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勢論市
最近兩個新熱門樓盤反應熱烈,加上集體出售和政府售地競標價格屢創新高,難免讓人感覺樓市不只已完全回溫,甚至有進入巅峰狀態的前兆。
這樣的說法或許有點誇張,畢竟單憑個別項目的熱賣成績、人潮擠爆售樓處的場面,就斷言樓市正進入另一巅峰,有言過其實之嫌。
前個周末,本地樓市似乎被打了兩劑強心針。位于馬丁廣場的高檔豪宅項目瑪庭豪苑(Martin Modern)及後港Hundred Palms Residences 執行共管公寓在同個周末開盤,都引來熱烈的人氣和買氣,雙雙銷售報捷,讓市場人士看傻眼。
有趣的是,這兩個項目剛好是本地樓市的兩個極端市場:瑪庭豪苑屬于高端公寓,Hundred Palms Residences則是私宅入門檔次。前者以2000元至2500元的高尺價售出90套豪華單位,大多數的戶型還是頗大的面積,開盤周末所售出的單位總價值就高達2.2億元。
Hundred Palms Residences更不遑多讓,全部531個單位在短短七個小時內被掃光,這種熱火朝天的現象在2007年樓市高峰期都不曾出現過。
兩個極端市場的熱門樓盤都連報佳績,加上全島多個舊私宅項目一個接一個宣布集體出售,最近一個集體出售甚至以比標價高出25%的價格賣出。
此外,政府售地競標也異常激烈,今年以來標售的五個私宅和商住地段中,有三個最高標價的容積率每平方英尺近千元、兩個超過1000元,並已出現標價屢創新高的趨勢。
這種種現象是否意味我國樓市回暖了,還是新加坡人瘋了?有外國朋友看到最近後港執行共管公寓樓盤一日賣光的報道,笑言這項目還只是一片空地,要到2020年才建成,新加坡人僅憑一個示範單位,就像買菜一樣,在開盤的第一天掃個精光,而且又不處于黃金地段,買氣卻旺成這樣,真讓他看不懂。
盡管個別新私宅項目熱賣,第二季私宅交易量也創下16個季度以來最高水平,達到6905個單位,有分析師卻認爲,這些數據說明市場情緒積極,市場對所有領域的廣泛需求,但樓市不一定已觸底,這也並不代表我國房價的拐點即將到來。
房價已跌到谷底? 分析師持不同看法
市區重建局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整體私宅價格在第二季持續下滑,但跌幅繼續收窄,創下15個季度以來最低跌幅。分析師對房價是否已跌到谷底持不同看法,有人認爲房價已觸底,但也有的認爲私宅價格可能會繼續下跌,所持理由是全球經濟前景依然疲弱、本地勞動力市場持續疲軟,加上利率上升的壓力,私宅價格的下滑趨勢可能還會持續。
表面上看來,房地産市場還是挺熱鬧。最近兩個新熱門樓盤的熱烈反應,加上集體出售和政府售地競標價格屢創新高,難免讓人感覺樓市不只已完全回溫,甚至有種進入巅峰狀態的前兆。
這樣的說法或許有點誇張,畢竟單憑個別項目的熱賣成績、人潮擠爆售樓處的場面,就斷言樓市正進入另一巅峰,有言過其實之嫌。
發展商地價越標越高
若看圖作文章,很容易讓人墜入樓市已走出逆境,正朝另一個高峰邁進的迷思。這僅是表象,不夠說服力。若仔細分析以上的現象,不難發現其實可能是供缺惹的禍。
近年政府售地計劃放慢腳步,大大減少新私宅土地的招標活動,造成發展商求地若渴,地價越標越高,導致新私宅售價相應調高。
與此同時,在新私宅發展土地供缺之際,房價也漸漸趨穩,使得一些買家蠢蠢欲動。但因售地活動減少也導致新私宅項目數量相對下降,使到買家一聞到有新項目推出都一窩蜂去看樓,甚至還可能搶購。
瑪庭豪苑坐落在中央商業區外圍,毗鄰烏節路。這一片土地可說是政府售地計劃實行以來罕見的黃金地段。馬丁廣場一帶近年來酒店林立,高級飲食業更是蓬勃發展,唯獨新公寓項目遲遲未見。這小範圍的新私宅供缺也多少推動了瑪庭豪苑的良好反應。
這麽看來,Hundred Palms Residences傳奇的日創銷售紀錄也就有迹可循了。後港算是個成熟的組屋區,組屋林立、設施完善,可就因爲附近未有執行共管公寓的推出而造成一種市場供缺,引發一股強勁的執行共管公寓潛在購買力,而這股力量一觸即發。這項目公開申請以來就吸引近2600戶買家申請,最終賣得一屋難求也就不稀奇了。
憂買家大開殺戒推高房價
我比較擔心的是被降溫措施壓抑的房地産市場已經成爲一種“新常態”,買家已接受現狀,甚至照單全收,不管價格高低,義無反顧地要進場大開殺戒,結果推高房價。
一直以來,一些買家、市場人士都很期待房地産降溫措施早日全部被松綁,讓自由市場的機制來完全支配買賣活動。每當樓市有活躍起來的短暫迹象,這些人就一味地認爲降溫措施已不再奏效,或市場已回到之前的狀態。然而,政府持續謹慎觀察、管制本地房地場市場,遲遲不將市場解放,絕對有其理由。
衣食住行乃人生的四大基本需要。一個棲身之所本是必需品,但若房價讓人高不可攀,成爲了奢侈品,人們怎能安居樂業,如何爲國家做出貢獻?
香港嚴峻的住房問題,可以讓我們引以爲戒。盡管香港樓市近年來開始加強管制,但自由市場機制還是無孔不入,導致炒樓集團、有野心的發展商、投資大財團等控制整個房地産市場,將住房變成奢侈品,從中謀厚利。這使到很多港民都買不起房子,也被昂貴的房租壓得喘不過氣。
爲香港夾心階層難過
最近看了一個介紹香港住房的電視專題報道後,感受特別深,也很爲夾心階層的港民難過。
節目訪問了一名存錢買房的年輕人,他三年來節衣縮食,每日僅花150港元,月存1萬5000港元,當頭期目標達成了,房價卻漲了五成,這名年輕人的置業計劃到頭來還是一場夢。
另一個案例,一家四口居住在深水埗的約120平方英尺大的劏房(從一個單位細分多個出租單位),月租4700港元。他們六年來就居住在狹小如一般停車位大小的居所中,等待輪候公屋,只希望“有瓦遮頭” ,但這一家人不知何時才能實現這夢想。
在香港發展商頻頻以天價標官地爭當“地王”之際,數十萬戶港民卻苦困劏房中,不計其數的年輕人發了一次又一次的置業夢。
香港房價長期居高不下,辣招之下預計今年房價仍會持續熱賣。香港房價越高,民心越離,尤其是年輕港人。新加坡應以此爲戒。
一直以來,一些買家、市場人士都很期待房地産降溫措施早日全部被松綁,讓自由市場的機制來完全支配買賣活動。每當樓市有活躍起來的短暫迹象,這些人就一味地認爲降溫措施已不再奏效,或市場已回到之前的狀態。然而,政府持續謹慎觀察、管制本地房地場市場,遲遲不將市場解放,絕對有其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