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優美的垂直綠化讓整個城市充滿活力。
赴新加坡學習的十點感受
海口市政府副市長 孫芬
9月中旬,有幸帶隊參加了海口市第三期赴新加坡專題培訓班的學習,親身感受了新加坡人民通過不懈努力,完成了從彈丸落後小國到發達國家的轉變,成爲世界經濟發展的奇迹和典範,感觸很深。
一、危機意識十分強烈。新加坡國小物薄,資源匮乏,憂患意識縱貫整個國家發展曆程。在建國初期,幾乎所有的水都要向馬來西亞購買。50多年來,新加坡舉全國之力實施雨水收集、汙水處理再利用和海水淡化等“三大工程”,占供水總量的85%,僅有15%是外購水源,到2060年將完全實現供水自給。應對發展危機,主要是加快産業發展,從最早的港口貿易起步,先後制定5次産業發展規劃,完成了不同時代的産業升級,均是在生産成本上升、區域競爭加劇、經濟全球化加速等外部危機挑戰下的主動調、超前調。與香港發展不同,新加坡在任何時期都沒有放棄實體産業。在這麽小的土地面積上,工業産值占到GDP的18.8%。
二、城市規劃科學長遠。新加坡能夠成功,城市規劃功不可沒,在彈丸之地上做到了精打細算、精雕細刻。首先,是發展定位准確,港城一體。其次,是規劃層次分明,先地下、後地上,“一地多用”,輔之“留白”,預留未來發展空間。三是堅持動態調整,概念性規劃每十年修編一次,城市總規、分區規劃和控規每五年修編一次。而且規劃一旦公布就剛性執行,一經批准任何人不得隨意修改,做到了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建設一盤棋。四是注重文脈傳承,現在全國保留了7000余棟曆史建築。
三、生態環境宜居宜業。把建設“花園城市”作爲基本國策,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綠化目標,形成“點、線、面”結合、“天上、地面、地下”銜接的網絡化的城市綠地系統,綠化面積達10524公頃,人均綠地面積近18平方米。經過若幹年的實踐,新加坡又提出了建設“花園裏的城市”,雖僅增加二字,卻是國家整體形象的一次大升華,不僅爲民衆創造了生活工作的良好環境,也成爲吸引國際投資和國際旅遊的重要因素。
四、城市建設精細實用。在城市規劃實施和城市建設上,立足于追求精品、經典,突出精細化、講究實用。各類工程施工同步設計,同步建設,一次到位。“窄馬路、密路網”,15%的國土面積用于道路建設,路網密度達到5公裏/平方公裏。此外,非常注重人性化建設,建有200公裏的“有蓋走廊”,銜接公交站、地鐵站、人行天橋、社區服務中心,爲民衆出行遮陽擋雨。
五、發展堅持以人爲本。新加坡實際上是人民行動黨“一黨執政”,但受到民衆的擁護,最重要的一條是始終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思想。一是居者有其屋,累計建了100萬余套組屋,超過82%的居民住在組屋,18%的購買商品房。二是販者有其攤,非常關注居民生計問題。全國184個小販中心逐漸變成“社區飯廳”,有效降低了生活成本,並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正向聯合國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三是行者暢其路,堅持公交優先發展,采取購買和競拍擁車證、電子道路收費等措施,限制擁有和使用私家車,鼓勵居民公交出行來解決道路擁堵。
六、人才保障強勁有力。新加坡自然資源極其貧乏,人力資源是至關重要的資源,政府認爲只有依靠人力資源,不斷提升人力資源質量,才能使國家贏得生存和發展。新加坡每年將GDP的4%投入教育,僅次于國防支出。高薪吸引人才,把各界精英都吸收到政府部門擔任高級領導人。重視職業教育,專門建立職工技術培訓基金。廣羅全球英才,淡馬錫下屬40家特大型企業的董事長、總經理60%是外國人。
七、市場經濟開放成熟。市場經濟自由度全球排名第二,僅次于香港。新加坡自由貿易港有9個自由貿易園,貿易覆蓋率達86%。在新加坡,企業注冊手續簡單、條件寬松、費用低廉;稅制簡易、稅率較低;金融業發達,開放程度高;通關便捷,物流設施完善,全球頂尖的25家物流公司有20家在新加坡經營業務。
