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28日),充滿高科技、時尚、美食等零售店的福南數碼生活廣場正式開業。
▲福南商場內人潮滿滿,圖源:mothership.sg
而作爲福南的對手,今年4月,森林商業中心(Sim Lim Square,很多人也叫它森林廣場)80%的業主支持集體出售計劃,達到了集體出售的最低門檻。廣場的管理方公開招標,要價12億5000萬新幣,預計將在7月完成招標工程。
▲圖源:Xtremegaminerd
曾經“稱霸一方”的它,即將進入曆史。
森林廣場在新加坡是怎樣的存在
森林廣場的出現絕對不是個例,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證明。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的增長,消費者對于筆記本電腦和智能手機的需求經曆了爆發式的增長。
▲圖源:中國産業信息網
森林廣場這類電子産品集散中心,給顧客提供了一個貨比三家的平台,讓人淘到心儀商品。
除了本地的福南外,在需求暴漲的中國,“京東的發源地”——北京中關村海龍大廈,以及中國最大的電子産品集散地——深圳華強北電子市場紛紛出現。
▲海龍大廈(左)和華強北(右),圖源:淘會場(左)和華強電子世界(右)
在新加坡,森林廣場是一種怎樣的存在?或許很難一言道明。
正如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有些人對它喜愛不已。在電子商務還沒高速發展的年代,逛一圈森林廣場往往能買到想要的商品。
▲森林廣場裏的商家售賣各種電子産品,從大件的電腦、手機和相機,到小小的電視盒子、耳機和數據線等 圖源:Vulcan Post
也有些人對它恨入骨髓,連一秒鍾都不想踏進去。因爲森林廣場裏面的商家素質,實在是太過良莠不齊,坑蒙拐騙時有發生,讓人有些心驚膽戰。
正因人們對它抱著高度期待,才會恨得那麽徹底。愛之深責之切,也不過如此。
不管如何,森林廣場仍是新加坡的“符號”之一。周傑倫來訪新加坡時,“坡草”林俊傑都要帶他逛一逛。
▲圖源:mothership.sg
美國天王邁克爾傑克遜1996年也曾在這裏逗留過,還購買過商品。
▲圖源:mothership.sg
或許這一切以後都會變成森林廣場“曆史”的一部分,讓人以後在不經意間會想起,它曾經是那麽的輝煌。
森林的輝煌曆史
森林廣場始建于1983年,四年後完工開業。它是一棟99年地契的大樓,從開建至今也不過36年的曆史,地契還剩63年。
施工前的20年,這片區域還是一片矮小的店屋,周圍也和現在不一樣,很難看見高樓大廈。
▲1963年的明谷連街、惹蘭勿薩、梧槽路路口,圖中標紅圈的地方爲日後的森林廣場 ,圖源: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
建成後,它成爲了當時亞洲最大的電子數碼中心。
▲圖源:Sim Lim Square Development
一開始,森林廣場被設計規劃爲購物和辦公綜合體大樓。
經過一番討論後,1985年,廣場被改造成一個專門用于購買電子産品的購物中心,當時很多店鋪都是由森林大廈(Sim Lim Tower)的店主購買的。
▲森林大廈和森林廣場算是姊妹樓,“鎮守”在梧槽路的兩邊,圖源:EscapeHunter.com
建成後的森林廣場是一幢六層樓的建築,供應各種電子産品和服務。
廣場在市中心,離新加坡購物中心之一的武吉士不遠,走路也就是10分鍾路程。
和新加坡的購物區烏節路,和新加坡的市中心金融區相比,森林廣場所處的地理位置卻是有些尴尬。雖然處于廣義上的“市中心商業區”,但又面臨些許邊緣化的趨勢。
因此,處于市中心,也是新加坡曆史最久的電子商品集散中心的森林廣場,只要經曆一些波折就很容易“摧毀”。
森林面臨的困境
森林廣場即將“消失”的原因,無外乎是“天災”和“人禍”。
“天災”的一方面,是新加坡各大電子産品零售商走進新加坡各鄰裏中心的事實。對比店鋪普遍開在居民住家附近的這些零售商店,森林廣場在地理上沒有任何優勢,購物的時間成本相對來說有些高。
▲Courts金文泰店,附近就是金文泰組屋區,民衆購物很方便 來源:StreamCast Asia
其他的大型零售商,如Harvey Norman、Challenger等,也紛紛走進鄰裏購物中心,潛在顧客吃完飯順路進去逛一圈再正常不過。
▲Harvey Norman在Hougang Mall裏的分店,來源:SHOPSinSG
