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車水是新加坡的唐人街,是華人移民最早的聚居地。爲什麽叫牛車水?其實,牛車水的命名是有其典故的。話說,在一個世紀以前,河水暴漲,淹沒了這鄰近的大街小巷, 居民們盤了水以牛車載走,所以就有人稱這牛車水。還有一個說法是:當年這一帶的居民曾經以牛車載來水清洗街道,因此就將這地方稱爲牛車水。關于牛車水這名字的由來還有另一個說法是,當年的新加坡馬來人常以牛車水將來自安祥山的井水載來, 故稱牛車水。其實,牛車水區的形成與萊佛士的城市計劃有很大的關系。
1819年萊佛士登陸後,從中國南來的華人也日益增多,大部分居住在牛車水區,1828 年萊佛士便將牛車水劃爲華人居住區。其中,居住牛車水的華人,大部份是廣東人。 在城市計劃後,牛車水逐漸成爲一個熱鬧的娛樂中心,除了各式各樣的商店,街邊也有許多攤位在擺賣,百多年來盛極一時。 當時的牛車水更有“不夜天的牛車水”之稱,時時刻刻都是一片繁華的街景。
不過,從80 年代至 90 年代中期,在曆史巨輪的轉動下,牛車水的街邊小販、各傳統行業檔口,如:木屐匠、薄餅皮制造者、神像雕刻師、寫信佬等等都遷走了,留下的牛車水舊建築,經過翻新後,以嶄新的面貌面向世界。
百余年來,牛車水一直在這裏默默的陪著新加坡河它走了一段很長的歲月,見證了新加坡的成長。這一段路走得不是很容易但是的的確確曾經走來一場繁華。
牛車水:那些街道和故人
牛車水的範圍,除了水車路,也包括了橋南路、新橋路、珍珠街上段(俗稱豆腐街)、摩士街(它是取名于街上的一座回教堂)、鄧波街(俗稱戲院後街)、丁加奴街(俗稱戲院橫街)、史密斯街(俗稱戲院街)、碩莪街(俗稱廟仔街)、寶塔街(俗稱廣合源街)和碩莪巷(俗稱死人巷)等。 “碩莪巷”也曾被稱爲“死亡巷”,收留的是將病死或即將步入死亡的人,其中包括了許多早期前來南洋謀生的“苦力”(豬仔)、媽姐和紅頭巾。
豬仔與廣合源街
所謂“豬仔”就是奴隸。當時英國官方的文件稱這些“豬仔”爲“契約勞工”。從 17 世紀至 19 世紀,東南亞各地先後淪爲西方列強的殖民地。西方統治者爲了榨取殖民地的財富,迫切需要大批廉價勞工來開發豐富的天然資源。于是,他們從中國南部地區拐騙勞工,把他們當作牲畜販賣到世界各地。被運到新加坡和馬來半島的勞工通常會被押送到寶塔街的“豬仔館”,再轉運到馬來半島去從事拓荒、開礦或種植的工作。“豬仔”的命運是非常悲慘的,他沒有人身自由,工資也少得可憐。新加坡開埠初期,就有好多這樣的“豬仔”。當年,寶塔街最大的一家“豬仔館”就叫“廣合源”,所以,人們習慣上把這條街叫做廣合源街。
紅頭巾和豆腐街
紅頭巾,是早年新加坡對在當地做建築粗工的三水縣籍華僑婦女的一種稱謂。三水紅頭巾婦女在新加坡 30 年代至 70 年代的建築業扮演重要的角色。早年她們從唐山帶過來一個陶瓷枕頭,一張自己縫的被,身著自己縫的藍碎花衣、黑褲,腳穿用舊輪胎作底的涼鞋–紅頭巾生命中最親密的物件,構成她們晚年鮮明的形象。
這種頭巾很特別,它是用一塊漿硬了的紅布折成的方帽,因而具有遮陽擋雨和防止粉塵玷汙發髻的實用功能。同在工地的珠江三角洲的華僑婦女也有戴頭巾的習慣。頭巾顔色實爲籍貫的標志,也有藍色或其他顔色的。據說三水婦女則偏愛象征吉祥的紅色。
在新加坡,三水婦女多聚居在牛車水區的豆腐街。走進這條街,就像到了廣東省的三水縣一樣,街頭巷尾,聽到的或看到的,都是三水話或三水人。當時在新加坡的三水人,男的不是做建築便是搞機器,女的大部分是紅頭巾女工。大多數的三水人,都是因爲在家鄉太窮,日子熬不下去,才飄洋過海,搭船到南洋來謀生。
