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攤販表示,顧客已習慣吃用西刀魚做出來的生魚片,三文魚的口感很不一樣。不賣生魚料理後,攤販的生意大不如前。
國家環境局禁止零售食肆售賣淡水魚生魚料理已超過一年,受訪小販中心粥品攤主表示,他們雖能申請改用深海魚做生魚料理,但其口感和味道不佳,因此早已放棄售賣這道傳統佳肴。
根據環境局網站,本地小販中心、咖啡店、食堂和食閣中,獲准售賣深海魚生魚料理的攤販共有12個,受批准采用的魚類都是三文魚。
前年本地發生多起與食用中式生魚片料理有關的B族鏈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簡稱GBS)感染病例,環境局于前年12月5日擴大停售令,無限期禁止所有零售食肆售賣淡水魚生魚料理,業者今後只能采用深海魚類制作生魚片。
小販攤位、食閣、咖啡店及自助餐供應商只能在確保食材處理符合當局規定,並獲得當局批准後,才能夠售賣深海魚生魚片料理。
衛生部提供給《聯合早報》的數據顯示,2016年1月至10月間,該部門接獲通報的GBS感染病例每周少于五起,在曆史基線(historical baseline)範圍,比2015年上半年的每周九起至十起病例來得少。不過,這些GBS病例並非食用淡水魚引發的。
有攤販生意跌八成
記者昨天走訪牛車水大廈熟食中心和麥士威熟食中心時,受訪攤販都表示,早已放棄售賣生魚料理。
九記粥品攤主林秀龍(70歲)說,環境局下禁令後,生意就跌了約八成。“顧客喜歡吃粥配魚生,沒了魚生,很多人也都不來吃粥了。”
他告訴記者,顧客已習慣吃用西刀魚做出來的生魚片,改用三文魚,口感會不一樣。
林秀龍說:“我們是中式料理,不是日式料理,用的配料和三文魚不搭。既然找不到獲批准的西刀魚供應商,我們就幹脆不賣魚生了。”
葉蓮芳(83歲)售賣粥品和生魚料理已有30多年。她說,過去一年,攤位生意雖逐漸好轉,但收入已不如從前。
“顧客以往都會買一碗粥和一碟魚生,每人每次花費約五六元,現在只買粥,我們的收入當然受影響。”
她說:“如果要繼續賣魚生,就得花錢重新整修攤位,才有可能達到標准,我年紀大了,孩子也不想繼承生意,所以還是選擇放棄賣魚生。再說,如果用三文魚,成本高,我們也要賣得比較貴,哪裏還有顧客想吃呢?”
真真粥品攤主龔運真(60歲)說:“發生GBS感染病例後,人心惶惶,顧客甚至避免吃魚粥,改吃皮蛋粥或雞粥。現在情況慢慢好轉,但收入還是跌了至少20%。以往每天可賣四五十公斤的松魚,現在只能賣出10多公斤至20多公斤。”
農糧獸醫局發言人答複本報詢問時說,基于公共衛生風險,本地禁止售賣淡水魚生魚料理。他也指出,當局進行嚴格檢查,確保供應鏈的冷藏鏈管理(cold chain management)沒出現疏忽,並也對進口的即食深海魚貨進行檢測,不達標的都不允許售賣。
發言人說,目前獲准提供即食生魚的供應商有21家,比去年1月多了七家。若有食肆提交售賣深海魚生魚料理的申請,農糧局和環境局將一同進行審核工作。
食客雖覺得可惜但能諒解
食客王振森(69歲,退休者)說:“以前我很喜歡吃魚生,幾乎每個月都會吃兩三次。現在攤主都不賣了,我當然覺得可惜,但也沒辦法。既然有衛生風險,不吃還是比較安全。”
溫錦福(70歲,退休者)說:“以往每次到牛車水大廈熟食中心,就會點魚頭粥和魚生。現在沒了魚生,只能吃粥。作爲老顧客,我也能了解攤主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