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你不出去看世界
那你怎麽知道海上遊牧民族
在東南亞地區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之間海域,
數百年來,生活著一群被比喻爲“海上的吉普賽人”的民族。
他們世代在海洋上生存繁衍,
過著最爲原始的生活方式,
被認爲是世界上最後一支海洋遊牧民族。
這就是巴瑤族,
“巴瑤”在印尼語裏是“海上之民”的意思,
主要活動在班達海、蘇祿海、蘇拉威西海等海域。
根據巴瑤族“沙巴薩瑪傳說”敘述,
巴瑤族祖先原爲柔佛州蘇丹的皇家衛隊,
馬來馬六甲帝國有風暴肆虐後,
他們逐漸在東海岸的婆羅洲定居、繁衍。
巴謠族人絕大部分在陸地上沒有房子,
要麽漂泊在船上,
要麽會在較淺的海域搭建簡陋的高腳草屋裏居住,
捕魚是他們唯一的生存方式,
一些基本生活用品,
需要定期到陸地上用打撈到的海洋産品換取。
這裏的孩子沒有學過數學也沒學過物理,
他們學的是遊泳、潛水、抓魚、抓章魚、抓龍蝦什麽的,甚至是抓鲨魚。
據說,巴瑤人在幼年時就會故意戳穿自己的耳鼓膜,
以減輕潛水時的水壓,適應海上的生活;
所以也會導致巴瑤人到了晚年聽力因此變得不好。
巴瑤族人生活中使用一種叫萊帕-萊帕的水上交通工具,
船體狹窄、船頭高聳,一般長5米,寬1.5米。
有許多漁民就常年居住在手工船上,
甚至有些年長者幾乎在船上度過了自己的一生。
巴瑤人坐擁美好的大自然,過著淳樸快樂的生活;
每天清晨,就早早起床,開始一天的“航海”和捕魚,
孩子們則在小船周圍的海裏潛水遊玩。
他們是自由潛泳的高手,
能潛到30米甚至更深的海域捕深海魚,
尋找珍珠以及海參。
而長期的海洋潛水作業,
也讓部分漁民患上了減壓病。
夜幕降臨時,巴瑤人會把船只停靠在小島附近的紅樹林裏,
少則五六艘,多則四五十艘船,
在船尾生火,或炙烤海貝,或煮炖海鮮,
對于他們而言,與大自然親近是不可或缺的。
對巴瑤人來說,海洋是一個紛繁複雜的生命活體,
水流、潮汐、珊瑚礁乃至紅樹林都是有靈魂的。
而這種認知和敬畏應該用來保護而不是糟蹋大自然。
看起來是世外桃源
而且
他們沒有國籍
他們沒有國籍,也經常與周邊的國家發生一些沖突。
如菲律賓政府不久前關閉該國沙巴州海岸的巴瑤族聚居地,
導致很多巴瑤人遷徙至馬來西亞的某些島嶼上,
以島爲基地,他們經常進入沙巴從事體力勞動。
如今生活在海上的巴瑤族人數量正在減少,
一方面是在于部分巴瑤族人自願前往陸地生活,
能夠得到更有保障的生活;
另一方面,也因也周邊國家産生沖突,
爲避免爭端以及對海域資源的保護,
一些周邊國家政府強制他們上岸定居。
這個海洋遊牧民族,是真正的“四海爲家”,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
希望他們能按自己的意願生活下去。
【請您給本文留言,我們會精選開放評論】
覺得小編說得有道理請點ZAN
領導說了,您點一個,
小編的工資就漲五毛!
這7篇文章你看了嗎?
▶今天新加坡被這道番茄炒蛋刷屏,結果有的人看哭了,有的人卻氣炸了……
▶新加坡護照又升級,終于晉升全球第一名!(免簽國最全列表供收藏)
▶來新加坡久了,你都變這副德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