由于她們來自農村,沒有文化,所以除部分到膠廠當雜工外,大多戴上紅頭巾到建築工地,做些和洋灰、挑磚塊、搬木料的粗活。每天早出晚歸,工作在 10 小時以上,日工資少的時候僅五六角錢,多的時候也只有十一二元左右。紅頭巾過去流傳著一首《歎命歌》,其中便有“十個過洋,九個苦命”,“到了南洋六個月,不思茶飯半年長”的句子。這便是她們當時在異國他鄉艱難生活的真實寫照。
外出打工的紅頭巾,不僅用自己的血汗錢養活了家鄉的老小,而且默默地爲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如果說新加坡是個國際大舞台,無數精英在上面演出了一幕幕令世人驚歎的話劇,那麽像紅頭巾這樣的勞動階級,就是這個舞台的基礎了,因爲新加坡高樓大廈的一磚一瓦,都滲透著她們的汗水。
媽姐
媽姐也寫作“馬姐”,是指紮起馬尾長辮、身穿白衣黑褲來自廣東順德的傭人。1930 年代,順的絲綢業式微,當地一些本來以缫絲爲業的自梳女爲了維持生計,就到南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等當女傭。馬姐們數人集結爲社,也成姑婆屋,新加入的,都要在神明的見證下,通過自梳儀式,紮起一條馬尾長辮,立下終身不嫁的承諾。她們另有一個別稱叫“土鲮魚”,這個別稱沿于:土鲮魚不會大肚,因爲馬姐終身不嫁; 土鲮魚一條身(獨身) 。
她們之所以選擇 “梳起不嫁”,完全是基于對中國老家一種無私奉獻精神。因爲她們害怕嫁作人婦後,有了家庭的負擔,便無法再寄錢回鄉下給親人,她們還擔心丈夫會對自己不好。 她們替人打家庭工,賺取的微薄收入,大部分寄返家鄉供養家人,自己卻把青春埋葬在悠悠歲月裏。 有些媽姐晚年靠售賣舊紙皮、舊瓶子、舊報紙、舊雜志來維持生計。她們吃的都是隔夜的飯菜和撿來的爛菜。她們勞碌的一生,換來的往往是孤苦、寂寞、悲涼的晚年。
紅頭巾女工和媽姐,是集中居住在牛車水的特殊行業人物。她們,是老一代婦女任勞任怨、克勤克儉的典型形象,在我們的建國道路上留下一行行的足迹。
牛車水的著名建築物
牛車水並不是青一色華人居住的地方。因此除了原貌館、天福宮、佛牙寺龍華院外,您還將驚喜地看到印度廟宇和回教堂的身影,與四周的中式建築相映成趣——直落亞逸街旁的阿布拉回教堂、橋南路的詹美回教堂和馬裏安曼廟,見證了新加坡多元種族和睦相處的一面。
原貌館
原貌館是一個以再現早期牛車水居民生活面貌爲主題的展覽館。它就設在寶塔街 46 號、48 號和 50 號三間經過翻新的店屋裏。一樓展覽廳中一件件的展品,似乎訴說了先輩們飄洋過海南來的辛酸,也反映了牛車水近兩個世紀的風雨滄桑。
二樓所展示的則是介紹當時南來的新客所從事的工作,如木工、砌磚、裁縫等等,有些移民更被騙淪爲“豬仔”、妓女等。由于生活困苦,精神空虛,許多新客受不了誘惑,有的是賭如命,有的染上毒瘾,有的流連在花街柳巷,有的甚至參加私會黨活動,造成了一些社會問題。
天福宮
天福宮坐落在直落亞逸街,建于 1839 年,已有 170 年的曆史。它是福建會館的前身,興建時候本是臨海的,路名“直落亞逸”馬來文的意思就是“海灣”。雖然興建于 1839 至 1842 年,然而,據說早在 1810 年,就有人在原址設壇奉祀了,1821年時,發展成一間小土廟。 天福宮供奉的是護航之神“天後娘娘”(即媽祖、天妃),因是福建幫人士建造經營的,所以也叫“媽祖宮”。新加坡開埠時期,南來北歸的華人,因所乘帆船就泊在宮前不遠處,所以都會到宮內拜祀,南來者感謝媽祖保佑,北歸者祈求海不揚波。
