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園
耶魯—國大學院生命科學系大三生蔡秀怡,協助觀察和記錄這類“失智症蟲”的異常行爲,前後超過一年。她付出的努力獲得肯定,探索失智症療法研究報告去年9月刊登在期刊網站《科學報告》。
許翔宇 報道
耶魯—新加坡國立大學學院學生蔡秀怡雖還是一名本科生,卻有機會參與一項高端科研項目,協助對一種新型“失智症蟲”進行觀察和分析,對促進醫學界探索阿爾茨海默氏症的療法盡一分力。
所謂“失智症蟲”,指的是一種由耶魯—國大學院(Yale-NUS College)、新加坡國立大學和新加坡保健服務集團研究員,通過基因改造培育的新型“秀麗隱杆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簡稱C.elegans)。
耶魯—國大學院生命科學系大三生蔡秀怡(23歲 )同不少同學一樣,從大一就申請參與學校教授進行的研究項目。她協助觀察和記錄這類“失智症蟲”的異常行爲,前後超過一年。她付出的努力獲得肯定,研究報告去年9月刊登在期刊網站《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還被列爲報告的其中一名作者。
C.elegans線蟲身長僅一毫米左右,壽命約30天,培育成本比其他實驗動物來得低,自上世紀60年代起成爲一種有用的研究工具,被科研人員用來進行人類疾病和基因功能的研究。
對線蟲進行基因改造
科研小組是對這種線蟲進行基因改造,讓它的神經細胞逐漸累積一種稱爲“乙型澱粉樣蛋白(beta-amyloid)斑”的物質,導致它出現類似于阿爾茨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等失智症病人所呈現的神經肌肉和行爲失常症狀。
參與研究的耶魯-國大學院科學助理教授葛魯博(Jan Gruber)解釋,阿爾茨海默氏症患者常出現“乙型澱粉樣蛋白”以斑塊形式大量累積于腦部神經細胞的情況,之前已有不少科研人員改造線蟲基因,以進行有關研究。本地研究小組研發的“失智症蟲”,對比其他基因改造的線蟲,能更緩慢地産生相關的蛋白物質,這有助研究員更清楚地觀察蛋白物質導致神經細胞退化的過程。
但如何判斷這些線蟲有阿爾茨海默氏症?研究員發現,對比正常線蟲,這類“失智症蟲”的異常行爲包括嗅覺出現退化,使它們更難覓食。嗅覺失靈也是人類老化和神經性退化的先兆。
另一方面,線蟲出現異常行爲之前,細胞線粒體(mitochondrial)開始退化,引發細胞代謝功能失常,能量下降的狀況,這符合近來不少研究指出阿茲海默氏病很可能是一種代謝疾病的觀點。
葛魯博指出,這顯示如何從細胞線粒體基因的層面進行介入治療,是探索失智症療法的一大方向。
蔡秀怡是在“失智症蟲”成功研發後加入研究小組。她負責通過顯微鏡觀察“失智症蟲”憑嗅覺覓食的能力如何受影響。她一般趁下課時間和周末到國大醫學院的實驗室進行研究,同時也協助養殖線蟲及線蟲進食所需的細菌。
有意投入科研工作的蔡秀怡說:“能在實驗室體驗科研工作是一個寶貴的經驗。除了學習實驗室知識和技能,我也見識到科研項目背後的行政工作,讓我對實驗項目的策劃、如何預防可能出現的差錯,以及鍛煉系統化的工作態度,有更深刻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