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的故鄉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新航路開辟以來,歐洲殖民者進行了可惡的“三角貿易”,將大量的黑人販賣到了美洲。這個黑奴貿易總共持續了400年,大約共有1000萬黑人被販運到美洲。美國是黑奴輸入地之一。在1860年的時候,美國大約有400萬的黑人奴隸,這些奴隸成爲了種植園和工程建設的免費勞動力。
1824年,美國殖民協會將該地定名爲利比裏亞(Liberia),是自由(Liber)之地的含義。隨後,美國各州的殖民協會陸續在利比裏亞建立了殖民地。1838年,蒙羅維亞、新佐治亞和布坎南等8個殖民地合並組成利比裏亞聯邦,由美國殖民協會委任白人總督管轄。
國會大廈
然而,先進的制度和豐富的資源並沒有讓利比裏亞走向繁榮強盛。在最初的幾年,利比裏亞不斷向內陸擴張,似乎是一個新的美國。然而,該政權很快就走向了衰落。美國南北戰爭後,美國的勢力從利比裏亞退出,英法的勢力乘機進入。在英法帝國主義的瓜分非洲的浪潮下,利比裏亞失去了40%的土地。1912年,出現了嚴重的財政危機,被迫向他國借貸,美國財團乘機卷土重來,控制了利比裏亞的經濟。二戰後,美國又在此地建造了軍事基地。
二戰後的利比裏亞在威廉·杜伯曼的帶領下,開始了大規模的改革。如推行民族統一政策,廢除一些民族歧視的法令;下放部分選舉權和議會代表權;推行了門戶開放,吸引外資等。然而,杜伯曼執政去世後,利比亞的經濟又重新惡化了起來,美國黑人移民和當地居民的矛盾激化,工人運動不斷高漲,大規模的叛亂時有發生。1980年,多伊等軍事長官發動了政變,建立了新政府,史稱“第二共和國”。
2003年,聯合國再也看不下去利比裏亞的混亂了,于是派遣維持和平部隊接管了利比裏亞,著手解除內戰各方武裝,才實現了國內的和平。2005年,利比裏亞在聯合國的監督下實行了民主選舉,最終組建了新的政府。
利比裏亞的故事告訴我們,美國的文化和制度並不能適應所有的民族和國家。在19世紀,利比裏亞就是美國的翻版。然而山寨終究是山寨。利比裏亞的黑人並沒有美國人的啓蒙思想,其教育程度也十分有限。要在這樣的地方建立一個類似于美國的共和國,實在是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