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財經
公衆號ID:jingfintech
關注
原文作者 | Jimmy Song 翻譯 | 鄧可愛
如果你剛進入比特幣世界,過去幾個月挺瘋狂的。過去的暴漲暴跌讓大家都有種坐過山車的感覺。價格走勢驚心動魄,有時候又讓人痛苦,這很容易讓大家忘了自己在投資什麽。所有的幣的走勢好像都是同步的,那各個幣的區別在哪裏?更重要的是,一個投資者如何判斷一個幣長期的價值在哪裏?
本文將會跟大家聊一聊比特幣哪裏不一樣,比特幣爲什麽是一個大家都無法模仿的系統。
真正的創新
要真正理解比特幣的定位,我們要看一下曆史。有時候我們很容易認爲最新的1C0或者別的什麽幣最終會“改進”比特幣,解決比特幣所有的問題,比特幣最終會因爲不具備某些“功能”被丟到曆史的垃圾桶裏。確實幾乎每個新幣,1C0或者分叉都認爲他們在某些基本的層面有創新。但是大家沒看到的是真正最大的創新已經發生了。
去中心化的數字化稀缺性是真正的創新,比特幣是第一個,本文也將強調,比特幣是唯一一個。其他所謂的創新,如更快的確認速度,某某證明算法,圖靈完備,不同的簽名算法,不同的交易排序方法,甚至是隱私,跟比特幣的巨大創新比起來,都是小巫見大巫。
你要知道,從2011年開始各種比特幣的替代品就相繼問世了,但沒有一個能望其項背,無論是價格、用途或者安全性。IxCoin是比特幣的第一個山寨幣,發布于2011年,有更多區塊鏈獎勵和預挖(預挖即一大堆幣預留給創始人)。Tenebrix發布于2011年,爲了抵抗GPU挖礦,同樣有大量預挖的情況。Solidcoin也是2011年發布,出塊更快,同時,也有預挖。唯二活下來的早期山寨幣是Namecoin和萊特幣,因爲沒有預挖。
圖爲:2013年5月市值前十榜
1C0也不是什麽新的概念。Mastercoin于2013年就進行了1C0募集了5000BTC,你猜的沒錯,也有預挖。後來改名叫Omni,因爲他們原來整個生態基本沒什麽人氣。Factom于2015年進行了1C0募集超過2000BTC,之後又進行了幾輪融資,因爲他們錢不夠花了。換句話說,所有這些“激動人心”的新頭坑(Token音譯)基本都表現得很差,沒什麽實際用途。
其他幣和1C0嘗試過各種不同的“新功能”,大部分沒什麽用或沒什麽人用。那爲什麽比特幣看起來好像在整個生態中占據著一個特別的位置?比特幣到底哪裏不一樣?我們從比特幣兩個與衆不同的特性來討論:網絡效應和去中心化。
網絡效應
因爲比特幣擁有最大的網絡,得益于網絡效應,其他幣基本上是在玩一個巨大的追趕比特幣的遊戲。比特幣是“一周七天”,其他幣只是輕微的變種(我們來一周四天!我們一天18個小時!我們把“天”改成別的名字!我們可以根據大佬的意願隨時改變一天的長度!)。毫無疑問,這些所謂的“創新”算不上什麽創新,而且基本沒什麽人用。這是因爲比特幣的網絡效應隨著時間增長,用這個網絡的人們漸漸適應這個網絡的標准,把越來越多的人鎖定進來。
隨著網絡的增長,我們看到的是細微不可見的好處漸漸堆疊到潛在的規則上。這些好處表面上看其來沒什麽,但實際上有第二第三層級的效應爲遵守這些潛規則的人帶來益處。舉個栗子,汽車不能飛也不能下水,因爲汽車被優化成在堅實的路面上使用。缺少額外的功能讓汽車更加有用,因爲它更容易停放(尺寸理論上比海陸空混合體更小),保養更便宜,加油更方便等等。
此外,這些潛規則已經經過了時間的考驗,證明它們具備“不那麽容易被看到”的韌性。就像你肯定不想讓自己成爲第一個乘坐飛車的小白鼠,因爲你不知道這種交通工具到底有多不安全。存在時間長的東西證明了自己的相對安全性。比特幣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已經通過時間來證明了自己的安全性。其他幣要麽太年輕,要麽就是沒比特幣那麽安全。
比特幣這些不那麽顯眼的“特點”會隨著時間變得越來越顯而易見。再舉個例子,以太坊的圖靈完備讓整個平台變得很脆弱(看看DAO事件和Parity事件)。相反,比特幣的智能合約用的Script語言刻意避免了圖靈完備,就是爲了更安全。通常這些幣的中心化掌控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就是用更強權的方式(回滾,硬分叉等等)去修複漏洞。也就是說,網絡效應和越來越中心化讓這些幣變得更加脆弱。
比特幣擁有最大的網絡,這意味著比特幣僅僅通過用戶的增長就能獲得更廣泛的使用。就像你買一個街機的手機殼比買個沒那麽多人用的手機的配件容易多了。比特幣讓獲取和保存比特幣比其他幣容易多了。
去中心化
