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世界電影迎來黃金時代,許多部被後來人奉爲經典的佳作《阿甘正傳》、《低俗小說》、《這個殺手不太冷》皆在這一年上映。
其中,還包括那部地球人如雷貫耳的— —
肖申克的救贖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如果“歲月是把殺豬刀”,那對《肖申克的救贖》而言,則是催化劑。
24年前上映時,它遭遇票房慘敗,第67屆奧斯卡,《阿甘正傳》和《低俗小說》左右夾擊,它七項提名卻顆粒無收。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此後漫長的24年,這部無冕之王得到越來越多觀衆肯定,直至晉升IMDb Top250和豆瓣電影排行榜雙料第一。
並于近期,成爲豆瓣唯一一部突破百萬評價的電影。
其中,關于IMDb那個第一啊,還有個小插曲:
2008年7月,《蝙蝠俠:黑暗騎士》上映,許多癡迷諾蘭這部大作的影迷開始爲它瘋狂刷分,將其推到了第一的位置。
此舉致使《教父》的忠實影迷頗爲不滿,于是雙方掀起惡戰,一面爲自己支持的影片投票刷分,一邊又給敵軍打低分添亂。
幾番較量之下,《肖申克的救贖》漁翁得利,自此穩坐第一。
高處不勝寒,有追捧,自然有爭議。
照我說啊,這世上從來就不存在什麽完美無缺的範例。
那些真正爲大家所認可、接受的,必不只爲少數人所賞識,它講得東西也絕不晦澀難懂。
《肖申克的救贖》贏就贏在,它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說了所有人的剛需。
我們不妨做個設想:
假使你是青年才俊一枚,年紀輕輕已經事業有成,名望地位都有,豪宅名車不缺,如花美眷在側,沒話說,簡直走到人生巅峰。
然後禍從天降,你被指控謀殺,所有證據嚴絲合縫指向你,兩個無期徒刑的刑罰,後半生都要在監獄度過。
從天堂到地獄,不過如此。
只是老老實實坐牢嗎?
並不是。
還記得頭個晚上都被打死的那個囚犯嗎?哭鬧不止,對不起,警棍伺候,監獄死個人再正常不過了。
這是第一關。
監獄裏的地頭蛇,小幫派團體,是第二關。
安迪不就被“三姐妹”那堆禽獸盯上了嗎?那兩年,他要麽淪爲盤中餐,要麽舊傷添新傷,動不動被打個半死。
就算你運氣好,沒碰上這群人,混到瑞德的地步,那又怎麽樣呢?
日複一日逐漸麻木在這苦痛裏,把暗無天日當成生活,慢慢體制化,與監獄融爲一體。
好不容易捱到出獄,反而被自由折磨得惶惶不可終日,沒被監獄弄死,卻死在了自己手裏。
還記得安迪試圖爲自己翻案,典獄長怎麽威脅他的嗎?
不會停止,要繼續,否則我要你生不如死。不再讓警衛保護你,不再讓你一人一間牢房,把你丟到雞奸狂當中,日日夜夜輪奸不休……
生,是生不如死,死,不過是死法不同。
肖申克,是濃到化不開的絕望。
包括參演電影的演員,也對這段拍攝經曆永生難忘,安迪扮演者羅賓斯說:“我時不時地就感到心情陰郁。”
唯一念念不忘的,安迪和獄友們在屋頂上舉杯共飲的情景,那是電影開場半個小時以來,僅有的一點亮色。
扪心自問下,任憑誰置身于這無邊的黑暗當中,一年,兩年,三年……甚至于十年、二十年還有命奢談希望呢?
人活著賴一口氧氣,希望與氧氣、水無差,沒希望,還活什麽勁兒?
不過一具軀殼,一副行屍走肉。
就跟網友@艾小柯評價的:(它是)關于希望最強有力的注釋。
希望,就是《肖申克的救贖》觸碰的所有人的剛需。
甭管時代如何更叠,歲月如何轉換,達官顯貴也好,普羅大衆也好,都跳脫不了人活一世。
而這,就是《肖申克的救贖》打敗時間的原因。
安迪剛來監獄的時候,瑞德一夥人照例打賭,猜猜這波新來的,到底哪個會在頭天晚上就扛不住,哭出聲?
瑞德選了安迪,他壓根沒看好他。
一副富貴相,細皮嫩肉的,似乎與肖申克的一切都顯得格格不入,勢必扛不住打,也吃不了什麽苦頭。
結果,頭個晚上就讓瑞德輸了兩包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