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有100萬外勞工人。他們拿著微薄的薪水,幹著最髒最累的活,可以說是處在社會最底層的人。這使人想到了中國的一個群體——打工族。
打工,雖然也是工作,與上班有些不同。它多指經濟不發達區域的人,背井離鄉到經濟發達的地方工作。
然而,就是這個群體,走出了一位打工詩人。她就是鄭小瓊。
她出生于1980年,家境貧寒,學曆低,是個流水線工人。但她也是獲得“利群·人民文學獎”、莊重文文學獎等多項大獎的詩人,與韓寒、邢榮勤、春樹等一同入選“中國80後作家實力榜”。
《完整的黑暗》
三條魚馱著黎明、詩歌、屈原奔跑
對稱的雪沿著長安的酒融進了李白的骨頭
列隊前進的唐三彩、飛天、兵馬俑
化著塵土的人手持紅色的經幡演講
達摩圓寂,天生四象,六合斷臂
死亡是另一種醒來
時間的鳥只抖落了皇帝的羽毛……”
鄭小瓊的這首詩,被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清華評價道:“稱得上是對一個時代的整體俯瞰,非常富有概括力、悲劇性、精神深度與抒情力量。”並給予鄭小瓊“這位打工詩人的銳利,會讓多少自認爲專業和富有技藝的詩人無地自容啊”的高度評價。
很難相信,這麽有力量的文字,竟出自一個打工妹。鄭小瓊早年輾轉于廣東的中山、深圳、東莞等地打工,是一名五金工廠的女工,每天重複機械的打孔工作。由于沒有暫住證,她還無數次被盤查罰款。
生活的重擔壓得她喘不過氣,只有下班後,趴在床上寫作的短暫時間,才能支持她在孤寂的異鄉堅持下去。
可能是打工的經曆所賦予她的詩歌特殊的靈魂,她的文字中充滿了讓人揪心的力量,那是對世界不公的抗爭與蔑視。她的詩歌滿是對現實的批判,一陣見血。就像是詩歌界的貝多芬,面對命運的不公,沒有低下頭顱,而是與它抗爭!
《山花》《詩選刊》《星星》《天涯》《散文選刊》等報刊紛紛刊載她的作品,她也曾參加第三屆中國散文詩筆會、詩刊第二十一屆青春詩會。
成名後,東莞作家協會向她抛來橄榄枝,邀請她入會,每個月都給她穩定的酬勞。
鄭小瓊拒絕了,她選擇回到打工群體中,面臨生活的窘迫、面對大家的不解,她說:“寫這些東西,作爲一個親曆者比作爲一個旁觀者的感受會更真實,機器砸在自己的手中與砸在別人的手中感覺是不一樣的,自己在煤礦底層與作家們在井上想象是不一樣的,前者會更疼痛一點,感覺會深刻得多。”
現在這位 “打工詩人”將來到新加坡,參加新加坡國際移民節,並爲新加坡眼粉絲帶來一場特別的見面會,交流“打工者與文學”的相關內容。鄭小瓊將借中國打工浪潮的背景,描述自己作爲一個打工者的心路曆程,以及自己與詩歌的關系。同時,她還將在講座上分享自己未來的創作期許。現場的觀衆也有自由發言時間,與她對話。
座談會的主持人原非,自1998年起定居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機學士,法國INSEAD工商管理碩士,2017年金筆獎小說組第一名。發表作品包括詩歌,中篇短篇小說,童話。
錯過了上次張愛玲講座的朋友,這次就不要再錯過啦~
日期:12月14日,7.30pm
地址:Artroom@Homes65
Level 3, 65 Mohamed Sultan Rd, Singapore 239003
報名方式:微信xjpyaa(請注明:鄭小瓊講座報名)
電話 8698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