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文章時正好是7月1日,是香港回歸中國20周年的大喜日子。我也在這天來到北京,與在北京工作的大兒子和朋友吃飯時不經意間談起香港,他們都很關心香港情況,我也分享了看法。
非常榮幸受到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邀請,于6月28日參加了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招待會。隔天我在面簿和微信朋友圈發表了我出席典禮後的感言,我寫道:“我有幸參與這慶祝盛典,祝願香港永遠在祖國的關愛下繁榮昌盛,人民幸福。祖國好,香港好;祖國強,香港強!”
沒想到一名本地人、也是我很好的朋友看到後,馬上質疑我的身份。他說他是新加坡人,問我是什麽人?我說我是在香港出生,入籍新加坡的中國人。他不滿意我的回答,既然入籍當了新加坡人,爲什麽還稱中國爲祖國?他認爲我的祖國應該是新加坡而不是中國。
我解釋,我很愛並忠于新加坡,但祖國是Country Of Origin的意思,是一輩子的,是中國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傳統文化。我們會認祖歸宗。雖然換了國籍但祖國是不變的,因爲我們大多數都會尊重我們的祖先。
我還進一步跟他說,如果你移民去了英國或美國,你的祖國還是新加坡啊!爭論一番後,他還不同意我的說法,並說我是過路人,讓我感到很委屈!
我在這裏生活了27年,太太與兩個兒子都是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因他不認同我說中國是我的祖國,就把我降至與外來勞工和女傭般的“過路人”身份。
我一個朋友,在這裏工作生活了10年,成了新加坡公民,孩子也在這裏出生,但鄰居還是經常會問她什麽時候離開新加坡回中國。在本地鄰居眼裏,她們就是過客,應該要回中國的。
到底是一些本地人包容不夠,還是格局問題?又或者是我多年來融入社會的努力還不夠?
在這裏生活了27年還得不到認同?繼續被稱爲新移民。九龍會成立了27年,也是新移民團體,叫我們移民團體,不要加一個“新”字不是更恰當嗎?我21歲第一次去中國公幹,當時朋友稱我小陳,但現在都被稱爲老陳了。是否對新移民的定義應該也要與時並進?
新加坡一直以來引以爲豪的價值觀,就是不同宗教信仰、種族身份都能互相尊重和包容,和平和諧相處,但最近連已經落地生根,更會在新加坡終老的我,都被稱爲“過路人”,真的很擔心其他新移民尤其是全家過來的,本地人是否真的會歡迎和接納他們?
除此之外,我又經常被不同本地人教導和更正,說我只能稱爲華僑,因我是移民第一代,但我在新加坡出生的兒子就得稱爲華人而不能稱華僑。
老實說我只聽過富不過三代,原來這裏某些人的規矩是華僑也不過一代。但我在其他國家碰到許多第二代、第三代,甚至有一些連華語都說得不靈光的,都說他們是華僑。
相信在海外生活的華人如想繼續作爲橋梁與中國保持往來接觸,都會認爲自己是華僑,這不應該硬性規定一個說法。
中國政府只稱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的人民爲同胞,不會稱其他海外華人爲同胞。新加坡雖是中國以外最多華人的國家,但我覺得不需要過于敏感華僑或華人之區分,因只有很少數會稱自己爲華僑,但少數並不代表是錯的。
其實外在的稱號並不重要,最重要是自己內心的想法和實際的行爲。新加坡是民主自由的國家,有言論自由。我相信比較有偏見想法的人只占少數。政府的立場和政策一直都要吸引新移民,並大力鼓勵和推動融入社會。
▲(新加坡公民宣誓儀式)
我也願意繼續盡一分綿力以老移民過來人身份去幫助新移民,參加更多本地的社區活動和交流。希望雙方都能伸出友誼之手做好朋友、好鄰居,而不要把心胸和手掌收緊以拳相向!四海之內皆兄弟,更何況是已經移民過來的朋友?
小兒子兩年前去英國留學,大兒子去年12月去北京工作,一開始都很不適應,但幸好有當地朋友給予他們幫助,而順利過渡。相信所有移民都會碰到在新加坡新生活的問題,尤其不是一個人的事,更是一家子的事。從衣食住行到子女教育、醫療保健、工作和精神娛樂等等,每天要面臨不同的挑戰。
但願國人有更高的包容性並攜手幫助新移民融入社會,一起爲新加坡打造更美好幸福與和諧生活。
相關鏈接:
(感謝九龍會會長陳文平授權新加坡眼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