八、招商引資精准高效。新加坡把招商引資作爲國家工程、全民工程和系統工程,政府就是一個“超級招商局”。一是設立專門機構,精英團隊精准招商;二是政府主導調控,緊盯全球經濟發展趨勢,需要什麽招什麽,不盲目、不浪費資源;三是以跨國公司爲主,已有超過7000家跨國公司在新加坡設立機構,其中4200家是跨國公司區域總部。
九、國有經濟體大權重。主要是一些政聯公司,相當于我國的國有企業。港口、機場、地鐵、公交等重點行業和供水、供電等民生資源均由國家擁有或控股,國有私營,很多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戰略意圖都由政聯公司實施,比如淡馬錫公司(新加坡財政部100%控股)掌控的國有資金資産達5000多億美元。
十、法治體系健全完善。新加坡很好地踐行了法治理念,基本上做到“無事不立法”,法律關系滲透到國家、社會、家庭、個人各個方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之內人人自由,法律之外沒有特權,執法嚴格,沒有變通。從新加坡井然的社會秩序,優美的生活環境,良好的國家風氣,便可以看到新加坡“以法治國”“嚴格執法”的效果。
依托良好生態基底優勢
打造國際化濱江濱海花園城市
海口市園林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裴克波
新加坡素有“花園城市”美稱,是國際社會公認的“生態城市”與“宜居城市”,在幾十年的城市化發展過程中,始終將城市綠化放在發展的首要位置。新加坡園林綠化規劃建設的成功經驗和先進理念,對我市下一步的園林綠化規劃建設有現實借鑒意義。
一、新加坡園林綠化亮點特色
(一)國家戰略,高位推進。1965年建國後不久,新加坡政府就明確了建設“花園城市”的規劃目標,把園林綠化提升爲國家戰略,嚴格保障園林綠化的各項規劃指標,讓“花園城市”成爲新加坡綠化的國際名片。新加坡國家園林局每年的預算占全部預算的0.6%,且逐年增長。
(二)規劃先行,理念超前。新加坡在上世紀60年代提出綠化淨化,大力種植行道樹,建設公園;70年代制定道路綠化規劃,加強環境綠化中的彩色植物的應用;80年代提出種植果樹,制訂長期的戰略規劃;90年代提出建設生態平衡的公園,發展更多各種各樣的主題公園;進入21世紀,提出對城區公園幹道等5種主題街道進行城市空間立體綠化景觀設計。
(三)市場運作,精細管理。新加坡積極推廣承包商養護制度,把一些園藝工作如割草、修剪樹木、移植樹木、打掃公園等交給私人承包商負責,以公開招投標方式邀請私人機構參與園藝養護作業,從而提高經濟效益。目前新加坡90%的綠地養護已推向市場。
(四)法治保障,令行禁止。新加坡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出台了一批樹木保護和綠化的法律法規,要求任何部門都要承擔綠化的責任,沒有綠化規劃,任何工程不得開工,還頒布實施了一系列的強制性規定。與此同時,新加坡注重嚴格依法管理,對損壞綠化的行爲實行嚴厲處罰。
(五)生態海綿,和諧共生。新加坡建設生態式海綿城市,提升城市生態效益,制定了樹根生長範圍的改良計劃,實施了生態式的景觀排水渠道,在解決驟雨內澇和久旱水荒問題的同時,形成了精美的園林景觀。
二、海口市園林綠化發展思路及對策
海口市要主動對標新加坡等國內外先進地區園林綠化建設的成功經驗、做法,以國際一流標准加強園林綠化規劃設計、施工建設和養護管理工作,充分依托海南良好的生態基底優勢,將海口打造成爲四季有花、生態宜居、風景怡人的國際化濱江濱海花園城市,讓市民遊客擁有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
(一)統籌實現園林綠化城鄉一體化建設。加快推進園林綠化城鄉一體化建設,結合棚戶區、舊城區的改造做好增綠規劃,統籌規劃鎮(街)、村園林綠化特色,將鄉村綠化納入城市長期發展規劃之中,融入城市建設之中。
(二)強化綠化彩化與香化同步提升的景觀風貌。全力推進生態自然化、森林化、本土化、花化、彩化和低成本養護化的“六化”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在做好花化彩化基礎上,凸顯“香化”特色,使之一年四季鮮花盛開、香氣怡人。鼓勵小區物業加強綠化彩化香化,實行評比獎勵機制。
