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有些社交真的很無效
前段時間,微信更新了新功能。
其中,朋友圈的兩個新功能的最火:
可以單獨設置“僅聊天”;可以用表情包評論朋友圈。
也就是說,如果我對一個人勾了“僅聊天”,他點擊我的朋友圈,只能看到與“加入黑名單”一樣的界面——
一條尴尬的橫線。
改版後,不知道有多少人會被好友悄悄勾了“僅聊天”。
突然覺得,以前的“朋友圈3天可見”都不算什麽。
這一次,才叫真的“狠”。
“狠”是“狠”了點,但總體來看,這波操作收獲了一片叫好——
天下苦“無效社交”久矣!
今年上半年,一位美食博主感慨:“今年最大的感悟,拒絕無效社交。”
短短幾個字,引無數網友共鳴,一度登上了話題榜。
幾乎每個人,都有被“無效社交”困擾的經曆。
“遞了一圈名片,加了一堆微信,轉身不知道誰是誰”
“現在真心不敢在朋友圈發東西,也不喜歡在QQ發說說,別人疲于點贊,自己累于應付”
……
不過,這種都還算好的。
最尴尬的事情大概是明明不太熟的人,卻裝熟向自己借錢。
《圓桌派》上,作家蔣方舟的一段經曆,讓人哭笑不得。
紮心嗎?一點都不紮心。
社會心理學家曾經做過研究,人一生中,同時交往的朋友數量極限是10 、30 和60 。
“10 個”真朋友,當你陷入困境或急需用錢,把父母、兄弟姐妹、親戚朋友都算上,願意幫忙的不會超過10 個。
“30 個”會聯系的朋友,沒事能打個電話問候一下。
“60 個”關系最淡的朋友。比如你因爲某件事認識了某個人,你們互相換了名片,聊過兩次,提起有印象,無事不聯系。
看,這已經是人社交的極限。
當然,仍然有人兢兢業業地經營著朋友圈——他們過度迷信“人脈定命論”。
需要打官司了,不是先找律師,而是先找關系;
孩子要找工作了,不是幫著他一起進行職業規劃,而是先找關系;
生病動手術了,即使走常規看病流程沒問題,也要找關系才放心。
所謂“人脈定命論”,不過是謊言。
作家李小墨就明確指出,“能力是1,人脈是後面的0,沒有這個1,後面再多0也沒有意義。”
《請停止無效社交》一書中也寫道——
“你忙于交際、疲于應付,雞同鴨講的尴尬無處不在。你爲了別人的歡笑而奔波,又爲了別人的肯定而犧牲自我,你的人生仿佛都不是你的。
其實,你根本不是在社交,而是無謂地蹉跎光陰。”
記著,圈子可以小,幹淨最重要。
知乎上有個問題:好的關系是怎樣的?
有一條答案寫道:
“就是你和他在一起,不用刻意尋找話題,只要陪伴就安全感,再無聊的小事,你們之間對一個眼神,都能找到裏面的樂趣。”
我看到的,是愛的陪伴,是珍惜眼前人。
我們不斷尋覓,不斷放手,蓦然回首才發現,最愛的人原來站在你的面前,從來都不曾離開。
所以啊,人生路長,遇見不易,還請珍惜你身邊愛你的那個人。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