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讀書感受
沙哈爾教授是以色列人,他從東西方的智慧當中去尋找令我們更幸福的思維方式。因此這本書中你既可以讀到西方典型的工具式的表達方式,也可以讀到孔子或者禪宗的高妙意境。
在沒有讀這本書之前,我也常常被周圍的事物甚至遠方的目標折磨,覺得過了眼下就好了。讀完之後,我和自己和世界都講和了。真希望很早以前就讀了這本書。你現在讀,正是時候。
從冠軍的痛苦開始
作者16歲那年奪得了以色列壁球冠軍。為此他進行了長達五年的艱苦訓練。甚至連漢堡包都不敢多吃。在奪冠的狂喜過後,當天夜裡,他突然覺得很空虛,感到迷茫和恐懼,甚至流下了眼淚。
冠軍的目標並沒有帶給他如願的幸福,而是一切歸於平淡。從那一刻起,作者打算研究如何才能讓人更幸福的問題。直到他成為了哈佛大學積極心理學教授。他的課程每年有1600多人選修,是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課程。
協調現在和未來
我們有四種漢堡可以選擇:
第一種:口味誘人,但是標準的垃圾食品
第二種:口味很差,但富有營養
第三種:既不好吃也不健康
第四種:既好吃又健康
你會選擇哪一種呢?很多人會說當然是第四種了!
但事實上有很多人在生活中會選擇前三種哦。
選擇第一種的人是享樂主義型,及時行樂,逃避痛苦;
選擇第二種的人是忍辱負重,忙碌奔波;
選擇第三種的人是喪失意義,煩惱無助;
選擇第四種的人才是真正幸福型的人。
四種類型的人生
及時行樂
逃避痛苦,不願意努力,得過且過,今朝有酒今朝醉;
吸毒者,網遊上癮者,夜店流連者,混日子的員工;
忍辱負重
不斷努力,以為過了眼下的困難就會好;
以為只要怎麼怎麼樣,就會過上快樂的生活;
累到死的企業家,不斷追求權力的官員;
為了事業犧牲家人的人,咬牙準備高考的學生;
無助型
認為怎麼樣努力都沒辦法幸福的;
人生就是受苦的;
怎麼也沒可能改變生活的;
怨婦,抑鬱症患者,永遠痛苦,責怪自己和他人的人;
幸福型
既為未來努力,也懂得享受當下的人;
孔子,顏回,釋迦摩尼,慧能,曼德拉,你身邊積極又樂觀的普通人。
對四個象限的理解
其實我們很難把自己歸入哪一個確定的象限,因為我們時常是在這些象限中跳轉的。有時候幸福喜樂;有時候覺得絕望無助;年輕時經常忍辱負重,以為通過外在的事物就可以解決人生的問題;偶爾也會今朝有酒今朝醉,得過且過。
因此,我們需要反省和體察,爭取更多的時間能夠停留在幸福型裡面,儘量減少其它三個象限的控制時間。這個過程就是我們中國人講的,修煉。
解釋幸福
許多研究都指出,幸福的人群在生活的各種層面上都非常成功,包括婚姻、友誼、收入、工作表現以及健康。——積極心理學家
幸福是快樂並且有意義。{快樂是你的當前利益,意義是你的未來利益}。
目標與幸福的關係
樂透大獎的得主,平均一個月時間,幸福感會回到得獎之前;車禍截肢的人,平均一年時間,幸福感也會回到車禍之前。所以幸福與否似乎與你所處的境遇無關。
羅伯特.波西格在《父子的世界》中說他和一群老僧人爬喜馬拉雅山,雖然他最年輕,但和僧人比起來,他爬的最累。因為他的注意力只在山頂,而僧人們在享受他們的路途。
因此作者認為:要有目標,是不是能實現它則在其次。目標是意義而不是結局。這就像孔子說樂亦在其中矣,孔子一輩子不得志,卻一輩子樂天知命,這就是積極心理學所研究的目的和境界。
設定自我和諧的目標
自己願意達成的目標才是自我和諧的目標。
