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重建局推出“商業促進區”試驗計劃,由業主與商家帶頭主導地方發展,營造獨特的社區,同時帶動地方經濟。
業主可就他所處的社區提出長達四年的發展計劃,計劃一旦獲得通過,參與的業主所繳交的總發展費可享有政府一元對一元的支持。政府每年將爲每項計劃撥款多達50萬元,協助落實計劃書內容。
國家發展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黃循財昨天在市區重建局中心舉辦的首屆地方管理展覽(Making Places Great)上致詞時,宣布上述消息。
目前,地方管理主要由地方商聯會(Precinct Associations)負責,新加坡河畔商家成立的Singapore River One(簡稱SRO)和烏節路商聯會就是其中兩個例子。過去,地方商聯會發起不少活動,爲地區注入新活力。例如,SRO自2015年起,每年舉辦新加坡河畔節,通過系列表演和活動,吸引公衆前去參觀。
由于現有的地方管理采自願參與形式,一些商家業者未必要加入,導致活動資金不穩,難以籌劃長期的商業計劃。一些業者也“搭順風車”,在不付出的情況下,享受地方商聯會宣傳活動所帶來的好處。
爲改善情況,市區重建局自兩年前開始收集地方商聯會對“商業促進區”(Business Improvement District,簡稱BID)的反饋,未來經濟委員會也在今年初的報告中建議政府探討落實BID的可行性。
試驗計劃有助于政府在立法把“商業促進區”成爲正式地方管理框架前,了解業主的參與意願、概念在實行時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等。
現在起至明年3月31日,有意參與試驗計劃的業主可向市區重建局表達意願,業主須提交意向書,內容須涵蓋活動範圍、爲地區注入活力的點子、預計向會員收取的金額,和其他確保計劃可持續進行的經濟來源等。
經過評估,市區重建局會邀請有潛能的組織提呈更詳細的商業企劃書,正式成爲試驗性的“商業促進區”,但前提是企劃書內容須得到至少51%業主的支持,支持者也須有能力籌到超過一半所需款項。一旦通過,計劃將可獲得政府一元對一元的支持。
黃循財說,消費者的習慣不斷改變,更願意花錢在生活體驗上,因此,良好的地方管理機制“比以往更重要”。
他指出,地方管理的概念在本地並不新,但仍有加強的空間。他強調,活動籌劃不能只靠政府,因由政府主導的活動未必能完全反映各地方獨特的人文色彩。如要有效進行地方管理,熟悉該區特色和需求的業者就必須參與其中。
SRO提呈的企劃書已被接納,將成爲本地首個試驗性“商業促進區”。SRO董事會主席陳偉淵說,“商業促進區”提供一個平台,促進私人業者之間,以及與政府部門的合作……這雖是個優勢,但在合作方面也是個挑戰……我們必須向大家解釋,讓他們明白計劃最終的目的,以爭取他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