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郭鶴年,金龍魚、香格裏拉幕後老板,不僅是南洋的傳奇,也是亞洲的傳奇。
郭鶴年先生是家喻戶曉的馬來西亞首富,也是一位重要的海外華人企業家,在商界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我與郭先生見過幾次面,我們雖不熟識,但每一次的會晤我至今仍記憶猶新。我詳細地閱讀了《郭鶴年自傳》,現列出郭先生的三種美德:堅韌不拔的創業精神、刻苦勤奮的拼搏精神,以及對華族文化的熱誠與求知欲。郭先生的這些美德,是年輕一輩應該仿效的。
本地年輕一代雖然在卓越的教育制度下成長,但安穩舒適的生活條件無形中削弱了許多年輕人勇于創新、刻苦勤奮的創業精神。郭先生在經商方面有勇有謀,膽大心細,勤奮耐勞。他的這些特質是年輕一輩在這瞬息萬變的社會必備的經商之道。新加坡市場小,物資有限,企業家要把業務帶上國際市場與大國競爭,必定要大膽創新、勇于嘗試,不斷進步,才有望脫穎而出,在國際舞台上站穩腳步。
基于不同時代的教育背景與語言代溝,加上年輕一輩對自己的母語及文化興趣較低,現今我國多個華社團體面對青黃不接的問題。老與少的相處多屬不融洽。年輕華人必須爲中華文化重新定位,加以重視。郭先生雖然早期就讀新加坡萊佛士書院,接受英文教育,但他不忘本,從未放棄對中華文化的學習與認識。
直至今天,他對華族文化仍有深刻的了解。而郭先生對中華文化樂此不疲的精神,可歸功于他的母親。他的母親鄭格如女士,常常叮囑他與他的兄長不可忘本,對他的影響非常深遠。郭先生就常說,我們華人要有志氣,不要讓外國人看不起。
他不僅熱愛閱讀,努力自學,也從多方面提升自己在人文藝術方面的素養。有一次,我有幸受他邀請,與他一同去北京觀看由張藝謀導演的意大利歌劇《圖蘭朵》(Turandot)。這出歌劇是普契尼在世時未能完成的創作,後來由弗蘭科·阿爾法諾依據他的草稿,完成了這篇歌劇。
郭先生與建國總理李光耀也有不少淵源。兩人同是萊佛士書院的同窗。1970年代,李總理常邀請郭先生分享他對馬來西亞時局的看法。即使郭先生移居香港後,李總理也曾多次探訪。
▲郭鶴年(前排左一)與建國總理李光耀(前排中間)
現今社會,許多年輕人並沒有閱讀的習慣,求知欲也不夠強烈,有些甚至在學習華文時采用“蜻蜓點水”的方式,只求應付考試。我希望郭先生的自傳能夠發揮激勵作用,促使新一代的年輕人與企業家學習郭先生力學不倦的精神,多方面吸取知識、接觸各地文化,同時不忘自己傳承中華文化的使命。郭先生堅韌不拔的創業精神、刻苦勤奮的拼搏精神,以及對華族文化的熱誠與求知欲,都是年輕一輩應該秉持並傳承下去的。
(作者潘國駒,南洋理工大學高等研究所所長,本文是他今年1月27日在南洋理工大學“談談郭鶴年——《郭鶴年自傳》中文書分享暨座談會”上的講話,感謝作者授權新加坡眼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