你有哪些事是想做的?哪些事是不得不做的?練習一下,試著不斷減少不得不做的事,增加想做的事。你會幸福更多。注意哦,不一定是改變事情本身,有時是改變自己的想法就好。我每次在上課之前都會想像又有多少人會因我的課收益,講課時就輕鬆自在,充滿樂趣。
快樂學習
學生學習有兩種模式:「溺水模式」和「性愛模式」
溺水模式:學習的過程是忍耐,希望及早從痛苦中解脫,一旦解脫就以為舒適是幸福。但最後還是要不斷溺水。
性愛模式:學習的過程是約會和前奏,當我們找到追求的答案時,就好像性 高 潮一樣。(其實這不僅僅可以用來看待學習的過程,整個人生我們都可以用著兩種模式來概括,不過為了適合中國國情,我常常在授課時把性愛模式改為郊遊模式,效果一樣。)
福樂狀態
福樂狀態就是個體完全沉浸於體驗本身,而體驗本身就是最好的獎賞和動機,在福樂狀態中我們的感覺和體驗合二為一。
有時候你看小說,不知不覺過了一下午,做實驗,沒注意天就黑了,這就是福樂狀態。
如果你相信福樂狀態的存在,就不要再相信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樣的鬼話了。我們可以追求福樂,也一定能實現福樂。
特權的詛咒
有些人特別痛苦,因為只要他們說痛苦就會有人說:你怎麼會痛苦?你又有錢,又漂亮,老公又疼你!這就叫做特權的詛咒。很多有錢人自殺,就是因為這個。他們自己都會覺得「我怎麼可能不開心呢?」他們會為自己不開心而內疚。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抑鬱症越來越多的原因。
因此,受點苦,遭點罪,其實是件好事。尤其是對孩子。如果你替孩子解決所有的問題和煩惱,最後他就要被特權的詛咒所傷害。
開心工作
尋找意義、快樂和優勢的過程(MPS)
哪些事能夠帶給我意義,把它都列出來;
哪些事能給我帶來快樂,把它都列出來;
我在哪些方面有優勢,把它都列出來;
然後在三個圓圈裡找交集。最核心的交集就是應該去尋找的工作方向(如下圖);
但有時候沒有那麼幸運,這時你需要學會賦予你的工作使命感。不要對工作有偏見,你找不到工作的意義,說明你缺乏幸福的能力。
幸福的婚姻
幸福婚姻的秘訣在於建立無條件的愛
愛並不是一種虛無的感覺,如果那樣的話,感覺沒了就不愛了;
無條件的愛是愛對方的核心價值。如果因為財富、權力或名聲而愛,那只是有條件的愛;因為踏實、力量或和善而愛,才是無條件的愛;
無條件的愛會建立一個創造力圈,一個幸福圈。有一個真正愛我的人,會讓我表現出核心價值,更好的激發潛能;
所以,愛人之間追求的是被了解,而不是被認可;
婚姻的關係是培養,而不是尋找。
幸福的方法就是東方的方法
禪宗問:主人公何在?就是問你能不能感知此刻的自己;
正念的奇蹟中,一行禪師倡導的就是時刻體悟當下的喜樂;
孔子說:盡人事而聽天命;
王陽明研究的心學,也就是如何長期保持在福樂狀態中,連打仗也是修煉的時機。
結語
有人會說這一切是不是自己安慰自己?痛苦就是痛苦,快樂就是快樂。對於這樣直言不諱的說法我只能報以同情,這屬於典型的困而不學的。
快樂與痛苦本身就是我們的感受,而不是外在的事物。任何以為外在的事物可以決定我們內在感受的想法,都是簡單粗暴的實用主義。就像佛教說的,心外求法即是外道。
當你能夠調節你的想法和對世界的看法時,你才能從容平和的面對人生的種種。 這時,你才具備了幸福的能力,也就是對幸福的感知力。
出處: http://www.cacanews.com/cat67/node1816968/144964
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