佛牙寺龍華院 (Buddha Tooth Relic Temple and Museum)
新加坡佛牙寺龍華院 (Buddha Tooth Relic Temple & Museum) 位于牛車水中心地區,是一座煥發生機的文物古迹,展現新加坡宗教藝術與文化,寺中供奉了佛教徒的聖物——佛牙舍利,置于由信徒捐資打造的重達 320 千克的金制舍利塔之中。
該寺由著名禅師——釋法照法師設計,在海內外的顧問團隊的幫助下得以修建。寺廟采納了唐代的建築風格與元素,結合了佛教曼荼羅(壇場)的設計風格,恢弘之氣,一望即出。因此,探訪寺中,衆多的文物與古意將讓您領悟頗多。寺廟設計之初,就針對其造型與紀念古迹的方案進行了大量調查,確保其與真實曆史精准相合。寺中的其它重要景點還包括:佛教文化館、戒光堂——諸山長老德像紀念館、以及定期舉辦相關表演、講座和展覽的展廳。
馬裏安曼興都廟 (Sri Mariamman Temple)
作爲新加坡最古老的興都廟,馬裏安曼興都廟 (Sri Mariamman Temple) 的曆史最早可追溯至 1827 年。這座廟位于牛車水,當時也被稱爲 Mariamman Kovil 或 Kling Street Temple,是由來自印度南部納加帕蒂南(Nagapatnam)與古德洛爾(Cuddalore)地區的移民修建而成。
這座興都廟供奉著馬裏安曼女神,其治愈疾病的能力被人們所熟知。當您到達廟前,宏偉的門塔將讓您驚歎不已,上面裝飾著各種神祗與神獸雕像,對于世代印度教徒與新加坡人來說,都是一個醒目的地標。
在殖民時期,興都廟曾作爲一個重要的社區活動中心;此外,在僅有興都廟的祭司可以認定興都教徒婚姻的時代,這裏還是興都教徒的婚姻登記處。蹈火節(Theemithi)是興都廟的重要節慶之一,每年 10 月至 11 月期間舉行。
詹美回教堂(Jamae Mosque)
建于 1826 年的詹美回教堂是 Chulias 人在牛車水最早建造的三座回教堂之一。 Chulias 人是來自南印度科羅曼代爾海岸 (Coromandel Coast) 的泰米爾回教徒 (Tamil Muslims) 。與毗鄰的馬裏安曼興都廟 (Sri Mariamman Temple) 一樣,回教堂是這一華人地區醒目的風景線。
如果您想要體驗一點別樣風情,這裏絕對值得您探訪一番。這座回教堂的建築風格奇特,正面好似精細複雜的宮殿,上面開有小門和十字形的窗戶。入口是典型的南印度風格,而兩個祈禱大廳以及神殿卻是以殖民時代建築大師 George Coleman 爲代表的新古典 (Neo-Classical) 風格。這種獨特的外觀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們。
阿爾阿布拉回教堂 Al-Abrar Mosque
鄰近著天福宮的是阿爾阿布拉回教堂 Al-Abrar Mosque,這座回教堂是是新加坡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由來自南印度的穆斯林移民所興建,採用紅磚屋瓦,搭配白色與綠色的外觀,造型簡樸,幾乎沒有什麼裝飾。1974年11月29日,阿爾阿布拉回教堂列爲新加坡國家古迹。
(本文部分資料來源于梁文福散文集《最後的牛車水》,由新加坡眼整理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