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江然 梁宏亮 謝孟歡
“每個城市都想做特色,而我想說每個城市最大的特色,就是自己的山水。”劉太格說,“我願意打一個一千萬元的賭,你找不到第二個山水相同的城市,所以我們首先要學會尊重和保護山水生態。”這兩天,“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老先生來到成都,參加公園城市規劃建設專題研討會。
新加坡是全球聞名的花園城市,劉老先生則是現代新加坡城市形態的“奠基人”。他爲成都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支招,令人充滿期待。和以前一樣,劉先生發言簡潔、淺顯易懂,樸實的語言蘊含深刻道理。而這些道理,也是城市發展和城市規劃師最基本的遵循。
在他看來,公園城市要美麗宜居,一個必要條件是尊重和保護生態本底,通過打造基本功能齊全的獨立“城市”減少不必要的出行,從而降低擁堵、減少排放,提高生活宜居性。
如他所述,城市規劃並非一個單一學科,而是涉及到人口、資源、交通等衆多學科領域的知識。尤其是人口,在講解中屢次被提及。近來,成都正在進行總規修編,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至2035年市域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如何管理好這2300萬人口,又如何避免城市不堪重負臃腫不堪,劉太格先生與我們分享了自己觀點。
劉太格正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 每經記者 張建 攝
NBD:您在城市規劃中談到很多關于人口、關于人的觀點, 那麽在規劃當中如何來體現“以人爲本”的思想理念呢?
劉太格:我們做規劃的,就是在規劃方案中體現許多城市功能。城市功能爲誰服務?主要就是城市居民。所以需要考慮到城市居民需要哪些功能,也基本上就是生活上所需要的功能。在新加坡的衛星鎮裏面,有場所、公園、學校、商場等,沒有汙染的工業在小區裏面也有。因爲有些居民的父母可能是大學教授,但有些孩子不想讀書,長大了怎麽辦,只能去工廠做工人。我們要考慮到多方面需求,這就是以人爲本。
社會改變的這麽快,是不是有可能做長期規劃方案?我認爲這是可能的。想一想人的基本需求,最近幾百年有什麽樣的改變?這些基本需求還存在。所以我們做規劃師的,重要的是理解人的基本需求,而且要把理解的東西都放在方案裏面。
怎麽放呢? 一是有正確的功能,有正確的尺度,正確的數量,正確的功能與功能之間的比例,比例要配合,還要放在適當的地方。
采訪現場 每經記者 張建 攝
NBD:成都最新規劃草案提到,至2035年市域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2300萬這個數字與京滬等量齊觀。這是一個城市能級的提升,您認爲人口擴大的必要性是什麽?怎麽避免成爲“大胖子”城市?
劉太格:成都人口提到2300萬,與我的觀點不謀而合。做規劃第一個要接受的大原則就是,沒有任何政府有能力壓制人口增長。因爲如果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得很順暢,它就需要更多就業人口、外來人口。除非不發展經濟了、不需要增加就業崗位,所以我們得接受這個原則。
有人會問,是不是人口太多對城市不利,我覺得其實是有好處的,不過問題就是要怎樣的處理大量的人口。所以我提出了星座城市的理念,把一個城市當成大家族來處理。比如北京的問題就是把五六個人的體重放在一個人身上,不能正常運作,現在要把五六個人的重量分到五六個人的身上。
從規劃角度來講,就是超大城市不要當成一個城市來看,要當成一個城市群來看,每個“城市”在300萬-500萬人口左右。每個“城市”功能高度齊全,居民不用到處跑,相互之間還有一種互補作用。我也建議成都,不要只當成一個城市,而是要當成多個城市。比如把天府新區人口最好做到四五百萬,成爲一個功能齊全的獨立“城市”。
采訪現場 每經記者 張建 攝
NBD:那麽要讓外來人口,甚至老城區人口在新區安家,如何通過規劃實現?
劉太格:沒有必要一來就考慮這點,首先把環境、生態做好。道理很簡單,因爲人是很理智的動物,如果老城區擁擠,這裏環境很好,又有就業機會,他自動就會過來。其實也有一個小動作需要做,天府新區要部分解決成都現有的擁擠問題,在房屋的供給方面要達到一個完善的平衡,如果說需求大于供應的話,房價就會不合理,如果供應大于需求,對城市發展也不太好,要做一個平衡。
NBD:人口和經濟密不可分的,天府新區在打造獨角獸島,目的也是爲了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 您對獨角獸島未來的發展是怎樣看的?
劉太格:獨角獸島是天府新區裏面的一個成員,我覺得成都市絕對有條件促成獨角獸的發展,這個選址我覺得也會吸引不少科學家和企業來。不過要在規劃方面做得合理,對于這些高端的科學家來說,他們的選擇是非常多的,因此要把規劃和壞境做好,甚至于比別人更好,他們就會來。
采訪現場 每經記者 張建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