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東京都警察局歸還了超過54萬份文件,占丟失總數的73%;歸還13萬部手機,占丟失總數的83%;歸還24萬個錢包,占丟失總數的65%。這些歸還的物品,通常在遺失當天被送回給失主。紐約州立大學的日裔心理學家和子·貝倫斯(Kazuko Behrens)教授指出:交回失物在日本再平常不過了,對日本人來說,歸還實物似乎是天經地義的。
然而,日本人路不拾遺真如和子教授所說嗎?其實也不盡然。日本社會崇尚歸還實物,其實有四個原因。
無處不在的交番
在日本社區中,有大量警察站“交番”(派出所或崗亭),以東京爲例,每100平方公裏內就有97個交番。交番中的警察與社區居民關系密切,就像鄰居一樣熟悉。京都産業大學法學教授田村正博說:“日本人從小鼓勵孩子將撿到的東西送到交番,即使是再小的東西也是如此。”
鳥取縣交番
注視的目光
日本人十分在意別人的看法,總感覺他人的目光萦繞在周圍,這種類似于外在監督的心理特征,也會促使人們上交失物。比如2011年日本東北部發生海嘯後,許多人無家可歸,但即使是在逆境中,相對于滿足自己的需求,人們更加會注意他人的需求,畢竟災民們生活在一起,彼此互相注視。所以與其他遭受類似災難的國家或地區相比,日本受災地區的違法活動極爲罕見,人們傾向于互相幫助。
失物招領處
話說回來,日本人固然道德感很強,素質很高,但作爲人類,他們並沒有超脫一般的本能,對待金錢和回報也是有期望的,所以,導致日本人路不拾遺最重要的原因,其實是完善的法律。
完善的法律
相較于道德、素質,以及內在的觀念,其實日本人選擇歸還實物,還是因爲法律比較完善。早在幕府時代,日本就對不歸還失物的行爲嚴加處罰,曾經有人私自拿走拾到的衣服,沒有選擇上交,最終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進入現代社會,日本放棄了懲罰撿走失物的行爲,而是用《遺失物法》規定了獎勵行爲,比如說,某人撿到東西,交給警察,如果三個月內失主不出現,那麽失物歸撿到的人所有。