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12月5日,北大校長蔡元培,受邀在建校不久的新加坡華僑中學發表演說,談論關于對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的看法。如今,這所學校已迎來百歲生日。時隔多年,你同意蔡校長的觀點嗎?以下是演講詞原文:
兄弟已經幾次到過新嘉坡了,今天得有機會,和諸位共話一堂,實在榮幸得很!只是今天沒有什麽預備,所以不能有多少貢獻,還望諸君原諒。
在座諸君,大半是學界中人,因此可知這裏的學校多了。我今天就把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說一說。剛才從中學校來,知道中學內有商科一班,這卻是職業教育的性質,不在普通小學校或中學校的普通教育範圍以內。
▲北大校長蔡元培
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顯有分別:職業教育好像一所房屋,內分教室、寢室等,有各別的用處;普通教育則像一所房屋的地基,有了地基,便可把樓台亭閣等建築起來。故職業教育所注重的,是專門的技能或知識,有時研究到極精微處,也許有和日常生活絕不相幹的情形。例如研究衛生的,查考起微生蟲來,分門別類,精益求精,有一切另外的事都完全不管的態度。這是從事專門學問的特異點,可是我們要起蓋房子時,必得先求地基堅實,若起初不留意,等到高屋將成,才發見地基不穩,才想設法補教,已經來不及了。我剛才講過普通教育好像房屋的地基一樣,所以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要特別注意才是。
▲華僑中學
現今歐美各大學中的課程,非常嚴重,對于各種基本的知識,差不多不很注意了。爲什麽呢?因爲學生在中小學的時代,早已受了很重的訓練,把高深學術的基礎築固了,人大學時自然不覺得困難。若在中小學內,並沒有建築好基礎,等到自悟不夠時,再要補習起來,那就很不容易了。
因此前年我國審查教育會,把普通教育的宗旨,定爲:(一)養成健全的人格,(二)發展共和的精神。
所謂健全的人格,內分四育,即:(一)體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
這四育是一樣重要,不可放松一項的。先講體育,在西洋有一句成語,叫做健全的精神,宿于健全的身體。足見體育的不可輕忽。不過體育是要發達學生的身體,振作學生的精神,並不是只在賭賽跑跳或開運動會博得名譽體面上頭,其所以要比賽或開運動會,只是要引起研究體育的興味;因恐平時提不起鍛煉身體的精神,故不妨常和人家較量較量。我們比不過人家時,便要在平常用功了。其實體育最要緊的,是合于生理。若只求個人的勝利,或一校的名譽,不管生理上有無危險,這不要說于身體上有妨害,且成一種機械的作用,便失卻體育的價值了。而且只骛虛名,在心理上亦易受到惡影響。因爲常常爭賽的結果,可使學生的虛榮心旺盛起來;出去服務社會,一切舉動,便也脫不了虛榮心的氣味,這是贻害社會不淺的。不過開運動會和競技等,在平時操練有些呆板乏味時,偶然舉行一下,倒很可以調劑機械作用。因變化常態而添出興趣,是很好的,只要在心理上使學生徹底明白體育的目的,是爲鍛煉自己的身體,不是在比賽爭勝上,要使他們望正鹄做去。
▲華僑中學老照片
次講智育,案我們教書,並不是像注水人瓶一樣,注滿了就算完事最要是引起學生讀書的興味,做教員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講給學生聽。最好使學生自己去研究,教員竟不講也可以,等到學生實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了解功課時,才去幫助他。至于常用口頭的講授,或恐有失落系統的毛病,故定出些書本來,而定書本也要看學生的程度,高下適宜才對。做學生的,也不是天天到校把教科書熟讀了,就算完事。要知道書本是不過給我一個例子,我要從具體的東西內抽出公例來,好應用到別處去。譬如從書上學得菊花,看見梅花時,便知也是一種植物;從書上學得道南學校,看見端蒙學校,便也知道是什麽處所;若果能像這樣的應用,就是不能讀熟書本,也可說書上的東西都學得了。
再現在各學校內,每把學生分爲班次,要知這是不得已的辦法,緣學生的個性不同:有的近文學,有的喜算術等;所以各人于各科進步的快慢,也不能一致,但因經濟方面,或其他的關系,一時竟沒法子想。然亦總須活用爲妙。就是遇有特別的天才的,總宜施以特別的教練。在學生方面,也要自省,我于那幾科覺得很困難的,須格外用功些,那幾科覺得特別喜歡的,也不妨多學些。總之,教授求學,兩不可呆板便了。
至于德育,並不是照前人預定的格言做去就算數。有些人心目中,以爲孔子或孟子所講的總是不差,照他們聖人的話實行去,便是有道德了;其實這種見解,是不對的。什麽叫道德,並不是由前人已造成的路走去的意義,乃是在不論何時何地照此做法,大家都能適宜的一種舉措標准。是以萬事的條件不同,原理則一。譬如人不可只愛自己,于是有些人講要愛家,這便偏于家庭,或有些人提倡愛群,又偏于群的方面了;可是他的原理,只是愛人一語罷了。故我們要一方考察現時的風俗情形,一方推求出舊道德所以釀成的緣故,拿來比較一下。若是某種舊道德成立的緣故,現在已經沒有了,也不妨把他改去,不必去死守他。我此刻在中學校看見辦有圖書館、童子軍等,這些事物,于許多人很適宜,于四周辦事人亦無妨害,這便不是不道德。總之,道德不是記熟幾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要重在實行。隨時隨地,抱著試驗的態度。因爲天下沒有一勞永逸的事情,若說今天這樣,便可永遠這樣,這是大誤。要隨時隨地,看事勢的情形,而改變舉措的標准。去批評人家時,也要考察他人所處的環境怎樣而下斷語才是。
第四美育,從前將美育包在德育裏的。爲什麽審查教育會,要把他分出來呢?因爲挽近人士,太把美育忽略了。按我國古時的禮樂二藝,有嚴肅優美的好處。西洋教育,亦很注重美感的。爲要特別警醒社會起見,所以把美育特提出來,與體智德並爲四育。美育之在普通學校內,爲圖工音樂等課。可是亦須活用,不可成爲機械的作用。從前寫字的,往往描摹古人的法帖,一點一劃,依樣葫蘆,還要說這是趙字哪,這是柳字哪,其實已經失卻生氣,和機器差不多,美在那裏?
