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清朝官員李锺钰的記載,1887年新加坡的小坡已經有潮劇演出。辛亥革命和北伐戰爭,社會動亂,時東南亞待開發,沿海華人渡海南移,潮劇團亦一班一班隨船而至。十九世紀末,首班抵新加坡是老賽永豐班,跟著有老榮和興、老玉樓春、老萬梨春、老賽桃源。從1910年到1925年,相繼而來的有老一天香、老一枝香、老元華興及外江戲(即漢劇)老三多、新天彩、老正天香、老奏寶豐、老中正順、新賽寶豐、老怡梨香、有中正順、老梅正興、老賽寶豐,和新賽寶豐等。這些戲團小本經營,是以家族爲本位的個體生意。
在中國本土百年前,組織戲班的人,不是鄉紳就是名門望族,有娛樂性質也有爲了出名。演戲者除了愛好藝術,也爲了謀生。戲班從中國家鄉來到新加坡這個商業城市之後,其組織性質趨向以謀利爲主,變成了以雇傭關系爲基礎的商業和職業性的組織,與非職業性的娛樂興趣組織大不相同。潮劇一旦離開了濃厚宗族制度的文化圈,步入了以金錢挂帥的商業社會,自然走向不同的發展道路。
二十世紀三十和五十年代,是新加坡潮劇發展蓬勃時期,戲班的結構基本相同,有各自的崗位,分工精細,可分成以下個部分∶一、行政管理;二、教戲先生,編劇家;三、伶人;四、音樂員;五、幕後工作人員;六、戲館,其規模龐大的有如一間小型企業公司。小戲班如中正順,也有八十人以上;童伶40多,成人則20以上,當時新榮和興戲班人員多至一百人,有律師,甚至理發師。
當時的名戲班,均來自中國,有留下來發展的,也有巡回演出後,回國的,不然就在暹羅發展;不管在什麽情況之下,皆與國內保持密切關系。留下來發展,也不會遇到人手短缺的問題,因爲在國內有嚴格的演員培養系統,好素質的演員會被分派到南洋。故此二、三十年代,新加坡的戲班陣容可觀,可以經常離境,頻頻前住東南亞各地演出。名戲班的實力,來自優秀而訓練有素的童伶,是潮劇的特色,潮劇戲班戰前稱童子班,除了醜、淨角色和老生外,全是童優扮演。上世紀三十年代,生、旦也開始用女角女聲,名劇團如老賽桃和新榮和興就有男女摻雜的童子班,新榮和興紅極一時的名花旦莊玉花,就是在那個時代自小在新榮和興培育成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