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時值一年一度的新加坡“種族和諧日”,網友 發來了自己從新加坡的種族和諧裏獲得的福利。這些福利,你感受到了嗎?
新加坡是個多元國家,華族、馬來族、印度族;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咖喱、肉骨茶、娘惹膏……能把這麽多不同的飲食、文化、信仰融合起來,新加坡在這方面可是下了老大功夫了。爲了種族和諧,可謂衣食住行、吃喝玩樂面面做到公平對待,而各個種族的和諧相處也給我們帶來不少福利,今天我們就來八一八!
這個超級爽有木有?得益于各個種族的文化不同,我們不僅可以享受勞動節(Labour Day)、元旦(NewYear’s Day)、新年(ChineseNew Year)的假期,還可以蹭著印度人的屠妖節(Deepavali)、馬來人的開齋節(HariRaya Puasa)、還有哈芝節(HariRaya Haji)、聖誕節(ChristmasDay)、衛塞節(VesakDay)休息一天喲!
開齋節,總統府開放,親民的總統夫婦
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有四種:英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在新加坡待久了,各種語言都可以混著說一點,小孩們在學校除了英語和母語,也可以學點其他的語言。有大環境作支撐,學語言要容易很多呢。
在新加坡可以隨便穿,即使魁梧的男士穿著裙子扭一扭也不會引來圍觀。若是興趣所在,可以去小印度買上一身印度族的服裝,來體驗體驗異域風采。
民以食爲天,新加坡吃飯主要在食閣,你有沒有注意到,沒有哪兒家食閣全部是中餐或是印度餐?新加坡政府規定,每個食閣中必須包含中餐、印度餐、馬來餐。即使中餐賣得再好,你想教更多的租金把印度餐的窗口給收了,對不起,窗戶都沒有!
馬來餐
新加坡80%的人住組屋,與食閣一樣,組屋也是必須包含各個種族的朋友。試想一下,如果一個組屋區全部住華人,另一個全部住印度人,某一天,一個華人跟印度人發生沖突,相互跑回小區,吐槽一頓,再有好事者煽風點火,瞬間就可各自帶上鄰居,引起群架呀!
而遠親不如近鄰,不同種族的住在一起,大家見面點個頭,笑一笑,自然和睦相處。
新加坡有三大種族的民俗村,想家了可以去感受一下,雖然不能完全一致,但還是可以去體會體會家鄉的氣息。
由于各個種族的信仰不同,新加坡的宗教也是盡可能兼顧,走在街上可以看到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的會所。雖各有不同但卻演繹著另一種和諧。讓無神論的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參觀各種佛堂、教堂,也是眼界大開。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想要種族和諧深入民心,就得從娃娃做起。每年的種族和諧日,學校的小朋友們就會穿上民族的服裝,品嘗民族的食物,相互交流分享各自民族的文化。這一天,可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日子呢!
曆史上,種族的不愉快也曾經發生過,時光追溯到1964年7月21日,當時的新加坡還未獨立,這一天下午,大約兩萬馬來人聚集在一起,舉辦紀念回教先知穆罕默德誕辰日的盛大遊行,在一些激進的馬來種族主義者的煽動下,許多在場的馬來人對華人充滿了仇恨。遊行開始後,一名華人警察阻止了離隊的遊行人員,從而引發馬來人一起攻擊這名華人警察,後來局面失控,馬來人沿街攻擊華人,焚毀華人的商店和車輛。這樣的舉動也激怒了華人,從而引起馬來人華人互毆,發生種族暴亂。盡管政府在當晚8點戒嚴,但整個暴亂還是持續了11天,這場暴亂造成了23人死亡,大約450人受傷。
鑒于此,新加坡獨立後便把7月21日定爲種族和諧日,從而提醒大家曆史上的慘痛教訓。
“在很多方面,種族和諧就像合奏音樂:參與者雖然來自不同背景,但必須彼此配合。這是一生的奏樂,而且不時需要微調。”李顯龍總理今早在Facebook上祝願全國人民種和諧日快樂,並做了這樣的比喻。
現如今,依然有少數激進分子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引發沖突、戰爭,種族和諧依然是我們共同的期待。願世界早日唱響和諧的樂章,願我們的社會和睦、和諧、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