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世紀末期,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就提出了精神分析學,對精神病學産生著持久的影響。學說的頭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包括遺傳的性格構造在內,人心理的發展是由幼時的經曆決定的。
新加坡17歲的女孩小潘的成長經曆,可能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年僅12歲時,她就以割脈自殘的方式宣泄過不滿;
進了中學後,和老師同學的關系也很差,會向老師丟桌椅,對校長大喊大叫,後來落到被學校開除的下場,送進收容所;
在收容所裏,她仍用各種方式自殘,比方說:梳子割腕、喝洗衣劑……
▲(示意圖)
小潘爲啥要這麽百般作踐自己?事情要從7年前說起,當時小潘才10歲,她的妹妹8歲,小潘父親只是一個散工,收入有限,因此家庭經濟情況相當拮據。
▲父親看起來老態畢露
後來媽媽就去夜總會當了陪酒女郎,經常醉酒醺醺的半夜才回家,要麽就徹夜不歸。有一次,小潘媽媽半夜醉倒在家門口外,嘔吐的汙穢粘得滿身都是,是小潘和妹妹費老大勁兒才把她拖回屋子,再幫她沖涼換衣服。
媽媽的脾氣也很急躁,回到家後,不但不會照顧孩子,還經常一言不合就對小潘姐妹倆拳打腳踢。
媽媽醉酒後時常發酒瘋,用皮帶亂抽小潘和她妹妹。終于有一次,小潘忍無可忍,回手打了媽媽一巴掌。
可能是家庭環境太壓抑,或者是對母親極度不滿,小潘開始患上了邊緣性人格障礙。後來,小潘父親也是不能忍受家裏的混亂狀況,憤而提出離婚。在破裂的家庭環境下,小潘性格更不穩定,自殘傾向也就更加嚴重了。
科普一下邊緣性人格障礙是精神科常見問題,主要以情緒、人際關系、自我形象、行爲的不穩定,並且伴隨多種自毀沖動行爲爲特征,是一種複雜又嚴重的精神障礙。 此類心理疾病多與幼年時缺乏關愛、被迫擔起成人的角色、等不健康的童年經曆有關。
心病還需心藥醫。後來,小潘被送到心理醫生那裏,足足治療了4年,才戒掉自殘惡習,病情趨于穩定,也不用再服藥了。
有人或許會說,如果她自小的家庭環境美好和諧,如果她的媽媽不是陪酒女……結果可能完全不同。
近年來,更有醫學專家認爲:精神心理疾病不能全怪爸媽制造的“童年創傷”。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顯示,精神心理疾病的誘因複雜多樣,包括生物、心理、社會因素,治療時常常需要整合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等技術手段,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好在現在的小潘想得很開,她說自己有爸爸、妹妹、男友還有心理醫生的支持,已經很滿足了。希望日後可以當護士或幼兒園老師,幫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