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越優秀的人,越懂得舒服地待人。”
確實,無論遇到多大的問題,優秀的人都有將問題化解于無形的能力,而且姿勢永遠那麽好看,就像他們生來就如此一樣。
讓人舒服,是最頂級的人格魅力。
讓人舒服的人一定是細心體諒他人,極具同理心的人。
孔子的弟子子夏評價孔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溫” ,即是如此。
君子如玉,讓人舒服的人就好像一塊溫潤的美玉。
他們的魅力來自豐富、內斂、溫情、善良、由內而外的散發出一種高貴。
一個人從表到裏,可以分爲五個層次:外貌、能力、脾氣、品格、心性。
對應的品質同樣是五個層次:顔值、才華、性格、人品、慈悲。
細細品味,這五個層次,既是身處世間的識人之法,也是涵養內心的修行之途。
始于顔值,敬于才華,合于性格,久于人品,終于慈悲,這便是那條完整的路徑。
生活中,有這樣兩種截然相反的人。
有人生怕別人舒服,盡量讓別人不舒服,而只要自己舒服就行。
還有一類人生怕別人不舒服,盡量讓別人舒服,哪怕委屈自己。
曾問一個做獵頭的朋友,年薪高低的人有何不同,他說越是高薪的老總在與其交往中他會越讓你感覺到舒服。
跟千萬年薪的老總談,談上兩到三個小時,無論他說的話是酸甜苦辣等味道。他們都能把每一句話平緩接起來回答,而從不讓一句話落地或磕碰,讓人感覺非常舒服。
對于高層次的人來說,工作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解決問題。
所以,他們不會去在意是誰在這個過程中去解決了這個問題,誰有沒有超越自己的職責和權限,有沒有越界,有沒有看不起我,是不是故意爲難我。也不會去考慮,這件事情是不是讓我很沒有面子,這個人讓我太難堪,所以我要對他心懷芥蒂。
層次越低的人,越容易自卑,會越沒有底氣,深藏在內心的自卑會産生一種補償心理,這種補償,其實就是一種“移位”。
他們之所以掙千萬年薪,自有千萬年薪的價值,讓人舒服程度也許就是一個衡量指標。
最好的教養,是懂得給人留點優越感。不仰望不俯瞰,不卑不亢。這也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常說的,給別人留點“面兒”。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
他們也許貌不驚人,也許才不出衆,卻在無形中有著一股別樣的魅力,讓你想要與之接近,放下心防,傾訴心中的秘密?
他們讓你感到舒服,和這樣的人在一起,就像聽一曲舒緩的音樂、品一杯醇厚的熱茶、看一朵花靜靜的開放、讓時光如流水般恬淡素淨。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尊重別人,他們更懂得尊重中包含的平等、價值、人格和修養的意義。
你不讓別人舒服,別人就會讓你不舒服。
有些人總會把處處給人難堪以彰顯個人性格當做真性情,用壓制別人來體現自身的優越,人的修爲和高度只有到這份上,才會生起慈悲。慈悲,是一種境界。
所以大師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不見世間過,是因爲只看此心動與不動、自心清淨與否的修行心態,更是因爲一份慈悲。
《菜根譚》說:
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
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
到了這份上,如何不是人品的極致?
我們或許達不到慈悲的境界,但至少還可以去盡量將心比心。那樣,就是在努力成爲一個慈悲的人。
始于顔值,
敬于才華,
合于性格,
久于人品,
終于慈悲。
做人如此,交友亦如此。
世間紛擾,亂相敝目,混沌蒙心。
守得住這條正道,才能在萬千人當中,交下最值得交的那個;在萬千種選擇中,選出最有意義那種。
若能如此,便是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