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的時候幫忙組織了一個“中法建交50周年”的活動。(聽起來好像很高大上,其實就那麽回事)
管我的是個在法國呆了20年的中國女士,她26、7歲的時候辭了工作來到法國留學。之後,遇到真愛,嫁了法國老公,于是就長期留了下來。
在海外的人談起經曆,常常都是一把說不盡辛酸淚,尤其是剛來的時候:語言不通,文化不容,舉目無親,工作難找,生活艱辛等等等等。這些,她也都經曆過。但當我們談起這個話題的時候,她特別輕松地說:“我來法國之後一切都挺順的,是有難的時候,但這不挺正常的嗎?”
在那個瞬間,我恍然覺得這個面色暗黃的女人充滿了光彩。
今年4,5月的時候,我自認爲在經曆著人生的低谷。先是被打劫和暴力襲擊,然後失戀找不到實習。在國外遇到意外,不敢告訴家裏,困難時候給予我最大幫助的男朋友毫無預兆地提了分手。面試沒領到多少個,拒信倒是多到可以召喚神龍。我一向是個事業心很重的人,沒有工作就沒有安全感,我看不到自己的歸屬,更看不到自己的道路。我有地方住,卻覺得自己與這個城市格格不入。
中間我出去旅遊了2次,在蘇黎世的湖邊發了整整一天的呆。找很多人吐槽,看很多文章,通過各種方式調整心態。從急躁慢慢變得淡定,認真地篩選職位,一封封修改動機信,而不是盲目的海投,從一次次面試中吸取教訓,修煉語言。然後,我找到了一個我滿意的實習,生活變得充實,一切慢慢好了起來。
現在回頭看,當時自己居然抑郁到半夜google“怎麽度過人生低谷期”,實在誇張。我所謂的找不到實習,不過是職位供應淡季的正常現象。所謂的失戀,不過就是不合適。當然被搶劫和暴力襲擊,還是相當可怕,所幸只是破財消災,一向不給力的法國警方後來還將罪犯抓到並找回我的手機,也算是奇迹。
我不禁在想,是不是我把一切都想得太可怕了,生活才真的就變得那麽可怕。
我常常聽到別人對我說:“真的很不容易,一個女孩子在外面。”一個在法國呆了30年的叔叔見到我的第一句話也是:“哎呀,一個女孩子在這裏吃了那麽多的苦。”
但是,事實是,生活在哪裏都是一樣,無論表面上多麽欣欣向榮的國度,都有不可避免的社會矛盾和發展僵局。
人都是要長大,要獨立,要經曆生活的酸甜苦辣,起起伏伏。無論你選擇去遠方奮鬥,還是在家鄉留駐,是早早嫁人做主婦,還是靠自己打拼,哪一條路上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
而一個人今天越懶,明天做的事情就越多。人生的功課,總是要修完的。
而很多時候,正是我們把生活想的太難了,一切才變得那麽困難。
我有一個從小到大的閨蜜,有天告訴我她非常郁悶,因爲她要一個人住了,她受不了孤單。
閨蜜住在北京,家人,工作,朋友,一個不拉全在北京。現在不過是因爲畢業了,要一個人住,又暫時沒男朋友,她就孤單寂寞冷到天天傷春悲秋,一連就是幾個月。
我當時就想懶的說翻白眼走人。
她說,你覺得這沒什麽,可對我來說很難啊。我從來沒有一個人住那麽長時間,有時候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我不習慣。
我說,是你把孤單想得太可怕了,一個人住,你可以上廁所不用關門,音樂開得很大聲,屁放得很隨意,這不是也挺好的嗎。
然後,慢慢地,她才開始享受起一個人住的時光。
以前遇到問題的時候,很喜歡聽含有“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那些沒有毀滅掉你的事使你變得更堅強)這類句子的雞血歌。現在發現,很多時候所遇到的,根本沒到“kill you”的程度。不過就是正常的生活。說白了,就是挫折經曆得太少,才覺得雞毛蒜皮都是煩惱。煩惱無限放大,生活如臨大敵,郁郁寡歡,負能量爆棚,看什麽又都是新的煩惱,惡性循環。
而當真正遇到”kill you”的事情的時候,人的韌性也必將超出你的想象。
我媽媽有個朋友,唯一的兒子在13歲突發白血病,散盡家財治療一年有余,還是撒手西去,兒子剛下葬,丈夫就以她沒有照顧好兒子爲由提出離婚,其實是在她照顧兒子期間與另一個女人有染,不久就和小三再婚了。
一般女人,老公出軌,小三上位就足夠萬箭穿心,更何況還有一個痛失愛子的巨大打擊。我不知道她在那段歲月裏是如何度過的,只記得那段時間她哭都哭不出來,因爲眼淚早就流幹了,搬去跟弟弟住,因爲自己的房子突然空了,太大。
如今10年過去了,她再婚,丈夫很好,對她很好。丈夫的前妻留下一個女兒,和她一見如故非常融洽,情同母女勝似姐妹。
她說,她很好。提起當年,不避諱,不自哀,淡淡一句:“不過是業障未消。”
隨即大笑。
文/Windy Ye 轉自公衆號/陳宗鶴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