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貓被稱爲獅城貓,又名陰溝貓、下水道貓。因早期這種貓在原産地新加坡並不受歡迎,常被迫寄居在下水道中,故得此名。
1975年,新加坡貓被帶入美國,從此爲世界各國所識,成爲了重要的寵物貓品種。
1991年,新加坡政府才將這種貓認可爲“國貓”。
▲新加坡貓
從單純把貓當成人的寵物,到視貓爲家庭中平等的一員。從提倡人道,到應對貓實施“貓道”,再到把貓稱爲“喵星人”。尤其是近幾年,人貓關系上升到一個哲理高度,從某種意義上講,貓已經淩駕于人之上。
諸多名人都愛貓,如魯迅、冰心、豐子恺、老舍、季羨林、楊绛、柏楊、王蒙等等。
貓咪喜清靜,愛幹淨,與世無爭。貓咪是溫柔的,安詳恬靜的,是美妙的藝術品。它也是神秘的,獨立的,難以捉摸的。
貓咪是一種帶有神秘色彩而蠱惑人心的動物。你看那小小的生靈,水晶球般的眼睛裏,似乎能看回過去,能洞悉未來。
貓咪充滿著對人類的鄙夷,它從來都不是什麽溫順的善類,如果你們只是陌路相逢,你逗它,心情好時,它或許瞟你一眼走開就算;若是心情不好,你敢碰它老人家,一爪子下來沒有商量。
貓咪有自己的心情,有自己的心事,哪怕是在一起生活了很久,也沒有辦法了解一只貓的真實想法。
貓咪總是對人類若即若離,是因爲它們並不想順從人類,貓咪希望人類能夠明白,它們之所以與人類一起生活是它們自己的選擇,主動權在貓咪手裏。而不是離不開人類的寄生貓。
貓咪信任你,給你抱與愛撫,這感覺似乎並不是你對一只貓的愛心,倒像是它給予你,這個人類,至高無上的榮譽。
在我看來,貓咪是驕傲的,有個性的。它從不是誰的寵物,只是自己的獵人。
它是驕傲的公主,是尊貴的爵爺。
它眼中那些逗著自己喊著乖乖的人類,總是無知又可笑的。
我知道,在貓咪的那雙深邃的眼睛裏,我就是那個白癡的人類。然而,還是不能自持的一聲聲叫著:“咪咪!咪咪!喵~~~~”
其實,小時候是很怕貓的。傳說,貓有九條命。老人們講的鬼神故事中,也不乏很多關于貓的詭異。隨著被貓抓過幾次之後,看到更是心有余悸,敬而遠之。當然,貓看見我也像見了鬼一樣,總是賊眉鼠眼地瞟我一眼,然後刺溜一下鑽進了草叢。
然而,新加坡貓的態度則與那些貓的態度大相徑庭。它們常常主動走到你的身邊,喵喵地叫著,用它們柔軟的毛在你的腿上蹭來蹭去,打滾兒撒嬌,惹得我“受寵若驚”。
在初來乍到的幾年裏,沒有智能手機,沒有Wi-Fi冷氣,想家想媽的時候,是新加坡的貓咪陪我度過了漫漫長夜。
西海岸的公園裏,巴耶利峇的橋洞下,璧山的組屋群,馬林百列的停車場。有我陽光下的戲貓身影,有我月光裏的餵貓行動。
你看,在那樓梯的一角,一只擁有油亮黑毛的“小胖”就這樣坐在那裏,悠然自得地度過一個理想的下午。時而四十五度角仰望碧藍的天空,時而眯眼平視前方的遼闊,時而趴下來思考貓生,沒有人猜得透這只安靜的貓咪到底在想什麽,或者僅僅是因爲太過無聊而發呆。
再看那只,于院落草間河畔閑庭漫步的“黑耳兒”,我將吃剩的魚骨小心地收好,放在葉子上請它來品嘗,它不緊不慢晃晃悠悠地走了過來,看了看我,低下頭,嗅了嗅魚骨,沖著我說一了聲“喵~”就頭也不回地走掉了。或許沒有家財萬貫,沒有錦衣玉食。但是,王者不食嗟來之食,別拿幾根破魚骨就想忽悠老子。
還有那只灰褐色的“花花”,它時而撥弄下草地,時而優雅地伸個懶腰,時而張大嘴巴打個哈欠。你想嘲笑它這只小流浪漢,可是心裏早就不得不承認,這擁有碧海藍天青草地的家夥,根本就是一個比你富足不知道多少萬倍的存在。
還有這只“白爪兒”,四仰八叉地躺在人行道上,眯起眼睛享受著下午的陽光。偶有腳踏車從身邊呼嘯而過,依舊可以目不斜視,寵辱不驚。好像在說:“你這個白癡的人類,竟然敢和我搶地盤?”
印象最深的是“tiger”,凶猛得像只小老虎,高興時身前身後,沒心情時,你走過去也不看你,威嚴的很。忍不住撫摸它,它表示很厭煩,趕快起身躲到你夠不到的地方,我還眼巴巴地祈求它的回心轉意。
還有“綠豆”,眼睛碧綠碧綠的,沒事就展現它銷魂的坐姿……
還有那只在牆角閉目養神的。
還有那只在花叢裏發呆的。
還有打盹兒的……
望天兒的……
俯視群雄的……
很多人一直努力想要做一個有內涵讓別人猜不透的人,卻因有一顆太浮躁的心而一直不能如願,可是一只貓咪卻輕松的做到了。
“真羨慕你啊”我對路邊的一只貓說, “每天除了吃就是睡,什麽也不用做。我要經曆許多的身不由己,我要學習,要找工作,要經營自己的人生。如果能像你一樣就好了。我所有想追求的東西,自由,個性,快樂,這個世界,你好像都擁有了呢。真希望自己是一只貓啊……”
它白了我一眼,繼續眺望陽光下波光粼粼的河,連一聲“喵”也沒有賞賜給我。
盛可以說:“貓咪柔韌有度,不貪婪,不饕餮。它懂得生活的哲學,生命的意義。它看得透人世情,從不自我迷失。所以這世上只有瘋狗,卻沒有瘋貓。”
來生,就做一只貓吧!只做一只新加坡的貓,潇灑地打著哈欠,自由地伸著懶腰。
謹以此文,奉獻給那寫曾經與我無數次擦肩而過,帶給我無限歡樂的新加坡貓咪,在此勾勒你們的“貓”生百態,並祝你們健康成長,不要有“貓”病。
(文:楊帆Q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