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雲舟 報道
我國現有的族群政策雖然有不足之處,但如果在族群關系上采用“順其自然”的處理方式,不加任何管理,族群之間未必能自然而然達到和睦。
本地學者昨天在新加坡管理大學行爲科學研究院論壇上談及本地族群政策等社會政策時發表上述看法。新加坡國立大學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馬修博士(Mathew Mathews)就本地族群關系發表演講時指出,我國爲了減少不同族群之間的原始分歧,團結全體國人,推行了一系列族群政策。這些政策雖然提高了國人對社會多元化的意識,但也被批評無形中阻礙文化和人口的有機發展。
馬修過後在討論會上答複族群關系如果順應社會發展的自然趨勢,是否同樣能憑人心向善的一面取得和睦的問題。他引述過去四年內的兩個社會調查結果說,族群間仍有不容忽視的矛盾。
“超過20%的少數種族表示他們在工作場所遭受歧視,46%的國人說某些族群更暴力、更危險、更不友善。社會上仍存在既定印象和根深蒂固的看法,而我們卻沒有就這些問題展開進一步對話。”
馬修也舉出去年對裕廊一群外勞的社會調查,指受訪者雖然某種程度展示了不分種族也能融洽相處,但這是因爲“我們的制度和社會已經提供了一個藍本,讓他們遵循某個方式學會如何應對他人文明,尊重敏感課題。”
馬修說:“目前而言我們(的族群政策工作)還有一些路要走。在我看來,‘自然進程’(維持族群和睦的)希望並不大。”
討論會主持人、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系副主任鄭寶蓮也提出,是否有必要將華族、馬來族、印度族及其他種族(CMIO)標簽模式下的“其他種族”進一步解構和細化。馬修回複時強調該模式的重要性,同時也指出,更重要的是在這個模式的框架之外,展現認同每個人的族群身份的精神。
討論會另一名主講人,醫療政策顧問、奧緯咨詢公司管理合夥人林方源醫生強調,制定政策的要素不在于一味追求正確,“更多是不要錯得無法回頭”。他說,新加坡接下來50年如果要取得成功,關鍵在于培養學習和反思錯誤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