另一個比特幣主要的特點,以及其他幣不具備的是去中心化。我所謂的去中心化是比特幣沒有單點故障(single point of failure)和瓶頸。其他任何一個幣都有一個創始人或者創始公司,他們對這個幣有最大的影響力。比如一個強制的硬分叉意味著這個幣挺中心化的。
中心化的幣也是有“優點”的,他們可以很快改變自己適應市場的需求。中心化對于做生意來說是個好事情,因爲他們通常是通過滿足客戶的需要來獲利。中心化的業務能更好的適合市場的需求,並通過改變自己的産品或服務來獲利。
對于錢來說,中心化是壞事。
首先,儲值品的主要定位就是不會改變本質(即不可篡改)。儲值品需要它的品質保持不變或者隨著時間變得更好。任何破壞其品質的變動(如擴大供應量,減少應用場景,改變安全性等)都會大幅度地改變錢作爲保值品的用途。
其次,中心化的貨幣傾向于改變規則,通常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20世紀就是央行們慢慢降低法幣保值功能的經濟史。法幣的平均壽命只有27年,即使它們有強有力的背書(比如正府),以及全國範圍內作爲統一交易媒介的用途。“功能”、快速的反應能力以及用途對于貨幣的存亡來說重要性遠遠不如稀缺性和不可篡改性。
每個除了比特幣以外的加密幣和1C0都是中心化的。1C0很明顯,發幣方就是一個中心化的團體。他們可以發幣,也可以改變幣的用途,改變幣的激勵模式,或者發行別的幣。他們同時也有權力拒絕接受用某些幣支付。
山寨幣也有同樣的問題,不過沒那麽明顯。通常創始人就是該幣的實際獨裁者,他們可以做一些類似正府做的事情。收稅(開發稅,保管稅等),增發,決定權也在創始人手裏(DAO, 改算法等)。山寨幣的持有者不僅需要信任現任領導者,還要信任未來所有的領導者都不會收割你。換句話說,山寨幣和1CO在本質上跟法幣沒有太大區別。在山寨幣和1C0領域,你對你的幣並沒有主權。
這一點在比特幣最大的競爭者以太坊上尤爲明顯。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以太坊都是中心化控制的。以太坊至今至少有五次強制硬分叉。他們回滾了DAO上犯下的錯誤,他們近期竟然還提出要收信息保管費。中心化的控制在早期的預挖中也得到了體現。
比特幣不一樣。中本聰做過最偉大的幾件事之一就是消失。在比特幣早期,中本聰控制了比特幣的開發。他消失後,任何互相討厭的群體(用戶聯盟)對比特幣網絡的發展都有一定的話語權。每次升級都是自願的(比如軟分叉),用戶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去保住自己的比特幣。換句話說,就是沒有單點故障。比特幣有這樣一個系統,一堆開發者車禍身亡了,依然有很多開源的應用可以繼續爲每個用戶提供選擇。在比特幣的世界裏,你有 對你的幣的最高主權。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因爲沒有任何一個權威機構可以減少你的幣的用途。這也意味著比特幣是真正稀缺的(而不是理論上或者暫時的),沒有所有人的同意,它的本質不會改變,因此它是一個好的儲值品。
結論
你可以會疑惑:現有越來越多其他幣在吞食比特幣的市值!
首先,市值是一個嚴重被操控的指標。其次,市場天然會有很多噪音,要通過很長時間才會理順。
因爲網絡效應和去中心化,幣王比特幣還是幣王。當然,不是比特幣永遠不可替代,這麽說的話就太絕對也太樂觀了。但是,通過研究加密幣市場的曆史,比特幣有無法輕易被取代的優勢。用網絡效應和去中心化去換任何“功能”都不是一筆好的交易。
那如何才能取代比特幣?至少得是一個和比特幣同等量級的創新,或者比特幣本身有一個巨大的安全漏洞。改幾個變量並不能讓其他幣超越比特幣。即使是一個大的“功能”(如隱私)也是不足以撼動比特幣建立的整個生態系統。
去中心化同樣也不是那麽容易達到的,其他幣也不知道如何把自己往這個節奏上帶。帶節奏本身就是一個中心化的行爲!我們也很難想象爲什麽一個高價值的幣的創始人會想要去中心化,因爲他們無論在情感上、利益上、還有社交上都需要對他們創造的東西保持一定的權力。
比特幣不一樣,因爲比特幣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領域,因此獲得了網絡效應。比特幣會繼續不一樣,因爲不像中心化的幣們,它是市場驅動的,它無法被篡改,它無法被掌控。這是儲值品的重要特性,也給了比特幣其他頭坑所沒有的用途。
作爲抱有希望的投資者們,我們經常會想著某些幣或1C0會成爲下一個比特幣,因此我們成了早期的使用者。但是一廂情願並不能改變網絡效應和去中心化這些基本的東西。過去七年,千萬個幣都沒有成功複制比特幣的這些特性,而這些特性正是爲什麽比特幣才是真正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