(三)紮實推進綠道網絡系統規劃建設。以規劃引領建設,打造更多的公園和休閑開放空間,將我市江、河、湖、海、濕地、公園綠地、小遊園和居住區綠地通過綠道進行連接,構成“花園城市”的基本脈絡,形成完整的綠道系統,逐步實現海口市城市居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目標。
(四)大力推進立體綠化的示範性規劃建設。全面加強海口市建築屋頂綠化、垂直綠化和橋體綠化的統一規劃,對建築立面實施垂直綠化的示範性改造,有效提升新區園林綠化的綠視率和花視率。
(五)“像繡花一樣”建立管理精細化長效機制。嚴格實施城市綠線管控,積極推動《海口市城市綠地綠線控制規劃(第二批)》的規劃審批,完善相關強制性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實施,注重嚴格依法管理,發揮“公安+城管”積極作用,對毀綠占綠現象“嚴管重罰”。
學習新加坡先進經驗
完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建設
海口市市政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 陳積衛
一、新加坡的發展成就
新加坡僅用50多年時間,就從一個熱帶島國發展成一座聞名于世的現代化花園城市、國際自由貿易港,全球化的發展思路,解決了國內市場供需、人才引進、資金引進及資源匮乏等一系列問題。這都與其健全的城市規劃法律體系、嚴格按照法律進行建設和管理以及“以人爲本”的建設理念有直接關系,也與海口市委所倡導的“科學地規劃、合規地建設、綠色地發展、優化地管理、貼心地服務”理念相契合。
二、新加坡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建設
(一)規劃科學,理念先進。以土地綜合利用和交通體系規劃爲基礎,實現了交通、住宅、工業、水資源和環境保護的充分融合發展。
(二)先下後上,有序建設。基礎設施適應經濟發展,遵循先地下後地上的理念,充分合理利用了地下空間。
(三)海綿理念,治理內澇。排水系統由17個大型蓄水池、32條主要河道、7000公裏的排水渠道組成。橫貫濱海水道河口的濱海堤壩將海水和淡水隔離,用大型水泵調節淡水和海水之間的關系,充分收集和利用雨水。可視化的監控系統可以對雨汙分流、汙染源查控等進行實時監控,提高管理和執法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四)以人爲本、因地制宜。統籌道路綠化、人行空間、建築前區的功能,公共場所的鋪裝講究品質不求豪華。在人流密集區,其建築首層形成“五尺”退界空間供人通行,機動車停靠不影響車輛通行;一般人行道上確保1.5米通行空間,其余空間綠化全覆蓋。
(五)體系健全、嚴管重罰。城市管理法規體系都很健全,通過嚴管重罰、遍布街頭的監控以及宣傳引導等方式增強民衆的法治意識。
三、對海口市建設國際化濱江濱海花園城市的啓示
(一)理順市政基礎設施“建管養”體制機制。新加坡行政部門職責清晰,機構精簡,而海口市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涉及多部門,缺乏統籌控制,管理的順暢程度有待提升。下一步機構改革中,建議將全市市政道路的標准制定、建設、養護工作適度集中,讓“建的人管”“管的人建”,把市政道路終端使用缺陷更多地解決在建設源頭。
(二)制定適合海口市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標准。海口市目前通用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標准爲國家的通用標准,但海口市地處熱帶,氣候與內地有較大差異。建議根據我市實際情況融合新理念、新要求,推廣道路的街區化設計和城市“家具”的精細化設計,制定新標准,提升建設質量。
(三)進一步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堅持做好源頭海綿減排、過程管網優化、末端綜合保障等工作。
