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了春節,全家一起去普吉島放松,最後一天想租摩托在市鎮裏轉轉或者去臨近的其他海灘。孩兒他爸剛接過摩托,還沒來得及熟悉一下車,竟然一給油門沖進了車來車往的大馬路。當時我就嚇傻了,只見摩托拖著他朝前面的路虎撞去,差一點兒追尾,摔倒在路中央,又差點鑽進面包車底下。好在當時是紅燈剛轉綠燈,大家的車速都很緩慢。最後,人從地上爬起來還能走,除了腳上有劃傷,其他並無大礙,算是有驚無險吧。突然想起來,他背著我的書包,裏面有出發前在四馬路觀音堂請的平安符,翻了一下,果然靜靜地躺在書包的小夾層裏。
我其實沒啥宗教信仰,來新加坡之前一直是社會主義中國培養出來的無神論者。在坡快十年了,從每年農曆七月看新加坡人過中元節開始,再到旅行去到各大寺廟看人流如織的信男善女,心裏多了些敬畏。關于求平安符還是因爲要好的女朋友年前去馬來西亞自駕高速上面遇險,最後化險爲夷,她很感激在觀音廟求的平安符保大家平安。出發前,我也順路去觀音堂請了一個,就隨手放進了每天背的書包裏。結果,在異國遇上這等險象環生的事,真的不敢說只是巧合,特別特別感恩。
上周開車從家裏拐出來,孩子在車上哭鬧,回頭顧他的當兒刹車沒踩實,追尾了前面的出租車,嚇得我一身冷汗。下車查看,出租車竟然一點兒都沒壞,連劃痕都沒有,驚爲天人。我的車前面的小鼻梁撞個小坑,有個配件松散了。本來嚇得要死,以爲惹上出租車肯定得被宰,好在那馬來司機下來裏外查看半天也沒發現異常,最後只好指著一個舊的不能再舊的裂縫管我要200塊補償,心平氣和地拉他在路邊和解了。
下午趕緊跑去四馬路的觀音堂獻花,感謝菩薩的庇佑。
四馬路觀音堂,位於新加坡小坡四馬路。最初立廟是在1884年,1895年曾有過一次重修,至今已經超過128年曆史。
現在大家所見到的觀音堂是在1980至1984年重修擴建的,整個工程耗資500多萬元。觀音堂主殿內的主神像是十八手觀音聖像。這座金碧輝煌的觀音聖像,每10年就要再鍍金一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觀音堂附近曾發生一件事,爲該堂增添不少神秘的色彩。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飛機空襲新加坡,四馬路也挨了日軍的炸彈,當時觀音堂隔鄰的幾間房屋都被炸毀,整條四馬路幾乎被炸爲平地,唯獨觀音堂有如神助,逃過大劫,只被強烈的爆炸聲波震動了一陣子,卻沒有中彈,廟堂的建築物也沒有被破壞。
現在,觀音堂香火旺盛,廟堂內幾乎每天都有人潮。星期六、星期天、公共假期,還有每月的農曆初一與十五,都是廟堂的旺日。而一年當中最旺的日子主要是四個:農曆年除夕,二月十九的觀音誕,六月十九觀音修道日及九月十九的觀音成道日。
在大年除夕的旺日,觀音堂有插頭柱香的習俗。午夜12時一過,廟門大開,在外頭等候多時的香客,即刻蜂擁而入,搶著把一柱虔心馨香插在廟前的大香爐上。這些香客相信,能趕在大年初一第一時在觀音堂插上頭柱香,合家大小都會得到菩薩保佑平安,而且萬事如意。
觀音堂還有一個很特別的日子,既每年農曆正月二十六大開“財庫”和“富房”,讓善男信女借紅包與還紅包。借出的紅包每個只是象征性放一角錢,每人只限借四個。而到了隔年同日,借紅包的人都會加倍奉還。借紅包的人主要是希望討個財運,但也人是爲了討個吉祥與平安。到觀音堂膜拜只能用小香,不能用大香。在入口處擺有小香,香客自取,要捐獻香油錢也隨各人心意。會看到很多信客一大袋子的糖果放在兩邊的盒子裏,拜完的善男信女也會到糖果盒子裏取上幾粒,據說用以祈福健康。此外,堂內不設焚燒金銀紙的器具,香客也不允許在那裏焚燒金銀紙。
現在四馬路觀音堂已經成了新加坡很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很多遊客專程而來。大堂裏也有各色皮膚的善男信女在虔誠閉目祈禱和抽簽。不知爲啥,在大殿喧鬧的搖簽聲和善男信女的念念有詞中,竟能感到內心的甯靜和安穩。
地址:新加坡小坡四馬路(Waterloo Road),門牌178號
開放時間:每天上午6時至晚上6時15分;每逢農曆初一及十五日,每天上午5時至晚上6時45分。
公共交通
地鐵:東西線,武吉士地鐵站(Bugis Station)。
巴士:56 、64、65、97、131、139、147、166 號等。
(A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