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新加坡新增確診20198例,累計788例。今增其中11人爲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其他詳情衛生部將在今晚公布。
昨日疫情回顧
讓我們先來回顧下昨天的疫情。
5月5日,新加坡新增632例,累計19410例。16289人轉隔離設施或方艙醫院。在院有1560人;24人在加護病房;62人病愈出院,累計出院1519人。病逝18人。
5月5日發現9個新感染群,7個在工業區,1個在金文泰的建築工地,1個在金融區:
1. 贲耐路 (Benoi Road)60號:共16人
2. 中央林蔭道(Central Boulevard)100A號:5月5日確診6人與之前的1人有關,形成本感染群,一共7人
3. 金文泰(Clementi)N2C3建築工地:共27人
4. 兀蘭北海岸通道(North Coast Drive)1號:共11人
5. 雙溪加株環道(Sungei Kadut Loop)31號:共8人
6. 科技園彎(Tech Park Crescent)9號:6人
7. 大士一道(Tuas Avenue 1)80號:16人
8. 大士景弄(Tuas View Close)15號:5月5日確診3人與之前的8人有關,形成本感染群,一共11人
9. 大士景廣場(Tuas View Square)131號:5月5日確診2人與之前的4人有關,形成本感染群,一共6人
在鄰國,印尼爲12071例確診,菲律賓爲9684例,馬來西亞爲6383例,泰國爲2988例。在新加坡,住在大型集體宿舍的客工(WP)確診昨增605例。 社區感染方面,昨天新增病例中,15人是公民/永久居民/長期准證持有者,12人是不住宿舍的客工(WP)。
昨天的新增病例中,97%與已知感染群有關,當局仍在追蹤其余病例的病源。
疫情當下,新加坡經濟下滑極有可能超出目前預期。目前,新加坡本年度經濟增長預期爲“-4%至-1%“。獨立之前,新加坡經濟曾于1964年衰退3.1%;獨立之後的曆史最低是1998年,衰退2.2%。
新加坡統計局發布報告,3月份零售業務大跌,跌幅達13.3%。
其中,跌幅最大的是餐飲類別。酒樓業務跌30.3%,自助餐外賣(catering)業務更是猛跌58.1%.
總體而言,餐飲業3月份跌幅達23.7%,業務額爲6.78億新幣。其中,15.6%爲網上訂餐。
1月23日新冠疫情在新加坡登陸之後,很快就沖擊餐飲業和零售業。
3月初,新加坡報業控股的華文媒體集團當時還發起“提振‘市’氣齊防疫”運動,鼓勵讀者消費,給予做好防疫工作的商家支持,與他們共度時艱。
3月7日,“提振‘市’氣齊防疫”運動在烏節路中央城萬興酒樓爲華文報集團各平台的讀者與聽衆設晚宴,爲本地商家加油打氣。參加晚宴的食客必須量體溫,填寫出國記錄的聲明表格。酒樓也減少餐台,加大人際距離。
然而,由于證實聚餐是病毒散播的主要途徑之一,政府于3月20日,即日起超過250人的所有聚會和活動必須取消。
6天後,措施進一步縮緊,由3月26日起,在工作和學校以外的聚會不能超過10人。
實際上,在政府宣布這些限制措施之前,早在2月份,許多公司、社團的各種活動已經取消了。
總理李顯龍原本定于2月10日在總統府舉辦的一年一度的春節招待會也延期了。
4月7日執行“斷路器”阻斷措施之後,對餐飲業的沖擊更嚴峻。相信4月-5月的餐飲業情況會更不好。
餐飲業是零售業的一部分。現在我們來看看零售業總體。
3月份,繼2月份的8.4%下降,零售業務繼續下降13.3%,零售業務額爲33億新幣。
下跌主要是疫情對本地消費和遊客消費都造成直接影響。
這是新加坡零售業連續14個月下跌,更是1998年9月以下最大跌幅。
圖中紅線是新加坡零售業2020年3月份的增幅——負增長13.3%,在紅線以下的有1997-1998年的4個部分,這4個月的跌幅比本次13.3%還慘重。那是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
13.3%跌幅是3月份的數據,由于執行“斷路器”阻斷措施,4月和5月肯定更壞,肯定爆表,無須懷疑。
3月份的零售業中,一些較大的類別包括:
二月增長 | 三月增長 | |
百貨公司 | -36.3% | -38.6% |
服裝與鞋子 | -40.9% | -41.6% |
食品與酒類 | -39.4% | -41% |
手表與首飾 | -23.8% | -34.4% |
藥妝品 | -11.9% | -21.9% |
休閑品 | -20.6% | -9.8% |
光學品與書籍 | -3.6% | -23.5% |
汽車 | +1.3% | -28.2% |
電腦與通訊 | -3.8% | +2.7% |
超市與霸級市場 | +15.6% | +35.9% |
新加坡眼評論
早在2019年下半年,新加坡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就不好。
尼爾森(Nielsen)去年底研究顯示,盡管51%的受訪者對未來12個月的個人財務狀況具信心,但是,新加坡2019年第3季度消費者指數仍然跌至89點,爲兩年來最低。
人們消費信心跌落的五個主要因素是:經濟不明朗(37%)、就業前景(32%)、健康(19%)、工作與生活平衡(17%)和食品價格持續上漲(15%)。
62%的受訪者表示,未雨綢缪,會把錢儲蓄起來;32%的受訪者表示會在養老類的金融産品上投資。
這是去年第3季度的消費氛圍,當時還沒聽說有新冠病毒的出現。
現在一切顯然更爲暗淡。
消費信心下跌,人們不敢花錢,經濟失去活力,高齡化和少子化的新加坡社會恐怕更是如此。消費不彰,最終可能導致經濟通縮,帶來的後果就是經濟衰退,嚴重的話就是經濟蕭條。
消費不彰不但出現在本地社會,也出現在外國遊客上。國際旅行都中斷了,哪來的旅客消費?
批發與零售業占新加坡GDP的17.3%,零售業雇用了16.33萬人,是新加坡勞動力的4.3%;與零售業息息相關的批發業則雇用了32.31萬人,爲勞動力的8.5%,如果零售業的蕭條導致商店倒閉和員工失業,無論對經濟或社會都是極大的挑戰。
在個人層次,我們現在能做的恐怕還是宅,宅,宅。
“斷路器”阻斷措施計劃于6月1日結束。屆時,其他零售業或許能松綁,然而,肯定仍有不少限制,尤其對餐飲業和娛樂業。
在宅過這兩三個月之後,傳說中的“報複性消費”會不會到來?誰都不知道。但要祈禱的是,商店、餐館、酒樓千萬得挺住,不要倒在黎明之前。
各位老板加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