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寶鎮 報道
産出和新訂單增長放緩,我國私人領域在1月份的增長收窄。盡管如此,企業招聘顯著增加並創新高,爲整體營運環境帶來正面貢獻。
日本經濟新聞(Nikkei)及調查與金融信息公司IHS Markit昨天發布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我國1月份整體經濟采購經理指數(PMI)爲51.6,低于去年12月份的52.0,爲三個月來最低,而企業對未來12個月産出展望的信心也首次轉爲悲觀。
日經新加坡整體經濟PMI高于50時,說明我國商業環境處于擴張狀態,低于50則意味著處于萎縮狀態。
參與調查的企業反映,新訂單增加跟客戶需求上揚有關。不過,有一些企業指出,個別行業例如房地産業放緩,導致新業務增長減速。
由于新出口訂單比12月顯著減少,1月份的增長主要是國內市場帶動;企業把這個情況歸咎于國際客戶如美國與歐盟的需求疲弱。
企業的招聘顯著增加並創新高,當中有更多永久和兼職雇員,但也有一些公司表示有聘請更多臨時員工。
另一方面,調查指出,企業繼續面對成本高漲的問題,原料成本上揚和員工加薪,造成整體成本負擔的增幅達到三年來最高,而企業上調價格的速度也創下新高。
經濟師認爲,盡管私人領域維持增長、出口訂單減少也在意料之中,但一些發展情況仍令人擔憂。
經濟師:國外新業務放緩
我國經濟增長將受影響
IHS Markit經濟師歐韋良表示,1月份出口訂單顯著下滑,給近來發布的強勁官方出口數據帶來疑問。若未來幾個月來自國外的新業務放緩或下滑,我國經濟增長可能受影響。
新加坡華僑銀行經濟師林秀心接受《聯合早報》詢問時指出,美國和歐盟等海外市場需求疲弱,造成新訂單顯著減少,並不在意料之外。美國總統特朗普推行了具爭議性的政策,如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重啓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AFTA)談判和實行移民禁令。
不過,經濟師認爲,招聘改善的情況料無法持續。林秀心相信1月份招聘人數增加,是因爲佳節帶動的人力需求,今年上半年,一些臨時員工可能會開始減少。
經濟師指出,消費者也要擔心接下來的通脹壓力。歐韋良說:“隨著企業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新加坡的産品和服務已越來越昂貴。”
展望今年我國的經濟表現,林秀心表示,盡管制造業和電子業近來出現複蘇迹象,但服務業展望仍然疲弱,因此她謹慎預估我國在2017年的經濟增長會介于1%至2%。
經濟師歐韋良指出,消費者也要擔心接下來的通脹壓力。隨著企業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新加坡的産品和服務已越來越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