圖畫也是如此,從前學子,往往臨摹範本,圓的圓,三角的三角,絲毫不變,這亦不可算美。現在新嘉坡的天氣很好,故到處有自然的美,要找美育的材料,很容易。最好叫學生以己意取材,喜圖畫的,教他圖畫;喜雕刻的,就教他雕刻;引起他美的興趣。不然,學生喜歡的不教,不喜歡的硬叫他去做,要求進步,很難說的。像兒童本喜自由遊戲,有些人卻去教他們很繁難的舞蹈,兒童本喜自由嬉唱,現在的學校內,卻多照日本式用1 2 3 4 5 6 7等,填了譜,不管有無意義,教兒童去唱。這樣完全和兒童的天真天籁相反。還有看見西洋教音樂,要用風琴的,于是也就買起風琴來,叫小孩子和著唱。實則我們中國,也有箫笛等簡單的樂器,何嘗不可用?必要事事模仿人家,終不免帶著機械性質,于美育上,就不可算是真美以上四育,都宜時時試驗演進,要一無偏枯,才可教練得兒童有健全的人格。
學校教育注重學生健全的人格,故處處要使學生自動。通常學校的教習,每說我要學生圓就圓,要學生方就方,這便大誤。最好使學生自學,教者不宜硬以自己的意思,壓到學生身上。不過看各人的個性,去幫助他們作業罷了。但尋常一級的學生,總有二十人左右。一位教員,斷不能知道個個學生的個性;所以在學生方面,也應自覺,教我的先生,既不能很知道我,最知我的,便是我自己了。如此,則一切均須自助才好。大概受畢普通教育,至少要獲得地平線以上的人格,使四育平均發展。
又我們人類,本是進化的動物,對于現狀常覺不滿足的。故這裏有了小學,漸覺中學的不可少。辦了普通教育,又覺職業教育的不可少。南洋是富于實業的地方,我們華僑初到這裏的,大多數從工事人手以創造家業。
不過發大財成大功的,都從商務上得來。商業在南洋,的確很當注意的,這裏的中學,就應社會的需要,而先辦商科。然若進一步去研究,商業的發達,必借原料的充裕,那原料,又怎樣能充裕呢?不消說,全在農業的精進了。農業更須種種的農具;要求器械的供給,又宜先開礦才行,這又側重到工藝上頭。按我國制造的幼稚,實在不容不從速補救。開了鐵礦自己不會煉鋼,卻將原料賣給別國,豈不可惜?若精了制造術,便不怕原料的一時跌價,因爲我們能自己制造應用品出售,也可不吃大虧啦。
照現在的社會看來,商務的發達,可算到極點了,以後能否保持現狀,或更有所進步,這都不能有把握。萬一退步起來,那麽,急須從根本上補救。像研究農業和開工廠等,都足爲經商的後盾,使商務的基礎,十分穩固,便不愁不能發展。故學生中有天性近農近工的,不妨分頭去研究,切不可都走一條路。
農商工的應用,我們都知道了。但在西洋,這三項都極猛進。而我國自古以農立國;工業一途,亦發達極早。何以到了今日都遠不如他們呢?這便因他們有科學的緣故。一個小孩子知識未足時,往往不知事物的源本。
所以若去問小孩子,飯是從那裏來的?他便說“從飯桶裏來的”。聰明些的,或能說“從鍋子裏來的”。都不能說從田裏來的。我國的農夫,不能使用新法,且連一畝田能出多少米,養活多少人,都不能計算出來,這豈不是和小孩子差不多麽?故現在的學生,對于某種科學有特別的興味的,大可去專門研究。即如性喜音樂的,將來執業于社會,能調養他人的精神,提高社會的文化,也盡有價值,盡早自立。做教師的,不妨去鼓舞他們,使有成功。總之,受畢普通教育,還要力圖上進,不可苟安現狀。若愁新洲沒有專門學校,那可設法回國,或出洋去。
我最後還有幾句關于女學校的話要說:這裏的學校,固已不少,但可惜還沒有女子中學。剛才在中學時,塗先生也曾提及這一層。我想男女都叫教育的,況照現在的世界看來,凡男子所能做的,女子也都能做。不過我國男女的界限素嚴,今年內地各校要試辦男女合校時,有許多人反對。若果真大衆都以爲非分校不可,那就另辦一所女子中學也行。若經問題上,不能另辦時,我看也可男女合校的。在美國的學校,大都男女兼收雖有幾校例外,也是曆來習慣所致。在歐洲還有把一校劃分男女二部的這也是一種方法。總之,天下無一定不變的程式,只有原理是不差的。我們且把膽子放大了,試試男女合校也好。若家庭中父兄有所懷疑時,就可另辦一所女子中學,或把男子中學劃分二部,或把講堂上男女座位分開便極易辦到了。這女子中學一事,只要父兄與學生兩方面,多數要求起來我想一定可以實現的。我今日所說的,就是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