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計劃從2019年起針對溫室氣體排放量征收碳稅,企業和商家擔心會進一步加重成本,最終恐怕會轉嫁給消費者和客戶。
爲長遠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財政部長王瑞傑前天在財政預算案聲明中宣布,政府計劃征收碳稅(carbon tax)。這主要會影響直接制造和排碳者,如發電廠和其他大量直接排碳者。
每公噸排放量10至20元
碳稅率與他國相似
他也透露,政府考慮每公噸溫室氣體排放量征收介于10元至20元碳稅,這同其他地方的碳稅率相似。
本地最大發電廠之一大士能源(Tuas Power)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林綱培昨天受訪時說,若以這個碳稅率計算,估計該發電廠的成本每年將增加約6000萬至8000萬元。
他說:“整個行業因市場産能過剩已蒙受虧損,沒有一家發電廠能夠承擔這麽大的成本漲幅,這最終難免得轉嫁給消費者和各行業。”
他指出,發電廠已投入巨資在最具能源效率的科技上,以高效的燃氣聯合循環發電機組(Combined Cycle Plants)取代效率較低的燃油蒸汽發電機組(Oil-fired Steam Plants),把排碳量削減將近一半。
目前該發電廠每年的排碳量約三四百萬公噸。林綱培說,以現今科技來看,燃氣聯合循環發電機組相信繼續是最具能源效率的技術,新加坡還無法單靠太陽能發電。
政府將從下月起就碳稅課題展開公衆咨詢,同時探討如何在過渡期間協助受影響企業。
國家氣候變化秘書處的資料顯示,對企業而言,每公噸溫室氣體排放量征收10元至20元碳稅,相等于每桶原油價格漲3元5角至7美元(約5至10新元),比現有油價高出6.4%至12.7%。
對住戶而言,這個稅率則相等于每千瓦時(kWh)電價上漲0.43分至0.86分,比目前高2.1%至4.3%。
受訪學者和專家表示支持征收碳稅,認爲這可減少碳足迹,長遠對環境有利。與其他爲碳定價的方法相比,制定碳稅也可減少對企業的價格波動。
研究空氣素質的新加坡理工大學工程系助理教授富勇祥博士(Moshood Fadeyi)認爲,碳稅可推動企業思考如何通過創新方式來發電,也可激勵各行業如建築業改進設計,減低建築的耗電量。一般消費者用電時也會更謹慎。
他認爲,與其他國家相比,10元至20元碳稅是合理的價位。
學者:
交通産生排碳量也應力減
獨立智庫新加坡國際事務學會執行董事方國威認爲,實施碳稅可在監管與市場力量之間取得良好平衡,政府發出明確信息要抑制排碳量,與此同時也允許企業更好量化其環保足迹,並把有關成本考慮在商業決策內。
他說:“研究發現,歐盟國家和美國在實行碳定價後,不只減少排碳量,提倡環保的工作也有所增加,並對健康有益。”
他提醒,除工業排碳量,當局也應減少交通方面的排碳量,預計到2020年,來自交通領域的排碳量將占14.5%。
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表示支持碳稅,但擔心對煉油和石化工業帶來額外成本,影響新加坡作爲出口制造中心的競爭力。
該公司期待參與下來的咨詢工作,力求在提供負擔得起的能源與産品,以及減少廢氣排放量之間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