,重10噸的佛像據說是緬甸境外佛寺最大的坐佛。2012)
關于上座部佛教,我們都知道佛教起源于印度,後來向外傳播,分成兩大派系:北傳佛教(大乘佛教)經過中亞轉到中國及西藏,再傳到韓國、日本、越南等地;南傳佛教則傳到斯裏蘭卡,然後再傳到東南亞的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及中國雲南傣族等地區。南傳佛教比較固守釋迦牟尼佛的言傳身教,認爲佛陀出現于世間的目的是爲了令衆生解脫痛苦,止息輪回;人的解脫在于自我修行,最終達到涅槃,由此脫離輪回,解脫痛苦。
有人曾沿用曆史上的“小乘佛教”來稱謂南傳上座部佛教,小乘自度,大乘度人,但因爲“小乘”一詞含有貶義,不被上座部佛教徒所接受。現在多數佛教徒都認識到,雖然佛教各派的學術思想有所不同,但都是本著釋迦牟尼的言教而各自發展起來的,所以都樂意互相往來,相互尊重,因此不宜采用“大乘”和“小乘”這些可能引起誤會的名詞,而稱爲上座部佛教。
感謝作者授權新加坡眼微信平台發布本文並與網友分享。歡迎分享,未經允許請勿二次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