近幾年新加坡電子商務領域的高速發展也加速了森林廣場的“崩潰”。它的頹敗不是個例。
在網絡經濟高度發達的中國,曾經“北中關村,南華強北”的口號,現在也伴隨著不少人的離去留下一陣唏噓。
北京中關村海龍大廈,曾在2016年7月7日停業關閉。
▲曾經海龍大廈門外人潮洶湧,圖源:砍柴網
華強北也在2013年也被迫“封街改造”,不少實體商家選擇“出逃”。
▲人去樓空的華強北,圖片來源:molihua.org
不得不說,這也算是實體經濟的一種落寞。曾經熙熙攘攘的數碼城,從一個腳步輕便的年輕人變成了現在的蹒跚老人,剩下的只有舉步維艱之後無奈的喘息。
試想一下,幾年前在新加坡,如果想要買電子産品,除了去展會之外,或許就是去森林廣場轉轉。
現在嘛,看看或許還是會的,不過在實體店看完後在網絡上下單,也是相當司空見慣。
▲新加坡最大的電子商品網購平台Qoo10對森林的實體經濟造成了不小的沖擊
▲中國的網購平台淘寶,也推出了東南亞版,進入市場分一杯羹
但是,組裝電腦、維修過了保修期的電腦這些活,還是在森林廣場裏更方便。森林廣場裏一共有400多個店鋪單位,就算顧客要貨比三家也更加容易。
▲森林廣場裏面的電腦組裝店,各類電腦配件顧客自由選擇組裝,很適合遊戲發燒友 ,圖源:Reddit
另外,森林的店家正常來說對比其他的零售商,在價格上會有些優勢。因此,就算森林廣場受到很嚴重的“天災”沖擊,依靠著在自己的獨特性集中性,種種優勢和劣勢或許能夠相抵消,它還不至于“淪落”。
真正搞垮森林廣場的是口碑的崩塌,也就是“人禍”。
2014年,有一位越南遊客被森林廣場的一名無良商家欺騙,用遠高于市場價的價格買下蘋果手機,遊客當時甚至給商家下跪希望拿回自己的錢。
最後,涉事的店主最後被判處33個月的監禁以及2000新幣的罰款。他不是初犯,之前他在處理一名中國遊客的合理退款請求時,將800新幣換成了18公斤重的硬幣扔給這名遊客。
▲圖源:blogspot/undertheangsanatree
馬來西亞跳水運動員黃茲粱,也曾在森林一間手機店爲兩部蘋果6手機支付了4800新幣,其中2300新幣是以保修的名義收取的。
類似事件一直層出不窮,2014年11月,森林的管理層甚至主動要求當局對這類店主進行嚴肅處理,但收效甚微。
除去坑蒙拐騙不說,森林有些店鋪還售賣政府不允許交易的商品,例如各種播放未經授權內容的機頂盒。
▲森林廣場很多商家在售賣機頂盒,而這些機頂盒的內容不少有版權問題
追溯到10年前,森林廣場也因爲售賣未授權的微軟系統而臭名昭著。
然而,森林的“人禍”,真的只能全部怪罪于那些無良商家嗎?
在新加坡一個房地産網站上,一間地處森林廣場6樓的、45平米的店屋,每月租金就高達2100新幣。
更不要說處于廣場黃金位置的1樓和2樓了……
有很多森林的商家爲了彌補高額租金所帶來的利潤沖擊,昧著良心做坑蒙拐騙的事,長此以往,連帶著影響了那些用良心做生意的商戶。
這些害群之馬的出現,讓森林的聲譽日漸萎靡,無力回天。
▲現在的森林廣場有些店已經關門,連本該人流密集的一樓也有些冷清
在種種“天災人禍”下,森林的黯然收場,似乎看起來是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森林的未來在哪
雖然有部分業主不贊同集體出售的提案,但胳膊擰不過大腿,森林廣場最終還是達到了集體出售最低門檻。
據森林廣場集體出售委員會主席維卡斯透露,這些不願意出售的業主的顧慮,不在于盈利方面,更多的是情感上的不舍。有些店鋪已是四代相傳,集體出售之後等于是斷了他們的念想和“根”。
▲來源:Twitter/Eisen
出售之後,因爲市區線梧槽地鐵站近在咫尺,森林廣場在發展成新加坡中央商業區東部的商用資産上應該還有很大的發展潛能,它也同時能爲新加坡政府的奧菲亞—梧槽路(Ophir Rochor)發展計劃打頭陣。
所以,森林廣場集體出售之後,或許也會像福南一樣變成類似功能的一體化商業中心,而不僅僅是以“數碼”作爲核心命脈。
不過,在集售結果還未定的情況下,森林廣場的管理方先行推出了電商平台。預計會在7月1日正式上線。
據廣場管理層說,電子商務趨勢的蓬勃發展,讓商場管理層已經注意到顧客購買行爲的變化,他們認爲現在是帶領商場及其租戶邁向數字化的正確時機。
大環境的轉變下,無法順應時代的人事物終將被時代抛棄。時代的洪流只會繼續前進,留下的只能是一聲無奈的歎息。
不論最後集體出售成功與否,希望森林廣場最終可以在管理班底下重塑往日的榮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