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脾氣了,應該如何應對呢?
在《不可思議的媽媽》中,有一期是四位明星媽媽帶著寶貝們吃大餐。
面對豐盛的大餐時,胡可的兒子小魚兒心裏想的是自己的新玩具,他突發奇想要求媽媽立刻把新玩具組裝成「機器人」。
遭到媽媽的拒絕後,小魚兒立馬送上了「魚式怒目」。
看著發脾氣的兒子,胡可耐心堅定地說:「我知道你很想讓玩具「變身」,想讓玩具成爲有武器的機器人,但是要等到吃完飯以後,這是規則,你要遵守規則。」
當小魚兒知道自己無法把玩具拿回家哭鬧時,胡可非常認同孩子的心情,有點難過的說:「我知道不能把心愛的玩具拿回家你會難過,但是這是規則……」
在整檔節目裏,但凡小魚兒鬧脾氣,胡可必定第一時間送上「我知道」句式。簡單的一句話,代表著你體會到了孩子的感受,理解他內心正在發生什麽。
「我知道」三個字,意味著接納和共情。
一個好媽媽不是在孩子情緒爆發時責備他,或用更大的音量壓制他,而是應該第一時間無條件接納孩子的情緒,耐心的去開導他。
會發脾氣的孩子未必就是壞孩子
Children who will lose their temper are not necessarily a bad children.
孩子「發脾氣」和孩子「開懷大笑」從性質上講是一樣的,都是孩子的一種表達方式。
脾氣發出來總比憋著好,因爲發脾氣的孩子會更善于表達自己的情緒。
小編最近看到了一個故事,有一個男孩子叫浩浩,他想帶著玩具上學,可是媽媽卻不給,因爲怕影響他上課。
媽媽搶過玩具,浩浩發脾氣哭鬧起來。但是馬上就要遲到了,媽媽也拗不過他,把玩具帶到了學校。
不放心的媽媽還是給浩浩的班主任發了微信說:「我的孩子帶了玩具回學校,如果上課玩了記得沒收。」
等到下午的時候班主任回複:「浩浩很乖,上課很認真,只有睡午覺的時候拿出來玩了,但是很快就睡著了。」
浩浩的媽媽很納悶,在睡覺之前問孩子:「浩浩,爲什麽要帶玩具回學校呢?」
浩浩說:「因爲看到心愛的玩具我會更安心的入睡呀。」
孩子發脾氣是有原因的,比如浩浩非要帶玩具回學校,沒有哪個孩子會無緣無故氣你,「發脾氣」是他們一種好的表達方式。
孩子發脾氣是一種表達方式,會發脾氣的孩子會避免有討好型人格,不懂得發脾氣,不愛表達自己。
孩子發脾氣時,靈活開導孩子才是關鍵
When children are angry, it is the key to flexibly guide children.
面對發脾氣的孩子,父母總會束手無策,其實發脾氣的孩子不管是內向、敏感的小孩還是外向,開朗活潑的小孩。父母所需要做的事情是換種方式和孩子進行交流,從而引導他們學會情緒管理。
1. 改變我們的說話思路,把命令改成反問。
平常的一件事情,孩子回家總是不拖鞋,我們應該控制自己的情緒,把「我跟你說了三四遍進門拖鞋」改成「你進門可以拖鞋嗎?」
這種反問的形式不會讓孩子反感厭倦,反而會更容易去接受並記住。
2.孩子做錯事,不要急著懲罰抱怨,專注于解決的方法。
有一部動畫片孩子們都愛看,裏面有一集說的喬治和佩奇給爸爸洗車,可是佩奇不小心把帶泥的水撲到了車上,把車全部都弄髒了。
但是,豬爸爸並沒有批評佩奇,而是說了一句:「沒關系,我們拿花園的水龍頭沖洗一下就好了。」
佩奇知道自己做錯了馬上就說:「爸爸,我來幫你一起。」
在孩子做錯一件事的時候,我們應該在于怎麽去解決這件事情。
而不是一味的去批評孩子:「你怎麽那麽蠢,總做錯事!」指責孩子只會讓他不自信,做事情蹑手蹑腳。
其實,在解決這個問題中,孩子就已經知道自己做錯了事情,會幫忙一起解決。
3.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讓別人知道你的底線在哪裏。
最近看到了一個小視頻, 有一個爸爸在飯桌上開了孩子的玩笑,孩子突然不開心了,爸爸拉孩子在一邊溫柔的說:
你可以生氣,但你不要陷在這樣的情緒裏,因爲他會讓你煩惱。
你需要做是接受它,尊重它,你要承認你生氣了,然後學會,慢慢放下。
因爲我愛你,所以我不希望你因此陷入長久的不快樂。
到此,鋪墊得已經比較到位了。爸爸的共情讓孩子感受到了安全、被理解。
但是說明解決辦法更重要的是,要告訴孩子我們會尊重她的意願,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意願和界限。
重要的是你要把你的想法說出來,這樣我才能知道你的底線在哪裏,我會尊重你的底線,絕不會越過。
我尊重你,也尊重你的心情,要是今天不適合跟你開玩笑的話,你只需要告訴我,我就不會了。
其實有的時候孩子面對自己信任和親近的人,會選擇不那麽堅強,會把脾氣,盡情的,釋放出來。
我們需要做到的是鼓勵孩子懂得去表達自己情緒,不要害怕,爸爸媽媽很愛你。
保持原則,換一種方式和孩子說不
Keeping the principle and changing the way to say no to the children.
對于一直不聽勸,做錯事情後認識不到錯誤的孩子我們要保持原則,樹立規則和邊界,堅持自己的觀點和耐心去引導孩子,溫柔的說不。
前幾天去接姐姐的孩子放學,路過一家雪糕店看到一個媽媽帶著孩子,大夏天孩子想吃雪糕,可是卻遭到了媽媽的拒絕哭鬧起來。
孩子的媽媽說:孩子咳嗽還沒好,不能慣著她。可是我又容易心軟,我該怎麽辦?
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制定規則,不能孩子一哭鬧就妥協。
因爲哭鬧妥協了,他們就會知道原來哭鬧可以得到好處的,學會利用哭鬧來敲詐我們。
最好的方法就是,學著蹲下來,用共情去說:我知道你很想吃雪糕,媽媽知道!你不舒服不是嗎?等你好了媽媽買給你吃。
我們要去引導孩子解決難題,也示範怎麽控制情緒。原則沒變的情況下說了「NO」。
其實,孩子願意哭鬧是好事,不發脾氣才是壞事,願意發脾氣等于願意正面交流自己的內心想法。
孩子壓抑情緒雖然有自我保護的作用,但是經常壓抑內心容易心理失常,産生心理疾病。
其實,常在家發脾氣的孩子在外面都很少鬧脾氣,因爲他們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
因爲在家孩子會被傾聽和被理解,可以正面和爸爸媽媽溝通。
所以說會發脾氣的孩子,才是我們想要的孩子。
歡迎小夥伴在底部發表神評,與我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