(四)打造有文化內涵的城市亮化景觀。新加坡牛車水的中秋彩燈,反映了獨特的本地文化,獲得社會各界贊譽。我市應積極學習借鑒,打造能夠凸顯文化內涵的城市亮化景觀,爲夜間經濟建設服務。
(五)精細化管理市政設施。形成多部門合力,聯合審批管理,建立執法人員考核評估監督制度,落實嚴管重罰;此外,要繼續加強宣傳教育力度,推廣“執法+媒體”模式,讓廣大市民自覺參與到城市治理中來。
城市治理比拼的是城市發展的韌勁兒,要久久爲功,既需要加強頂層設計,總體謀劃,堅定不移一張藍圖幹到底,又需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曆史擔當,一步一個腳印,積小勝爲大勝,以多積尺寸之功的決心定力,推進海口國際化濱江濱海花園城市建設。
新加坡海綿城市建設對海口的啓示
海口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梅雷鳴
通過培訓和考察,本人學習了新加坡在城市規劃建設及規範管理等方面的先進理念知識,對下一步做好海口海綿城市的建設和管理工作有了很大的啓示。
一、淡水資源是新加坡的國家生命線
新加坡的一個理念是,“水資源政策高于一切其他的政策,其他政策都得在水資源政策面前跪下”。可見,淡水資源是新加坡的國家生命線。新加坡在建國之初就在研究海綿城市的建設,是亞洲最早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的國家。
二、新加坡海綿城市建設和管理
新加坡海綿城市建設,包括海島國家生態環境的建設,保證年度均衡的降雨水平,最大化的雨水收集系統,新生水的最大化利用。
1、生態環境的持續治理和保護
新加坡一直保留了30平方公裏的熱帶雨林生態保護區,作爲國家的中央集水區,在完成平面綠化的同時,也開始要求立面綠化和空中綠化,目前該國綠化覆蓋率已達到70%。
2、河道體系的疏通和管理
新加坡5條河道體系都完成了清理和整治,且居民未大量搬遷,5條河道與城市內雨水溝河排洪渠聯通,彙集後通過濱海灣堤壩紮口,堤壩內均爲淡水,形成了新加坡的新型水庫。
3、科學研究,精耕細管,海綿城市建設
新加坡國內82%人群居住在組屋內,組屋建設過程中已經考慮了雨汙分流;另外新加坡保留類似“牛車水”社區的曆史建築物,在啓動“後巷計劃”後,在相鄰房屋均要求退出圍牆約2米成爲房屋後巷,後巷集中設置雨、汙水管。
新加坡一直秉承先規劃後建設,先地下後地上的建設模式,先完善區域地下空間和管網、路網的建設,再開展片區的招商開發工作。該國的汙水管全采用深埋、自重力模式,流向全國四個汙水場。雨水溝基本采用漸層明溝排水,且雨水溝側壁均設計雨水孔,方便大雨過後土層內雨水排出;主幹道設置2×2米左右的大型排水渠,支路雨水溝直接排向雨水渠,無雨時是20厘米寬左右的小水流,逢大雨時是條河道,明溝方便清理、無異味,大雨時是道景觀;第二代幹線渠兩側砼側面改爲斜坡草皮,同時將直線改爲曲線,增加過水面積,爲解決安全問題,設置了5條防護措施。
爲保證樹木成活水平和更好的透水性,新加坡在新建道路的景觀樹下采用了德國的席而瓦細胞種植技術,解決樹木根系發達問題對路面損壞的同時,也保證道路更好的透水性。
4、淡水應用管理
新加坡采用分階段量的方式收取不同單價的水費和稅費,市場化手段教育大家節水的習慣。
三、新加坡海綿城市建設的學習思考
海綿城市建設不但要考慮城市最大化的利用雨水和再生水,同時也要建立生態城市,實現均衡化的降雨和適當的海水利用。
1、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爲旅遊城市,生態立市是根本。最大化地提升海口綠化覆蓋率,未來的夢想就是零步進公園。
2、逐步分階段實現全海口市的雨汙水的分離,通過立法規範市民的一些行爲,確保生活汙水和雨水切實按設計管道流入。
3、逐步實施將垃圾填埋點改造爲濕地公園,新生生活垃圾100%采用焚燒處理,焚燒殘渣改做爲建築材料,建築垃圾考慮填海處理,增加全市範圍的雨水收集面。
4、經濟科學設計雨汙水系統,建議部分地區雨水采用明溝設計,並設立生態幹線雨水渠。
5、在道路建設過程中引進先進的技術,使得砼路面也能成爲很好的集水面。
(來源:海口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