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不確定投資在創新活動所能得到的回報,過去兩年,在創新方面投入資源的企業還不到三分之一。
一項最新調查顯示,本地中小企業並不熱衷于創新,參與調查的中小企業當中,只有半數或少于半數在不同方面進行創新。
由于不確定投資在新創新活動所能得到的回報,過去兩年,在創新方面投入資源的企業還不到三分之一。
根據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昨天發布的《中小企業的創新與發展》專項研究報告,中小企業雖然對創新持開放態度,但執行能力卻不足。
中華總商會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在今年4月至6月之間展開調查,探討本地中小企業在創新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共233家公司參與了調查,當中98.8%屬于中小企業。參與調查的公司來自各領域,包括制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
總商會也根據調查結果,分別對中小企業、業界和政府提出推動和落實創新的建議。總商會將于下周舉行的中小企業大會上把調查報告提呈給大會主賓副總理兼經濟及社會政策統籌部長尚達曼。大會在下周三和周四舉行。
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其生昨天在記者會上指出,新加坡未來經濟委員會的工作重點之一,是加強企業的創新能力。大會討論焦點放在如何打造智慧型中小企業,爲企業創值。
他表示,創新並非口頭上說說,而必須是一種文化。在人力短缺之際,每家企業都在爭取人才,而擁有創新科技的公司將能創造具有吸引力的工作,吸引到年輕人才。
總商會建議中小企業積極爲可能對它們的業務産生顛覆性後果的科技,作好准備。對于業界,它建議商會積極跟政府聯系並尋求指導,共同推出業界轉型計劃,以促進業界的轉型。
至于政府方面,總商會建議政府機構采取親創新態度,協助中小企業進行創新,以及制定靈活的計劃讓中小企業更容易符合申請要求,並著重于協助它們推行和執行創新。
此外,它也建議政府加強現有計劃,協助來自傳統領域的中小企業物色適合的夥伴包括公共研究機構,讓中小企業在努力創新時能得到扶持。
總商會研究與出版高級主管梁廷昭指出,根據調查,較多中小企業認爲會沖擊它們的三項新興科技,分別是數碼經濟、數據分析和物聯網,但中小企業仍認爲新興科技對它們只會有“中度影響”。較少企業認爲會沖擊業務的其他新興科技,包括機器人與自動化、先進材料和先進制造等。
對此,他說:“我們認爲中小企業應該打起十二分精神,弄清楚它們(新興科技)所可能帶來的顛覆性後果。”
調查顯示,稍微超過半數的中小企業只專注于創新産品和服務,而不是創新商業模式。
企業尋求創新所面對的障礙,分別是缺乏資金、在尋找良好合作夥伴時碰上困難、缺乏合格本地員工,以及投資回報不確定。
調查發現,中小企業大多利用內部資源進行創新,跟研究機構合作並不普遍。不過,中小企業一般上都能從創新看到正面的成果。
此外,在政府援助計劃方面,中小企業最爲依賴生産力與創新優惠計劃(54.5%)來進行創新,各領域中小企業都利用該計劃,尤其是制造業(81.1%)。
總商會研究與出版委員會主席何乃全指出,總商會的調查一般能吸引到超過700家企業參與,但這一回的調查的正如所料參與的企業較少。參與調查的企業都是關注創新課題的企業,而且只有半數中小企業進行創新,其余沒有參與調查的企業更不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